《马克思主义原著精选》考试资料.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790728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原著精选》考试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精选》考试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精选》考试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精选》考试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原著精选》考试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著精选》考试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原著精选》考试资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原著精选考试资料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及其评价。 异化劳动理论 1844年4月-8月,马克思只有借用人本主义异化观来批判资本主义,从而显得理论比较单调:异化劳动理论。 认为,人性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认为现实中的劳动都是异化的:4种异化。不能有效颠覆资产阶级思维方式,对人类历史形成新的理解: 劳动产品的异化。 此时,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理解不同于黑格尔(精神自由)费尔巴哈(爱),认为是“自由自觉的劳动”。 论证:既然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劳动产品应该全部归劳动者所有。(其实,如果真是这样,社会将停留在原始社会,无以发展。所以,这是浪漫的想法、抽象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但

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产品不但不全归劳动者所有,而且反过来成为压迫劳动者的力量。即,劳动产品被资本获得后,加大了资本的力量,相应加大了资本对劳动者压迫的能力。所以,劳动产品是异化的。 劳动过程的异化 人的劳动过程应该是自由自觉的,否则就不是人的劳动过程了。人应该象迎接久别的恋人一样迎接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不但不能在劳动中体会到生命的美,只能体会到生命力被压滞,人们逃避劳动就象逃避瘟疫一样。因此,劳动过程是异化的。 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类本质是指某一类物种的本质。人的类本质应该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无非包括劳动过程的自由和劳动成果的获得。但现在两方面都不具备,所以人的类本质已经异化,应该

3、受到批判。 人与人的异化,即他人的异化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共享生命之美的关系,即共享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关系。但现实中,人与人是共同摧毁生命美丽的关系。因为不管工人还是资本家,都处在激烈的相互竞争之中。工人间,因为庞大剩余劳动力的存在,相互间竞争激烈。 欧洲人本主义最避不开的概念,就是“他人”。人类自由,只要局限于文化概念,推及最后,只能走向个人自由。萨特:“他人即地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思路:(1)宗教式的兄弟之爱,用这种爱才超越个人的基点;(2)用“关系”来取代个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认、相互调节;(3)用现实社会历史来取代“个人”,强调现实历史的发展才是个人获得自由

4、的根本途径。 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评价: 1、总的评价: 在西方工业文明进步中,三个过程同步推进: 工具理性化:在经济过程中,将对普遍理性的追求变为对工具(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追求,来迎合市场拓展的需要。如:衡量成功人士,工具:挣钱多少。 道德乌托邦批判:道德批判成为纯粹的外在批判,不再与人的行为结合在一起。不分析工业文明进程、现代性进程中的总体内在逻辑,从而不能构成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内在逻辑的颠覆,不可能解决工业文明、现代性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唯美主义:在康德时,要以美的理念来影响自己的生活行为,美与道德紧密相关。工业文明将人撕裂后,美单纯成为唯美的对象。不企图获得,甚至欣赏本身也趋于淡漠,仅

5、仅认为“美”而已。 异化劳动理论的批判,是道德乌托邦的批判。工具理性化与道德乌托邦的批判同是工业文明产生的线索,不可能用道德乌托邦的批判来真正否定工具理性化。注定了这一理论的不彻底性、不成功性。 马克思虽然为解决资本主义的困境描绘了总体轮廓(依靠工人阶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但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反封建时作为理论武器,在资本主义建立后又成为改良主义的理论武器。援用人本主义来批判,根据“话语权力理论”,只能促进人本主义、进而是资本主义地位的巩固。 2、具体评价: (1)积极意义:异化劳动理论将抽象人本主义观点拉到了劳动领域,开始涉及经济生活,改变了黑格尔、费尔巴哈那里,人道主义理论脱

6、离现实生活的抽象形态。是对人道主义线索的重要推进,并为其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内在矛盾打下了重要基础。 当时,最高水平不过是赫斯的“金钱异化”,即金钱本来是人创造出来、谋取更好生活的媒介,但结果却成为人单独追逐的目标。 马克思劳动过程的异化理论解释了赫斯的金钱异化,但劳动为何异化?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化。但马克思目前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2)否定方面:尽管马克思已经涉及到劳动领域,但其思路仍然没有超出抽象人本主义思路: 不是将社会基本矛盾理解为社会生活内部的矛盾,而是理解为理想劳动与异化劳动矛盾; 对解决社会矛盾动力的理解不是根源于矛盾运动自身,而是理解为人的本性不可能一直被异化,其实人的本性在社

7、会思想史上一直是抽象范畴; 异化劳动理论最后必然走向历史终点论。一旦回复到理想劳动状态,历史必然终结。而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永远都不能根本解决的,因此历史是永远不可能终结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如何阐述人的本性问题,试举例说明。 费尔巴哈等人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也是有思想深度的:他不认为社会的解放、人类的自由可以依赖于现实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他认为凭现实中的人是不可能走出物欲的泥潭的,必须依靠像人性这样的先验的东西来烛引,即用先验的东西来反打现实中的人们。奔向最终目标的最近的道路就是每一步都朝着这个方向去。但他显然没思考抽象的东西有可能产生现实力量的社会历史基础问题,当一

8、个人挣扎在生存线边缘的时候,他是不可能听信你的超越物欲的说教的。因此,历史发展最重要的还是现实矛盾的运动。 费尔巴哈认为,基于人性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是一种独立的社会融合及发展机制。基于现实利益争斗的社会劳动也是一种独立的社会融合和发展机制。这两者之间不可简单地归约,也就是说,不能把“互动”归结为“劳动”。有人说,基于利益争斗的、穷人的革命到19世纪才出现,即19世纪的革命才源自于现实社会的因素,而18世纪的革命则是人的革命,是自由本质引导下的革命。那些被称为“人民”的人,其实并不是穷人,而是不自由的人。他们在人性即人的自由互动本性推动下的革命才能真正达到自由的社会。而穷人的革

9、命则会出现危险,因为满载苦难的人民,承受着贫困和腐化的双重苦难,因此,他们不是心灵自由的人,其革命也会受利益的重新争斗所制约(汉娜阿伦特语)。在当代的语境中,这种观点认为应当加强人与人、文化与文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基于人性的互动或交往。 这实际上是普世价值与特色政治的关系问题。强调普世价值的人往往偏向于人与人之间基于人性的互动,在国际舞台上表现为对自由市场化及抽象人权等因素的推崇,在国内舞台上表现为弱化阶层利益的冲突与对立,强化每个人都绑在资本增殖逻辑的大船上的观点,譬如国外就有工人抗议政府把纳税人的钱去救金融危机之市,即去给投资银行注资,当有人反对时,就说,如不这样做,经济会崩溃,你们也会倒

10、霉。强调特色政治的人则会相反,偏向于强调各国特色的市场化道路,或者强调对某些基本阶层人群的利益的保护。实际上,只有基于利益斗争的原则,真正的基于人性的互动才可能出现和实现。 费尔巴哈批判基督教。人性异化理论。 神是第一位的,世界的本质人第一位的,世界的本质。 上帝创造人和世界。人创造了上帝 爱是人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已经不爱了,人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到特别没有人性。为了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所以,创造出一个上帝。基督教是人性的异化。因为在现实中爱不成,所以,在宗教中爱。首先设立一个理想状态,然后说明现实不符合理想,最后证明必须得到改变。 基督教假设了一个伊甸园前提,世界混沌一片,人吃了智慧果后

11、就堕落了,上帝派儿子下来拯救众生。(信仰,不强求证明拯救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启蒙思想、人本主义假设了一个理想人性。说封建主义下,人从理性走向非理性(为何会走向说不清)。现在人性堕落了,但人的人性不会永久堕落,所以,人性必将回归。(为什么不会永久堕落?无法证明)如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来论证,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了。 论证方式相同。(马克思后来认为)在私有制社会现实生活中,拜物教(三大拜物教:商品、货币、资本)难以避免。而只要有拜物教存在,在思想中,就不可能将宗教真正根除。 试阐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西方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两条战线得到发展:政党;学术界、

12、思想界。主要是学术界思想界。 1、政党系列 在政党系列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程度非常小,西方共产党思想保守性远胜于东方共产党。只有德国社会民主党还可以,坚持照顾社会中下层利益。美国共产党至今坚持“暴力革命”,不顾美国资本主义已经经历了重大调整的现实;日本共产党2002年才修改自己“暴力革命”的章程。大量的共产党已经转型成民主党、工党等。因为除了极少数外,绝大多数没有取得执政地位,处于边缘的批判地位。只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武器,进行批判,幻想乌托邦式的暴力革命。由于没有经历制度层面的社会主义实践,不知道现实发展的艰巨性,对社会主义抱有乌托邦式的幻想。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教条式的旗帜。 2、学术界思

13、想界:经济学、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哪些问题? 资本论是在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时期产生的,这一时期社会特点是“还原论”特征,资本逻辑统治一切,国家不独立,隶属于经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因素都可以还原为经济因素。 1883年马克思去世。从19C90年代起,社会形态在典型意义上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出现问题后,在资本逻辑自身范围之内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国家开始慢慢分化。 马克思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因为他当时只看到了“还原论”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只称为“阻碍资本主义灭亡的几个偶然因素”。帝国主义将从殖民地掠夺的原材料、市场(利益)分了一部分给工人,从而逐步使资

14、本主义国家变成典型意义上的民主国家,主要特征是对民族利益的认同,工人随着帝国主义的发展不断获得更大利益。而马克思的理论建立在“资本主义越发展,工人越边缘化”的基础上。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釜底抽薪。第一个麻烦。马克思主义进入第二国际阶段。 第一国际是“国际工人运动协会”,马克思亲手组建于1857,1864正式成立,1871年办不下去了。转到美国,1873年结束。因为当时正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繁荣时期,工人阶级不想革命。 第二国际是考茨基和伯恩斯坦。伯恩斯坦:“工人阶级要面包+议会席位,不要革命。”反映了当时西欧的社会历史状况。 列宁站在落后国家立场,批评第二国际。1917年俄国革命成功后,试图向西

15、欧传输暴力革命论,1918-1921年,西欧国家发生了17起暴力革命,全部失败。促使一大批思想家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不再与社会相抗衡。“草坪事件”:国家利益观念已经深植人心。 20年代初,意大利率先在资本主义国家给工人以合法权利,赋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是第二个麻烦。政府是工人选出来的,革命更趋不可能。 从19C20年代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进程: 20年代 哲学方面 出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代人物:卢卡奇(匈牙利),葛兰西(意),柯尔施(德)等。思考: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已经沉睡了,要设法唤醒他们。马克思认为:客观矛盾尖锐化,必然导致工人阶级必然走向革命。现在,尖锐矛盾有,但革命主体

16、没有。 历史与阶级意识(卢卡奇),认为重点不能放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要放在阶级意识的研究方面,不能让工人忘记自己的革命使命。 葛兰西提出“文化霸权”,认为工人不是忘记了,而是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使命。因为社会机制的运作,工人在劳动能力的再生产中,即在成长过程间,已经被按照社会意识形态的要求来灌输教育。马克思认为的劳动过程中,没有看到主导意识形态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将工人不断生产进资本逻辑的过程。 这应该是资本统治模式的复杂化。马克思主义经典曾经认为资本对工人的统治是硬性的。可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变得越来越聪明,它发现只有它被统治者不感觉到在被统治的时候,它所进行的统治才是最成功的。这就是文化霸权所起的作用。 经济学方面 相对保守。主要停留在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