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传》简介.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2785520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秋公羊传》简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春秋公羊传》简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春秋公羊传》简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春秋公羊传》简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春秋公羊传》简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秋公羊传》简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秋公羊传》简介.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春秋公羊传简介 公羊传的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即解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汉书艺文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将春秋三传的渊源说得很具体。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甲骨文)最早的两部书。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

2、、左传。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春秋*,言简义深,如无解释,则无法了解。解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榖)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 公羊春秋作为家学,最初只是口耳相传,至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汉景帝时人)方与齐人胡毋生(汉书作胡母生,复姓胡毋或胡母,名子都,生是“先生”的意思)合作,将春秋公羊传定稿“着于竹帛”。所以公羊传的,班固汉书艺文志笼统地称之为“公羊子”,颜师古说是公羊高,四库全书总目则署作汉公羊寿,说法不一。但比拟起来把定稿人题为更合理一些。 公羊传的体裁特点,是经传合并,传文逐句传述春秋

3、*的大义,与左传以记载史实为主不同。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历代今文经学家时常用它作为谈论政治的工具。同时它还是讨论先秦至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后世解释公羊传的书籍主要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之谜】 传奇公羊传是战国时代公羊高编撰的,先是师徒口耳相传,直到西汉景帝时才写定成书。和左传、谷梁传一样,公羊传开头是与春秋分开流传的,也许在西汉后期哀帝时,学者刘歆“引传文以解经”,才把孔子编定的鲁国史书春秋尊为“经”,把左氏春秋、公羊春秋、谷梁春秋称为解释经书的“传”,后人以传附经,合为一编,从今便把这三本书合称为“春秋三传”。 汉书艺文志的“春秋

4、”类有:“公羊传十一卷”。班固注:“公羊子,齐人。”唐代颜师古注:“名高”。“公羊”的含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复姓,有人疑心“公羊”、“谷梁”都是,“卜商”(即子夏)的转音,近人蔡元培、顾颉刚等认为“公”和“谷”双声,“羊”和“梁”叠韵,因而“公羊”即是“谷梁”,这两部书的可能是同一个人,这种分析不肯定可信。 清代洪颐煊经义丛钞认为,“明”字的古音读“芒”,“芒”和“羊”同韵,所以“春秋家公羊高,亦即孟子所谓公明高也”。此说也缺乏说服力。关于公羊子,正没有发觉其他记载。 公羊传未成书之前,口耳相传,它的传承过程,据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序唐徐彦疏引戴宏序说:“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

5、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齐人胡毋子都着于竹帛。”这段话有三点值得留意:第一,说公羊传传自孔子的*子夏。其次,公羊传的成书从子夏(生于鲁定公二年,即公元前507年)到汉景帝初(公元前156年),经过了340年左右。第三,汉景帝时,公羊传才写定成书。 关于第一点,杨伯峻经书浅谈指出:“公羊传中大一统这个观念,要在秦汉以后才能有,这就足以证明公羊传不出于子夏。”他又说:“总之,无*羊高或谷梁赤,都未必是子夏的学生,托名子夏,不过借以自重罢了。”关于其次点,戴宏所说的传承线索明显有误,340年间公羊氏仅传五代,每代要相距65年以上,这是不行能的。关于第三点,说公羊传作于汉

6、景帝时,大致可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春秋公羊传注疏认为:“今观传中有子沈子曰、子司马子曰、子女子曰、子北宫子曰,又有高子曰、鲁子曰,盖皆传授之经师,不尽出于公羊子。定公元年传正棺于两楹之间二句,谷梁传引之,直称沈子,不称公羊,是并其不着姓氏者,亦不尽出公羊子。且并有子公羊子曰,尤不出于(公羊)高之明证。”公羊传既然是公羊子自己写的,就不应引自己的说法。由此可以证明,公羊传的不是公羊高,自然更不是子夏所传的。看来,公羊传可能是集体创作,最终由公羊寿和他的*胡毋子都写成书。 【史学价值】 公羊传的历史思想比谷梁传更为丰富,其影响也更深远。在汉代,公羊学大显于世。魏晋以后虽经一千多年的消沉,至鸦片战

7、斗前后却重新复兴,而且风行一时,成为近代维新运动的思想武器,并且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中国思想界承受西方进化论的思想根底。“公羊学”的产生和两次盛行,是思想史、史学发人深思的历史现象,其隐秘,在于公羊传中蕴含着一套独有的政治历史哲学。 公羊传写定于汉初,系用汉代通行的隶字书写,它是今文经学中富有理论颜色的代表性典籍。公羊学者认为,春秋经是孔子借春秋242年史事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到处包含“微言大义”。这同古文学派认为春秋经是一部历史着作不同。从这一根本点动身,公羊传包含着一些可供人们发挥的历史思想: 第一,公羊传认为孔子在春秋经中贯穿了“大一统”、“拨乱反正”等政治“大义”。大力彰扬孔子拥

8、护周天子“天下共主”的立场,作为儒家思想最重要的原则,为战国晚期正在进展的“统一”作舆论的预备。甚至直接成为孔子专为汉代天子而制定的治国纲领! 其次,公羊传又包含有历史变易观点,人们可以据之推演,划分历史的进展阶段。此即的公羊三世说。更重要的是,其对于三世异辞说的解释包含一个很珍贵的观点:不把春秋242年视为铁板一块、凝固不变,而看作可按肯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进展阶段。 第三,公羊传专讲“微言大义”。上述两项都是极重要的“微言大义”,其他明显的还有:隐公三年讲讥世卿;庄公四年讲“九世报仇”;闵公元年讲“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等。诸如此类都可以大加引申比附。 总括来说,公羊传的历史哲学具有政治性、变易性和可比附性三大特点,在儒家经典中并不多见。 公羊传的主要精神是宣扬儒家思想中拨乱反正、大义灭亲,对乱臣贼子要无情*的一面,为强化中心*集权和“大一统”效劳。公羊传尤为今文经学派所推崇,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历代今文经学家都常用它作为谈论政治的工具。它也是讨论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