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健吾的批评观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768334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李健吾的批评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李健吾的批评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李健吾的批评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李健吾的批评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李健吾的批评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李健吾的批评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李健吾的批评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李健吾的批评观以边城沈从文先生作为例摘 要 20 世纪 30 年代 , 众多作家批评家都热衷于追求社会学批评 , 即左翼 作家为代表的社会历史批评, 如成仿吾的“ 政治批判模式” 的批评, 冯雪峰的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 周扬的“ 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的批评 , 茅 盾的“社会、历史批评与作家论”等, 相反, 一些非主流派如周作人的“ 宽容” 批评,李健吾的“ 印象主义” 批评, 朱光潜的“美感经验分析与创造” 的批评, 显得比较孤寂。然而他们对文学批评新方法、新境界的创见, 是有相当建树的, 可 以说是文学批评的另一视角。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成绩主要集中在早年的咀华 集、咀华

2、二集上,本文主要以咀华集中的边城沈从文先生作一 文对李健吾“ 印象主义” 批评观作一简单论述。李健吾, 又名刘西渭,现代中国富于敏感的艺术悟性与犀利的艺术感觉的文 学作家与文艺批评家。他早年就矢志于文学创作, 当他还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 属小学读书时, 便学写戏剧。因仰慕作家王统照声名, 他偷偷将写成的文稿寄呈 作家王统照。此后, 王统照不时给这位文学少年以教导和鼓励。中学时代, 李健 吾课余从事文学创作,不断在王统照编辑的晨报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考人清华大学, 李健吾结识文坛名家朱自清。毕业后留任清华教职, 随从戏 剧专家王文显先生深造, 研习文艺。三十年代初, 李健吾创作了一定数量的短篇

3、小说、中篇小说、独幕剧、多幕剧, 成为三十年代“ 京派” 的活跃作家。小说 终条山的传说 , 三幕剧这不过是春天曾经名噪一时。作为文学作家, 最为人知的, 还是李健吾的文学评论。三十年代, 以“ 刘西 渭” 的笔名刊发于文学季刊、文学杂志、大公报的文艺评论, 影响 颇大。李健吾先后将这类文字结集为咀华集 , 1936年12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 社出版;咀华二集 ,1942年1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这两本咀华集 , 集中体现了李健吾文艺理论批评的成就与特色。它们与沈从文的现代中国作家 评论选、梁宗岱的论文集诗与真、萧乾的书评研究以及朱光潜的谈 美、孟实文钞等, 共同呈现出三十年代“ 京派” 作

4、家致力于文艺理论批 评的成绩。但是,在这群才气横溢的“ 京派” 作家中, 李健吾文学评论又卓然不 群, 有他鲜明的审美个性。李健吾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代批评界的一个宁馨儿。香港学者司马长风在 其学术著作中国新文学史中对李健吾就推崇备至,他说“三十年代的中国, 有五大文艺批评家,他们是周作人、朱光潜、朱自清、李长之和刘西渭,其中以 刘西渭的成就最高。他有周作人的渊博,但更为明通;他有朱自清的温柔敦厚, 但更为圆融无碍;他有朱光潜的融会中西,但更为圆熟;他有李长之的洒脱豁朗 但更有深度。”当代著名学者刘锋杰也说过,“从纯文学的角度谈文学,在成名 的现代文学批评家中,无人超出李健吾”。对于这样推乎其

5、上的评价,我们从 中可以领会出李健吾批评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一、关注人性的文学批评李健吾属于京派,他与其他的京派批评家一样都讲求人性,反对文学过于依 赖社会、政治。李健吾的人性观与周作人,梁实秋都有所不同。周作人认为对人 性的肯定就是对个性的肯定。梁实秋的人性观过于推崇理性,过于排斥个体的差 异,他所说的人性成为了他对伦理道德的追求形式。而李健吾的人性论更多地主 张作品内容的不肤浅,更多地表现人正常的心理、情感和欲求。李健吾认为文学是应该表现人性的,惟有深及人性,表现性,才算真正抓住 了现实人生,才会创造出经久不衰的作品。李健吾把文学批评解释为一种用艺术 的感悟去认识人性和参悟人生的精神活动。他

6、说:“一个批评家,第一先得承认 一切人性的存在,接受一切灵性活动的可能,所有人类最可贵的自由,然后才有 完成一个批评家的使命的机会”。这种对批评的解释,使李健吾的批评观具有 明显的特色。李健吾看出了文学作品的功用实质一一文学作品最应该表现的就是人性,无 论作家的自我是伟大的,还是渺小的,甚至是卑微的,作品都应该表现人类的普 遍心理、情感与欲求。他坚信文学是人性的表现,应该把文学着眼于描写人性。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83年版第248页。 刘锋杰: 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 1月版,第209页。 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

7、05年5月第一版,第24页。 诚然,文学艺术领域中,能够获得普遍赞誉,获得不朽生命力的无不是那些关注 人性的作品。只有从现实出发,才不空洞,不乏味,才能打动人心。作品只有表 现人性、表现真实的情感,才能不受时空的限制而成就不朽。在现代文学家中,着力在作品里讴歌古朴美好的人性,并以此来抨击现代异 化的人性的作家,应首推沈从文了。沈从文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 最直切的欲望!在他的“神庙”里永远供奉的是人性。这都与李健吾的文学 主张是一致的。因此,李健吾最推崇的就是沈从文的作品。在对边城的评价 中,就是围绕人性而立论的。“他怕揭露人性的丑恶”,所以他颂扬人类的美丽 与智慧。人类的幸福即使是

8、幻影对于他也是一种德性,因而努力来抓住用各种形 式表现出来。“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唯其良善, 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力量。”“边城便是这样一部杰作。这不是一个 大东西,然而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在他评论过的作家中没有人的成就 能超越沈从文。因此边城被李健吾推崇为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杰作。李健吾的批评实践也是与他的人性论、文学主张一脉相承的。李健吾赋予批 评的主导任务是揭示作品的人性特征,他在对边城的评价中也剖析了真正的 批评家应该如何鉴赏文学:“在文学上、在性灵的开花结实上,谁给我们一种绝 对的权威,掌握无上的生死?因为,一个批评家,第一先得承认一切人性的存在 接受

9、一切灵性活动的可能,所有人类最可贵的自由,然后才有完成一个批评家的 使命的机会。他永久在搜集材料,永久在证明或者修正自己的解释。他要公平, 同时要有一种富有人性的同情,时时润泽他的智慧,不致公正陷于过分的干枯 他不应当尽用他自己来解释,因为自己不是最可靠的尺度一个批评家应当有理 论(他合起学问与人生而思维的结果)。但是理论,是一种强有力的佐证,而不 是唯一无二的标准;一个批评家应当从中衡的人性追求高深,却不应当凭空架高 把一个不相干的同类硬扯上去。普通却是最坏而且相反的例子,把一个作者由较 高的地方揪下来,揪到批评者自己的淤泥坑里”。文学批评在李健吾看来没有统一标准,但从评价沈从文作品的这些言

10、论可以 看出,人性是他所大力推崇的,是他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28页。 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2425页。二、直观印象式的印象主义批评关于文艺批评, 朱光潜曾就批评态度与方法, 将文学批评分作四类:“第一类批评学者自居导师地位,喜欢向作家发号施令。”“ 第二类批评学者自居法官 地位。法官, 要有法, , 所谓法, 便 是纪律 。他们以自订的纪律 强行律人。”“ 第三类批评学者自居舌人 的地位。舌人 的功用在把外乡话翻译 为本地话, 叫人能够懂。在于把作者的性格, 时代和环境以及作

11、品的意义解剖出 来, 让欣赏者看到易于明了。”“ 第四类就是近代在法国闹得很久的印象主义的批评。属于这类的学者所居 的地位可以说是饕餮者 的地位。饕餮者 是贪美味, 尝到美味便把它的 印象描写出来”。毫无疑问, 李健吾文学批评近于朱光潜划分的第四类, “饕餮者” 的直观式 的印象主义批评。他的批评注重的是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是对印象的捕捉与呈现 她曾经借用勒麦特的话明确地说,批评的本质就是印象,“批评是一种印象的印 象”。李健吾极力反对那种仅仅依凭某种抽象的理论就对富有生命艺术文本进行 肢解的所谓批评,认为抽象的概念不能作为批评的标准。由于李健吾具备小说、戏剧的大量创作实践, 形成了他丰富而敏感

12、的审美鉴 赏经验, 从而形成李健吾独特的直观感悟式的批评特色。李健吾明白地说:“我不大相信批评是一种判断”。他深知文学“是人类 性灵的开花结实”。文艺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鲜活的生命。其“形式和内 容不可析离,犹如皮与肉之不可揭开”。所以,李健吾文学批评,从不寻章摘句, 割裂作品,也不生搬硬套某些美学术语概念,0玩弄概念游戏。李健吾的文学批评 总是呈现有机的整体的审美意识, 本着批评者对文学品最真切的直观印象, 最鲜 活的阅读兴奋点, 对作家作品作独到的感悟印象式点评。李健吾认为一个批评家,“他不仅仅是印象的,因为他解释的根据,是用自 朱光潜:谈美,上海开明书店, 1932 年版,第 52

13、 页。 李健吾: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83 页。 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24页。 李健吾:李健吾创作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第480页。 我的存在印证别人一个更深更大的存在所谓灵魂的冒险者是,他不仅仅在经验, 而且要综合自己所有的观察和体会,采鉴定一部作品和作者隐秘的关系”。意 思也就是说,一个批评家既要充分尊重自己的个性存在,透过自己丰富的人生重 新经验作者的经验,对作者在作品中揭示的社会人生进行深刻的体味,以达成批 评家和作者在人生体验上的对接,同时,又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 还要善于进

14、行综合,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体会,来拓展自己关于人生的阅历和学识 缩小与作家人生经验的参差。“沈从文先生是热情的,然而他不说教;是抒情的,然而更是诗的。边 城是一首诗, 是二佬唱给翠翠的情歌。八骏图是一首绝句, 扰如那女教员 留在沙滩上神秘的绝句。”这正是李健吾论沈从文的边城。李健吾没有对作品作繁复的类比、推理 演绎, 只用极具灵性、既亲切也新鲜的阅读感受、简明生动的比喻, 把沈从文及 其作品的美学个性揭示得淋漓尽致、准确而新颖。诗人唐湜谈到李健吾评沈从文 的那种睿智直观鲜活的印象特征时说,“ 不仅小说家沈从文写活了他的人物, 他 的湘西故乡,而且,批评家刘西渭也写活了他的人物,他的小说有沈从文”

15、! 的确如此, 沈从文小说讲究“ 和谐节制” 的美学趣味, 善于寓炽烈感 情于淡泊悠远意境之中, 平淡而又深远, 具有浓郁的诗意。显然, 李健吾印象式 品味咀嚼, 极妥贴地把握住了沈从文小说的总体艺术特征。后起的沈从文研究, 研究者大都默认或承袭李健吾对沈从文的直观论评。三、灵魂探险式的文艺批评李健吾文艺批评, 虽取直观印象式批评方法, 但他所论, 绝非作家作品的表相 与皮毛处,而是“ 一直剔爬到作者和作品的灵魂深处”。这是因为, 李健吾文艺批评, 除了因袭传统文论直观印象式的感悟思维而外 , 又接受了“ 五四” 时代世界主义风潮的有力影响。西方印象主义, 唯美主义文学 批评思维, 乃至德国哲学那深邃的理性精神, 都深人到李健吾文学批评思维之中。 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24页。 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26页。 唐湜:含咀英华,载谈书1981年3期。 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24页。印象主义文艺批评形成盛行于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法国, 导源于印象画派。它与 同样重视刹那间感觉的唯美主义艺术批评和哲学上的经验批判主义有相通之处。 印象主义批评的主要代表是法朗士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