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完整).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276109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完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完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完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完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完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完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完整).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完整)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瑕疵(c) 翘首(qio) 粗犷(kung) 浑身解数(xi)B桅杆(wi) 框架(kung) 嫉妒(j) 叱咤风云(zh)C忸怩(n) 虔诚(qin) 滞留( zh ) 深恶痛疾(w)D癖性(p) 畸形(q) 须臾(y) 杳无消息 (yo)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鹤立鸡群,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B近二十年来,我们学校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与先进学校相比,就黯然失色了。C这对眼睛不会放过

2、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D我们只有学会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写作时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不至于粗制滥造。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B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C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D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干,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5、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理的非议。(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滥加”)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

3、样繁密。(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整个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否定不当)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民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

4、史人物的内涵。ABCD7、根据课文默写。其间千二百里,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晓雾将歇,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5、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即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节选自列子愚公移山)乙昔太行耸峙,王屋作固。千岩纠纷,万仞回互。蓄冰霜而居夏凝结,联源流而飞泉积素。爰有谆谆愚叟,面兹林麓。怆彼居之湫隘,惩祁寒之惨毒。激老氏之志,且欲移山。(节选自丘鸿渐愚公移山赋)注释纠纷:此处义同“垒聚”。回互:互相遮藏。爱:语气词。谆谆:年老无力的样子。湫(jio)隘:低洼狭小。祁寒:大寒。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年且九十 且:_(2)杂然相许

6、许:_(3)且焉置土石 焉:_(4)叩石垦壤 叩:_(5)激老氏之志 激: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寒署易节,始一反焉。(2)昔太行耸峙,王屋作固。3两个语段都写到了愚公移山的原因,甲语段是“_”。乙语段是“_”。(请用语段中的句子回答)4甲乙语段都写到太行山、王屋山的高大,但声但两个语段的详略安排和文都风格却不同,请你简要概括。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梁鑫峰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_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

7、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

8、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

9、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

10、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略有删改)1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2请结合词语运用,具体分析下面两个句子语言的准确性。(1)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2)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3请分

11、析第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项是( )A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B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C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D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2、阅读老臣的拱桥一文,完成后面小题。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听这名字,你就可以想到他的形象,比如角弓或者青虾,还有课本上

12、的赵州桥。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很老。那时,他已在村庄东边一座老旧的石屋里当了许多年的校长。其实,校长、老师也就是他一个人。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胡茬子布满两腮和下巴,尤其是下巴,总是硬扎扎的。哪位男生犯了纪律,他从不打手板,而是低沉着嗓音说:“把手伸出来吧,手背儿。”他的大手便把你的小手抓牢,将下巴挨近那颤抖着的小小面积的手背儿,来回蹭那么几下,让你觉得刮了刺猬一般的痒痛。因此,我们对他宽宽的下巴充满畏惧。我那时读三年级,很捣蛋的,有次挨了扎,便对同班的二青说:“校长的下巴要是脚后跟儿多好,咱就不怕他了。”脚后跟儿同校长的下巴比起来,的确有本质的不同,光溜溜的,没有

13、钢针一样的胡茬,手背拂上去很平展的。二青听了,先是嘎嘎笑了两声,然后就当了叛徒,把我出卖给校长。校长便把我找去,用浑浊的老眼定定地望着我,说道:“你真的怕我的下巴?”我望着他宽阔的脸,敬畏地点点头。他用手掌刮刮下巴,发出“嚓嚓”的响,说:“怕就别捣乱了,小子。”除了用下巴刮手背儿,他对我们很好,比如,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座真的拱桥。山里人家,稀稀落落的,校舍三面倚山,一面临沟。我和其他十来个学生,上学放学是要过沟的。那条四五丈宽的沟,冬天干涸,雨天却气势汹汹,浊流滚滚。沟上没有桥,水虽仅齐校长的膝盖,但对十来岁的孩子可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了。我攀“拱桥”只一次,是在怨校长下巴不是脚后跟儿不久。洪

14、水把我们隔在这岸,校长便从那岸过来,在水中蹚来蹚去。没人能替他,一个学校三个年级一个老师,校长是最年长的,我和二青则是第二、第三年长的。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着着有关脚后跟儿的比喻对不起他,二是觉着自己大了不能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背。八个同学给背过对岸,只剩下我了,再没办法去解。校长已垂着弯背,哗啦哗啦蹚水过来了。他浑身透湿,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来吧。”他蹲下来,袒给我一面弓形的脊背。“不!”我拒绝,说,“我敢过。”但这是吹牛,水浑浑的,浪头一个撵着一个,看着都让人晕眩,何况那水要淹没我的肚脐眼儿呢?“来吧,孩子。”他又说说。拱形的脊背一动不动,静等我伏在上面。我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呢?“别不好意思,爷爷背孙子嘛。该上课了,快来。咱爷儿俩得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他不容拒绝地说道。我闭上眼睛,趴上了那座“拱桥”。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迈下水去。浪声灌满双耳,我却趴得紧紧的,与那面脊背紧紧箍在一起。临上岸时,校长趔趄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拱桥,因他宽大的手紧紧板着我。“这不过来了吗?”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