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2757683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9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结题报告一 、课题的提出随着知识经济的悄然而至,需要我们的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能力基础,更需要有敢于创新、善于合作的意识,有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精神,有热爱生活、工作、他人的美好而丰富的情感。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才是知识经济

2、所需的人才,才是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学科中能否渗透心里健康教育,最关键的就是要看学科课程本身及其教学过程是否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我们认为,无论是学科课程本身还是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小学语文课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既然小学语文课程及其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二、理论依据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变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个性,社会性和品德,都易于培养,诸如人生观

3、、世界观等一类稳定的个性意识,在小学阶段尚未萌芽;又如性格这一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只是开始形成时期,良好的或不良好的习惯都能通过教育措施加以改变。(二)、小学语文教学特点与目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因此工具性、思想性、艺术性和综合性便是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由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而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情感

4、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一)、实验班学生在学习品质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发展优势,主要表现为,学习自觉、主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有较强的意志力。 (二)、实验班学生在人格品质上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主要表现为,悦纳自己,热爱他人,正视现实,憧憬未来,善于合作,乐于交流,敢于创新,自控情绪,心境良好。 (三)、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探索这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四、研究对象 我们在五年级中随机抽取一班为心理健康教

5、育实验班,其他班为对照班;在全校随机抽取30位同学为个案实验学生,采用前后对比实验。五、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法 实验前,我们根据心理健康的各项指标要求,设计调查卷,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实验班、对照班学生心理状况。一阶段结束,我们又运用这种方法作调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趋势。(二)、观察法 在个案实验过程中,实验老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各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及时作好跟踪记录。(三)、经验总结法 我们采用边实验边总结的方法,规范开展实验,及时总结经验,上升到理性高度。六、主要研究措施(一)、建立课题组,形成管理网络任何一项研究要取得成功都需要加强研究的宏观统筹和微观指导,我们成立了由教科

6、室主任挂帅,语文教研组长负责,语文各年级组长组织实施的三级研究网络,将研究成员分为管理小组,实验研究小组,资料汇集小组3个操作管理组,形成了立体管理网络,确保课题研究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二)、加强理论学习,构建目标体系为了提高实验研究水平,使研究能规范深入地开展,我们从现代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等教育教学理论中寻找理论依据。为课题组成员开出必读书目,组织学习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促使课题组成员能从一定的理性高度来实施并审视自己所从事的实验研究活动,在研究理论中,根据素质教育总要求和实验班学生实际,确定实验研究总目标。课题组老师通过自学心理学理论,成功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和基本经验,学科渗

7、透的方法等,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心教意识。(三)、研究语文教学为主,心理教育为辅的课堂教学方法。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研究内容定位于“渗透”的原则。1、适度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适时有度”。所谓“时”,就是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花在集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只能利用35分钟时间),如果一节课40分钟的学科课有20 分钟集中渗透,该叫心理健康教育课了。所谓“有度”,一是要注意渗透程度,二是要注意渗透梯度,即在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及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及渗透的循序渐进;三是注意渗透的效度,即教师要经常收集学生的有关动态信息,适

8、时调整渗透的策 略,把握渗透的最佳时机。 2、灵活性。我们常说:教无定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渗透形式上看,有分散式与集中式,集体式与个别式,讨论式与写作式等。从具体渗透方法看,有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在不同取向指导下,各种不同渗透形式和渗透方法的灵活运用便构成了不同的渗透策略。 3、随机性。要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内容所蕴含的可利用资源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虽然学科课程中蕴含有

9、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并非任何内容、任何时候都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即便是语文学科也不是每篇课文每节课都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部渗透。学科教学中的内部渗透贵在自然、贴切,“该出手时就(才)出手”,应尽量避免生硬渗透。(四)、协同发展语文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在心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榜样示范、情感感染、耐心疏导、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又塑造了健全的人格,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以渗透、涵泳、熏陶等方式,有机、有序地让心理

10、健康教育也协同发展。 1、从“听”中悟情。心理学中说:人的认知从器官中获得,而认知会影响着人的心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听”来陶冶心灵,感悟真情。小学语文有些课文所写的人或事,离现在较远,教学时如果不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学生对课文内容就很难理解,思想教育也随之成为泡影。詹天佑这篇课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我在教学时,先向学生讲清了时代背景:京张铁路修筑于清朝末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受着帝国主义的欺负。科学技术又很落后。当清朝政府一提出修筑京张铁路时,帝国主义就百般阻扰。他们要挟说“如果清朝政府用本国工程师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毅然挑起了修筑

11、铁路的重任。他不顾帝国主义的种种刁难,克服了恶劣的气候和险恶的地势等重重难关,经过艰难困苦的施工,提前两年完成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给中国人争了一口气,也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詹天佑能挺身而出,挑起重任,自然会产生钦佩之情。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提早完工,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这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引以为荣的。由此民族自尊心便油然而生。又如,本人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我一边在屏幕上展现邱少云在烈火中被烧的情景并配上缓慢的音乐,一边解说:“这就是一级英雄邱少云,他是四川铜梁县人,1952年10月12

12、日,在朝鲜平康以南铁原东北的391高地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听着,听着,学生的眼眶湿润了,我知道,在他们的心里已经埋下的爱国的种子。在授课时,我们不能只一味地详尽解说文本事件,我们应该在授课的同时,拓展文本内容,向学生讲授文本相关的教育事件。事实证明,如果你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一些课外故事,学生对听课有更大的兴趣。例如,当讲完了不起的女孩一文时,可以对学生说:“李欢身患绝症,但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和学习上的种种困难,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中国女孩是不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能做到呢?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些真实的事件2004年9月,惠州市一位中学生被老师说了两句,就服毒自杀;11月,天津市一位五年级的女孩

13、因承受不了学习压力而跳楼自杀学生们听得目瞪口呆,接着老师继续语重心长地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要白来一趟,生活处处有阳光,我们要像这位了不起的中国女孩李欢一样,只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于向命运挑战,就能获得成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都明白了要“珍爱生命”的道理。另外,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布置学生一些“听”的作业,比如,每人设立一本“每天新闻摘要本”,让学生把每天听到的新闻作简要记录,让自己明确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自己的命运是与国家息息相关的,这种“国事关心”可以让学生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心胸广阔,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从“说”中释情。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内在心事如果被压迫

14、得越久、越多,就越容易发生心理变态。学生也一样,如果在课堂上想说的内心话压得太多,就会变得压抑、苦闷、失望、暴躁、不满等种种不良情绪,这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设置一个大胆说、大胆问、喜说乐说的平台,让他们心中的情尽情倾诉。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回答和质疑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在学生解题的时候,教师绝不能用标准答案来衡量和扼杀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热情,而应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想象,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春风吹一课时,老师说:谁能再说说,春风还吹醒了什么?一生:春风吹醒了小鸟。一生:春风吹来燕子。

15、一生:春风吹醒了农民伯伯。老师问:你为什么这么说?生:因为春天一到,农民伯伯都忙着下田去耕种。老师:你真会观察!听到老师这么一说,这位学生笑着说:老师,今天我太开心了!由此可见,教师的一句表扬语便让学生的心里灿烂起来。第二,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把文本内容引出课堂,引向生活,使它们成为学生“说”心声的话题。比如在教完桃花心木一文,我请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想到了什么?通过小组交流,几位发言代表说得十分精彩,其中一位学生说:“我想到了我的爸爸,他出生在四川一个僻远的山区,由于太贫穷,父亲不得不离乡别井,在他17岁时就来到了深圳打工,经过一番拼搏,爸爸现在已经是拥有几家大公司的老板,他常常对我说:“逆境出人才,苦难也是一笔财富,你要学会在逆境中生存。听完他的讲述,同学们都低头沉思起来。学完这节课后,我有的放矢地找到班中两位“问题”学生,一位是经常埋怨自己是外地人,自卑感极强的小杰,我以这节课的内容为话题,以那位学生说的事例为证,告诉他,人的出身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有一颗独立自主,奋发向上的心。另一位是本地人,他可谓是在蜜糖罐里长大的太子,平时怕吃苦,有极强的依赖心,我告诉他:做人要像桃花心木一样,要学会自立、自强在我的教育下,他们俩人都很快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地自觉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