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缩印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2756980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学(缩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等教育学(缩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等教育学(缩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缩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缩印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一、高等教育界定为“中等教育阶段以上的专业教育”。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高 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科学。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现 象的一门学科。高等教育现象具有特殊性、专业性。它 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对高等教育的特 点可以用“高”与“专”两个字概括。相对中等教育而言, 他在层次上高,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教育。二、高等教育现象的特殊性:1、高等教育活动的性质和 任务具有特殊性;高等教育一般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 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三种。2、高等学校教师的教 学活动具有特殊性。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大学教 师和大学生,这里的大学教师也包括大学

2、校长、高校教 育管理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具有学术性、专业性 的特点,除此之外,大学教师的教学过程还具有创新性 的特点;3、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特殊性;4、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具有特殊性。三、现代意义的中国高等教育始于京师大学堂,对高等 教育的研究应该始于清末,至今应有 100多年历史了。 1984年,陆懋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 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 学学科体系的确立。四、高等教育研究问题的三个原则:1、价值性原则;2、 创新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五、1、按照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校庆日为标准计算,它 成立于1088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大学。2、博洛

3、尼亚 大学在组织与管理上属于学生大学,巴黎大学是典型的 教师大学。3、中世纪大学开设文、法、神、医四科或四 个学院。法、医、神被认为是“高级”学院。中世纪大 学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为主。4、学位 原来的饿意思是“任教执照”,大学毕业经考试合格,可 获“硕士”、“博士”、“教授”学位。5、中世纪大学特征: 自治性、国际性、民主性、职业性的特点。6、从17世纪 开始,欧洲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 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独立学院(16世纪,在传统 大学之外,欧洲出现了两种新型独立学院:古典人文教 育的学院和神学院)和专门学院。六、洪堡大学理念的内容主要包括:1、大学的相

4、对独立 与学术自由;2、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统一。七、1、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就 是美国社区学院的出现、威斯康星大学和威斯康星思想 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大学的职能发展为:人才培养、科 学研究、社会服务。2、美国社区学院的特征:地区性、 开放性、多功能性(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继续教育;文化教育服务功能)、灵活性、实践性。3、 范海斯是威斯康星大学第一个哲学博士学位的获得者。 体现威斯康星大学模式与威斯康星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 在两个方面: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高等教育所接纳学生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在 15%以下 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之间时,为大众 高等教

5、育阶段,50%以上时,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八、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1、中国古代没有近代意义上 的高等教育,却有发达的大学教育。2、周天子将大学分 为五学:辟雍、上 、东序、宗、成均。六艺:礼、乐、 射、御(大艺)、书、数(小艺)。西周的“五学之制”是 中国文献记载的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当时高层次 的学术研究基地和学问传播中心。3、太学是中国有文献 记载的正式设立大学的开端,是中国高等教育由萌芽走 向雏形的表征。4、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创立,标志着中 国古代高等教育历史的结束,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 历史纪元。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主要举措是实行 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

6、校、五育并举、 倚重研究。九、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教育目的上凸显 人伦教化;2、教育体制上实行官私并存;3、教育管理 上注重名师掌权;4、课程内容上突出儒学为尊;5、教 学方法上崇尚自学讨论。 十、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1、京师同文馆是近代 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高等 教育开始起步的标志。2、清政府1898年7月“百日 维新”运动中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 所完整意义上的大学,也是第一所由政府投资创办 的国立大学,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十一、1922年|“壬戌学制”(亦称“新学制”)颁布。 “壬戌学制”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改革, 标志着中国高

7、等教育进入现在发展阶段。张伯苓创 办南开大学;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竺可桢任浙 大校长。十二、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现代大学的 理念缺失与建构问题;高等教育的大众诉求与精英 诉求问题;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高等 教育的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问题。 十三、现代大学的理念缺失与建构问题。(一)、所 谓大学理念,指人们在观念上对大学的理性认识、 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系统的教育观念。大学理念 蕴含着大学的办学方向、目标确立、运营策略、社 会责任及人们对理想大学模式的系统构想。从其内 涵构成上看,大学理念包括大学理想、大学信念、 大学观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目标等成分。 其中,大学精神是

8、大学理念的核心。大学精神既是 大学校园文化深层结构的内核,又是大学优良传统 的浓缩或象征。(二)1、一般认为,最早系统而专 门探讨大学理念的人是 19世纪英国高等教育学家 纽曼。纽曼的大学的理念是专门论述大学理念 的第一本系统的学术著作。2、1876年霍普金斯大 学宣告创立,这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重视研 究生教育、注重科学研究、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是其基本的办学理念。十四、高等教育的大众诉求与精英诉求问题。培养 精英高级专门人才和培养一般高级专门人才是世 界高等教育进程中的两种目标取向。(一)培养精 英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培 养一般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的最基本

9、的 层次。(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1、 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弱化了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2、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3、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 的规律;4、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诱发了高等教育 市场化观念。十五、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全球化时 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同时面临两项使命:服务于我 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于全球化的国际竞 争与合作。十六、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最突出的现实问 题是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关系问题。 十七、(一)所谓教育目的,是对教育过程所要培 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或素质的预期结果的规定。所 谓高等教育目的是指把接受过完全

10、中等教育的人 培养成何种高级专门人才的的质量、规格和质量要 求的预期规定。(二)高等教育目的的实践价值:1、 高等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高等教育目的的调 控作用;3、高等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4、高等教 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十八、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 观。1、所谓个人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就是 主张高等教育应以个人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而制 定教育目的、建构教育活动的教育目的理论。具体 可以概括为:(1)教育的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 要而制定的;(2)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3) 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促进人性的完善,而非造就公 民。2、所谓社会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就是 主张

11、高等教育应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而制定 教育目的、建构教育活动的教育目的理论。具体可以概 括为:(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2)教育的 目的除了促进社会发展外,没有其他更高的目的;(3)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造就公民,而非培育人性。3、用个人 本位论取代社会本位论,或者用社会本位论贬低个人本 位论,都是片面的二元论,都无助于制定正确的高等教 育目的。十九、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1、所谓 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指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精神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 善为中心的具有人本主义情怀的教育目的观。2、所谓科 学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指以科学技术为

12、中心,以 功利主义为指向的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主张。3、所谓科 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指以科学精神为基础, 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高等教育目的的主张。科学人 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 向。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有其自身的基本精 神或核心观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科学精神是 高等教育目的的基础;(2)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目的的 价值指向。二十、全面发展取向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全面发展取向 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趋 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具有四个方面的 内涵:(1)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人的素质的完整的发展, 即人的各方面素质如

13、人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德智体美诸 方面的素质,做人与做事素质的完整而非片面发展。(2) 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人的素质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各种 基本素质的适当、匀称、协调而非失调或畸形的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人的素质的多方面的发展,即 人的各种素质内部多方面而非单方面的发展。(4)人的 全面发展应当是人的自由的发展,即人的自主的、能动 的、不受阻碍的、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发展,而非规训 的、受动的压制学生个性的、模式化或标准化发展。 二十一、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目的。1、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经历了从培养“劳动者”、培养“人才”、 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到培养“公民”的转变过程。2、培

14、 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 心要旨。二十二、1、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及 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简言之,就是回答高 等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所能够起到的作用。 2、高等教育对人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人 的身心发展。3、高等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 等教育要促进社会的发展。4、目前教育民主化已成为全 球教育系统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包括两个方 面:教育平等与教育参与。5、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 义思想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 发展看成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6、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

15、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 首先是在美国产生的。1862年林肯签署了著名的莫里 尔法案。今天常说的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 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就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印证后的高 等学校最具有生命力的职能。中国最早的高等学校可以 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和汉朝的太学。 二十三、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高等教育使受教育 者政治化;(2)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3)促进政治的民主化;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担负 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支持; (2)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高等教育比基 础教育更重要、更直接;(3)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 调整和完善二

16、十五、通才教育指培养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之人 的教育。专才教育指培养对某一专业甚至一个小专业的 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知识面较窄的人才的教育。纵 观历史,所谓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其实是专业教 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一般来讲,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为通才教育,反之则为专 才教育。二十六、1、西方传统的大学教育的观念源于古希腊的人 文教育。2、1862年美国政府颁发了莫雷尔法案,允 许开办“为本州农业和工业发展服务”的农业大学。这 一决定彻底改变了传统大学脱离社会、穷究学术的单一、 封闭的办学格局,使高等教育向着多样化、市场化和专 业化方向发展。二十七、1、所谓高等教育中的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是 指高等教育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2、美国学者马丁特 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 英才高等教育阶段。3、按照马丁.特罗的提法:高等教 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时,属大众高等教 育阶段。4、大众教育虽包含普及教育,但其外延比普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