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考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2755464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工程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系统工程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系统工程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系统工程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系统工程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工程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工程考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T-第一章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贝塔朗菲在 20世纪 60年代曾提出由系统的科学与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构成广义系统论的设想。于 1937 年第一次提出系统是 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 ”,萨缪尔森 1976年提出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综合成一门新学科的建议。钱学森 1979年提出了建立系统科学学科体系的思想。他认为系统科学应当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具有同等地 位的科学体系,因此应具有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理论和哲学四个层次。顾基发认为,系统科学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系统概念、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分论、

2、系统方法论、系统方 法应用。 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系统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元素)所组成,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 因而也是系统存在的基础和实际载体,系统离开了要素就不成其为系统; 第二,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 而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秩序,任一系统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要素)。这样,系统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机制; 第三,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 这是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组成要素的新功能,这种新功能是由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结构所决定的。系统与要素的相互作用是:1系统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要

3、素系统通过其整体作用来控制和决定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排列顺序、作用、作用的大小以及作用的范围,协调着各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等等。系统整体稳定,则 要素也稳定;系 统整体特性和功能发生变化,则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变化。2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特性和功能 一、要素的组成成分和数量具有一种协调、适应的比例关系,使得要素能够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稳 定,并使系统走向组织化、有序化;二、要素之间出现不协调、不适应的比例关系,这就会破坏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甚至使系统衰退、崩溃。3.系统和要素的概念是相对的系统和要素的区别是相对的,由要素组成的系统,又是较高一级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的特性:

4、 1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各组成要素功能的简单叠 加,也不是由组成要素简单地拼凑,而是呈现出各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功能。2 相关性 系统内的各要素是相互作用而又相互联系的。整体性确定系统的组成要素,相关性则说明这 3、目的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它的目的,否则,也就失去了这个系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4环境适应性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以外的事物 (物质、能量、信息)的总称,也可以说系统的所有外部事物就是环境黑箱理论”就是在系统外部描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考察系统的方法。根据该理论可以将系统内部状态难以认识的复杂对象看做一个黑箱,把外部对它的作用看做输入,而把它对外部

5、的作用看做输出。外部描述:通过输入与输出来描述系统变量的方法。 内部描述:通过系统的状态变量来描述输入与输出的一种考察系统的方法。系统的形态: 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2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3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4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5.对象系统和行为系统 6控制系统和因果系统耗散结构理论是十九世纪70年代由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I Prigogine)提出来的。耗散结构的概念是相对于平衡 结构的概念提出的。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 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 种

6、远离平衡态的、稳定的、有序的结构称为 耗散结构”。将系统工程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称之为 管理系统工程。即运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通过最优途径的选择,使管 理工作在一定期限内收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效果硬系统方法论:美国系统工程学者霍尔(A . D. Hall)在1969年所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对概念模型或意识模型的讨论和分析后,才使得人们对问题的实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经过不断磋 商,再经过不断地反馈,逐步弄清问题,方得出满意的可行解。切克兰德根据以上思路提出他的方法论,称为软系统方法论”。韧系统方法论 综合集成法 软系统方法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硬系统方

7、法则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而韧系统分析 方法中,定性、定量方法交织在一起互相补充,发挥各自优势,实现1+ 1 2”的功效。 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2、前馈与反馈相结合。 3、规范与灵活相结合。A/t-第二章管理系统分析基本工作思路主要表现为:规范化T灵活化,程序化T耦合化,模型化T集成化,最优化T满意化。最基本的三项工作是: 目标分析科学化,过程分析图形化,效果分析运筹化基本工作原则: 一、整体优化原则 整体优化一般地是指复杂系统静态地或在特定程度上(如在最低限度上, 在大多数时候、 大多数场合等 )满足某些整体功能要求,或其某些整体功能动态地向较优方向运动、发展,它是复杂系统控制的主要原则。其

8、核心是从全局出发,对所要 解决的问题进行 系统全面的考虑,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二、协调有序原则 协调有序指的是管理系统架构的各种管理要素、对象、手段乃至管理主体之间的结合关系和方式都处于最佳状态,元素之间不 仅互补匹配,而 且相互融合,系统有序度达到最大,基本架构的整体管理力和管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三、动态平衡原则 系统论认为,系统结构的可变性是绝对的,但系统结构的稳定性,系统的结构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则是相对的。管理流程图 是对各部门或专业业务的工作过程进行科学的划分和界定,对管理过程的规律进行系统的总结和表述的工 具。 最显著特 点是系统化、规范化和条理化。两种形式

9、,其一是描述单项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图,其二是描述工作系 统情况的系统流程图。流程图的改进一般遵循ECRS四原则:?eliminate,排除,取消?combine,合并?rearrange,重排?simplify,简化目标-手 段系统图 第三章结构 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即各要素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和组合的具体形式。 基本特点: 1稳定性 2层次性 3开放性 4相对性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反映的能力称为 系统的功能。基本特点 1整体性 (优化) 2易变性 (适应环境的变化, 活跃) 3相对性 (企业系统与其子系统,转化)4控制性 (子系统最优,优化使整个系统

10、接近满意的目标)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 结构是功能的内在根据, 功能是要素与结构的外在表现。 一定的结构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功 能,一定 的功能总是由一定的结构系统产生的。因此,没有结构的功能和没有功能的结构都是不存在的。2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结构的变化制约着系统整体的发展变化。结构的改变必然引起功能的改变。结构对功能起决定作用。3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而功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功能对结构不仅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对结构有巨大 的反作用。 对结构和功能的分析有以下四种情况:(1)同构同功: 即相同的结构表现为相同的功能。(2)同构异功: 即同一结构的系统可以发挥多种功能。

1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 (3) 异构同功: 即一种功能可由多种结构来实 现。 (4)异构异功 :即结构不同,表现的功能也不同。结构分析方法:一、相关数分析法 相关数分析法是评价目的树中,各水平目的(目标 )重要性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也是评价目的树各层次目的 (目标 )在整体系统中所处地位的定量分析方法。二、总体结构等级分析法 总体结构等级分析法是以图论中的关联矩阵原理分析复杂系统的整体结构,明确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多级递 阶的等级结构。 三、系统调整与发展分析方法 系统调整与发展分析方法是由日本的中田信哉和森彰共同提出的,这种 分析方法是对影响总

12、体目标完 成的各种因素加以整合,并对它们的影响程度定量化,以提出优化改善现行系统的一种 系统管理分析方法。企业结构进化的历程:1979年著名管理学家安索夫(H.lgor Ansoff)在策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 ESO模式企业结构进 化的主线是如何处理企业内部决策组织变化与外部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四种基本组织状态之间是不断动态演变的,演变分为四种情况:演变 1: 健康的组织处于有利的环境下,会表现出强劲的状态。 演变 2: 有利环境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陷入安逸状态的病态组织很难维持以前的市场优势与成功。演变 3:摇摇欲坠的组织面临两个选择,不是生存就是死亡。 演变 4:斗志高昂的组织经过市场锤炼,

13、总结出了最好的管理策略 以及合适的 组织结构。知识管理 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整体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让企业实现对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 识的共享。或 者说,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使用和创新的管理过程。实质 是努力创造一种有效的结构,发挥人的潜能,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能力得到提高,以更好地为企业创造出价值。知识增值结构包括两个层次 :即量增值与质增值。量增值 是指企业知识数量上的增加, 这方面的成效将使得企业在数量 上拥有更多的知识,但新增加的知识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加的效率与企业原有的知识是相当的 。 质增值 是指企业增 加的知识的质量 比以前有

14、所提高,表现为新增的知识使企业价值创造的效率比原先更高。 途径: 量增值主要通过知识 共享管理来实现,而知识的质 增值则主要通过创新管理来获得。知识创新管理 的核心思想在于利用企业员工的智慧,通过员工对企业现有知识的共享来实现知识创新,从而使得企业 的知识资产增值。!”形模式组成: 1、分享机制2、创新机制 3、评估机制 步骤: 1、在企业内建立知识库,鼓励 员工分享知识。 2、制定知识创新制度与标准。3、实施所制定的制度与标准。4、评估新“知识”的价值。 5、实施知识奖励。管理基因 就是决定管理改善的最基本、 最关键、 最内涵的决定性因素。 基本特征: 原创性 基础性 文化性 繁殖性 可 取

15、性 四种 途径: 一是与生俱来的管理基因;二是管理基因的突变;三是管理基因的转移;四是管理基因的复制。管理基因的突变 的特点: 1、管理基因突变在企业管理中是普遍存在的2、非人为的管理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3、在没有人为因素介入的情况下,管理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大多数自发的管理基因突变对企业是不利的5、管理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基因变异 表象一: 不尊重经营区域内的社会利益: 霸王条令 表象二: 不尊重客户利益 表象三: 不尊重员工利益 表 象四: 不尊重公司利益第四章不确定性 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完全不可知的情形。更确切地讲,是指没有概率分布能与所考察的事件的结果相联系的情形。 四个层次: 1环境前景清晰明显 2 环境前景有几种可能性 3 环境前景有一定范围 4 环境前景不明确 基本方法: (一) 点的分析方法 一类是 静态平衡点的选择 另一类 属于动态最优点的选择 (二)线的分析方法 决策 树法 (三)面的分析方法 采 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即 SWOT 分析 (四)体的分析方法 降维法,即通 过分析,抓住关键因素,以求纲举目张 。循环经济的内涵:就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 cycle)经济的简称,即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环境与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