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周恩来的思维方法及其现实价值.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2754305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周恩来的思维方法及其现实价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论周恩来的思维方法及其现实价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论周恩来的思维方法及其现实价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论周恩来的思维方法及其现实价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论周恩来的思维方法及其现实价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周恩来的思维方法及其现实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周恩来的思维方法及其现实价值.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周恩来的思维方法及其现实价值 论文关键词 周恩来;思维特征;现实价值 论文摘要 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周恩来逐步形成了求实性、人民性、系统性、开放性和求同性等独特的思维方法。深入研究周恩来的思维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地把握他的思想、品质和精神,而且对于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他的卓越领导才能和高超领导艺术,是和他的思维方式分不开的。深入研究周恩来的思维方法,对于我们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推进小康社会

2、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均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求实性思维方法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十分重视认清中国的实际国情,认真研究和掌握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大革命失败后,他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研究实际,积极寻找如何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他认为,在中国“农民是占了重要的分子”,这“与俄国不同”。在中国共产党内,他较早地提出了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认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他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更是强调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中国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他多次强调:“我们不能把理

3、论当作教条,如果不顾实际情况,把理论拿来乱套一阵,总是要失败的。”1他说:我们“要从客观存在出发。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必须实事求是”2。在编制“一五”计划时,他就反复指出:“各部门订计划,不管是十二年远景计划,还是今明两年的年度计划,都要实事求是。对群众的积极性不能泼冷水,但领导者的头脑发热了的,用冷水洗洗,可能会清醒些。各部专业会议提的计划数字都很大,请大家注意实事求是。”3这些论述,对于当时纠正有些领导干部急躁冒进的情绪具有告诫作用。1961年2月在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上,他把求实性思维方法概括为:“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这四句话归纳起来就是:实事求是。”4他把“

4、真”与“实”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不但揭示了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真谛,而且也集中体现了他的求实性思维。二、人民性思维方法周恩来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决执行者。在1929年9月,在他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就专节论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并且明确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他是我们党在历史上最早提出“群众路线”的领导人。在周恩来一生的讲话和文稿中,始终贯穿着他的人民性思维方法。他说:“中国共产党是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武装起来的,是决心为革命为人民服务的。”5“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6他谆谆告诫大家要有一个共同的立场,这就是为绝大多数人民的最高利益着想的人民立场。正是

5、这种鲜明的人民性思维方法,使得周恩来立足于人民利益来考虑问题。在红军时代,周恩来就明确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着人民谋福利的。他指出:“党的指导绝不要忽略群众日常生活上许多未解决的问题。”“红军四军经过许多群众未曾发动的地方,不要只是提出一般的政治口号,应该细心去了解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从群众日常生活斗争引导到政治斗争以至武装斗争。”7他认为革命就是为了使全国人民不再过苦日子。建国后,周恩来更是时刻把人民的事情放在心上。他说:“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8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针对一度出现的急躁冒进和浮夸虚假的现象,他主张将是否有益于人民的利益作为检

6、验工作好坏的准则。他说:“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目的,就在于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我们人人都要关心提高我们国家的生产力。我们必须了解,增加生产对于我们全体人民,对于我们国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9作为总理,他身居高位,但勤勤恳恳做人民的“公仆”。事关人民群众的事情,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他都亲自过问。20世纪60年代初的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告紧揪动着周恩来的心。从1960年6月到1963年9月的两年零4个月时间里,周恩来就粮食问题的谈话达115次。为了掌握粮食情况,他及时查看粮食报表,亲自一张一张地审定粮食计划表,精心计算粮食安排,包括征购、统销、调进调出。有关部门保存着当时的32张报表,周恩来

7、留下的笔迹有994处之多,其中,1962年至1963年度粮食包产产量和征购的估算一份报表上,他用红蓝铅笔做标记145处,调整和修改数字40处,在表格边上进行计算6处,批注数字70处,批注文字7处。10这样的事例生动地诠释了周恩来心系人民的思维特征。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这是周恩来的人生哲学,也是他人民性思维方法的力量源泉。三、系统性思维方法周恩来一贯主张从全面和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他说:“观察问题总要和全局联系起来,要有全局观点。”11系统性思维是周恩来思维方法特征中的又一个重要方面。革命战争年代,周恩来考虑问题,十分注重正确处理敌、我、友,主观

8、需要与客观可能,国内形势和国际大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社会各基层人士的需求等关系。他是处理复杂问题和尖锐矛盾的行家能手。建国后,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周恩来强调要保持各方面关系的相互协调和综合平衡。他说: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而行。12他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经济建设出现“大跃进”,在全国出现的主观臆断和违背系统性思维的做法,一度造成国民经济严重的失调。对此,周恩来及时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主张必须用一个较长的时间,即用几年的时间,通过综合平衡、全面安排

9、,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周恩来系统性思维方法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十分强调在系统中注意重点性,讲究系统与部分、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有机统一。他说:“我们强调重点建设,并不是说可以孤立地发展重点,而不要全面安排;我们要求全面安排,也不是说可以齐头并进,而不要保证重点建设。我们在制定计划和安排工作的时候,必须把重点和全面很好地结合起来。”13从全面出发的思维方法不仅体现在周恩来的工作中,而且渗透到他的人生哲学中。他认为:“一切必须从集体出发,倘若从个人出发,就一定很危险。”14他的一生总是站在整体和全局的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为了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他不怕牺牲个人的一切。在革命

10、时期和建设时期,周恩来都曾受到过不适当的批评、误解甚至打击,但是他总能以革命家的胸怀坦荡对待,以维护党的团结的大局为重,继续努力工作。1930年末和翌年初,为了避免由于党内存在严重意见分歧而可能导致党的分裂的危险,周恩来和瞿秋白承担了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犯有所谓“调和主义”错误的责任。1956年周恩来同刘少奇、陈云等共同努力,纠正经济建设中的急躁冒进倾向,这对当时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胜利完成“一五”计划,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1957年9月八届三中全会到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半年多的时间中,毛泽东对1956年反冒进问题多次提出严厉批评,周恩来首当其冲。这自然使周恩来感到费解、不安和痛苦,但为

11、了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承担了责任,多次做了检讨。至于“文革”期间的忍辱负重,相忍为党,更是人所共知的。周恩来在1943年写的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一文中说道:“领导者在必要时应忘记他所受的侮辱。”15这里讲的“侮辱”,也就是要经得起误解、委屈,做到忍辱负重。周恩来的一生表明,他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 四、开放性思维方法 周恩来在青年时代东渡日本,后赴法国勤工俭学,在那里,他深入到英、法、德进行调查研究,钻研理论,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了解资本主义的政治与经济状况。这时,周恩来不仅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终身信仰,而且开阔了他的思维与眼界,奠定了他的开放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他,频繁出

12、现在国际舞台上,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往,进一步丰富了他的开放思维方法。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周恩来敏锐地认识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及时发出向世界各国学习的号召。他指出:“一个民族和国家,其所以能够存在,总有它一些长处。尽管以往的社会制度一再改变,但人民是永生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民总是有自己的优秀的东西。”16因此,他说,我们“应该承认,一切国家,一切民族,都有长处,也有短处,有优点,也有缺点。有短处才比出长处来,有缺点才比出优点来,任何国家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17。同样,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闭关自守,应当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主要学习国外的什么?周恩

13、来认为,一是学习各国好的经验、好的方法。他说:“凡是我们不懂不会的,都要去学。”18外国一切好的经验、好的技术,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二是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和贸易。随着国际格局的发展与变化,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我国不仅与苏联、东欧国家发展经济贸易,而且与西方国家发展通商。三是注重扩大科学技术交流。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的科技,周恩来主张派遣若干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及大学毕业生到国外去学习和研究。如何坚持正确的对外开放政策?周恩来认为,首先必须坚持平等互利方针。他说,我们对外发展经济交流与合作,必须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反对附加特权条件。其次,要坚持有批判地学习外国的东西。因为任

14、何国家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不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再次,向外国学习,必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他说:“国家建设是以国内力量为主还是以国外援助为主?我们的回答是以国内力量为主,即自力更生为主。”19五、求同性思维方法求同性思维,就是面临矛盾和分歧,要善于在差异中寻求共同点,找出相似的地方,最终达到解决矛盾与分歧。求同性思维方法是周恩来在处理复杂问题中形成的独特手段和特殊方法。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周恩来面临过无数次复杂的矛盾和分歧。他善于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不同情况运用“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在“求同存异”中,“努力寻找共同点”,解开一个又一个“死结”。英籍作家韩素音赞誉周恩来:“

15、从他的整个生涯来看,他不仅是一位地道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更重要的他是一位统一战线的艺术家,是一位调和难以调和的矛盾的天才。”20他之所以是协调矛盾的行家里手,化解矛盾的大师巨匠,就是坚持了求同存异的精神。他运用“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正确处理和解决了不少人民内部矛盾和党内矛盾。周恩来认为,人民内部矛盾和党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党内矛盾,必须采取“求大同存小异”的思维方法。在党的历史上,党内曾多次发生斗争和分歧,有时甚至有分裂的危险。周恩来总是因势利导,调解矛盾,维护团结,必要时采取折中方案,适当妥协,使矛盾得以化解,多次挽救党于危局,避免了党和国家的分裂,使党的事

16、业立于不败之地。他在遵义会议、“大跃进”、“文革”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起了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周恩来十分注重运用“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领导和处理统一战线工作。周恩来亲自制定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他指出: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求大同存小异。21这就是求得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之大同,存思想信仰、世界观之小异。周恩来的求同性思维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尽管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发展和合作,我国的国内总体上也是和谐的,但是,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各种不和谐的因素和隐患大量存在着。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