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女初长成.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746719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吾家有女初长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吾家有女初长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吾家有女初长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吾家有女初长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吾家有女初长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吾家有女初长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吾家有女初长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吾家有女初长成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词汇,把握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2、了解以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写法,学习对比、先抑后扬等写作手法。3、深刻认识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从女儿身上得到的启示。教学重点:借女儿“初长成”的具体表现让学生体会先抑后扬等写作手法。教学难点:体会立意的深刻性,学会尊重、理解,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做当堂调查:“最不理解你的人是谁?”面对父母和我们之间的种种矛盾、烦恼和困惑,我们该怎么办?父母又该怎么办?今天这堂课可能会对你有一定的启发。二、题解、作者简介。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理出妈妈对女儿的情感变化。2、备

2、案:(1)女儿叫什么名字?(2)长什么模样?(3)课文中作者是用怎样的语气来写女儿的?(开始:失望; 后来:自豪、满意)3、学生再读课文,分别寻找女儿让妈妈失望和让妈妈自豪的原因。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4、写法指导:(1)对女儿的以前和现在的描写,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要突出的是什么?(2)开头说“不想写”对女儿“很失望”,但目的实际上是想赞扬女儿,表达对女儿自豪骄傲之情,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五、体验与探究:1、通过女儿的成长经历,妈妈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师引导。2、“宣战书”:小组讨论:(1) 你怎样看这个事情?(2) 如果你是蓉蓉或者是张丽娟你会怎么做?六、反思与反

3、馈:结合课文与蓉蓉的例子,结合自身的经历,拿起笔来写写这堂课带给你的思考、启示或者收获。 教师出示自己的反思、反馈材料,作为对课堂的总结。学习目的: 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理清本文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一)。 3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重点二)。 教学方法: 借鉴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本文。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从遥远的北方辽宁来到六朝古都南京,今天有机会和同学们共同上一节语文课,我感到十分高兴。虽然我们并不相识,但是我坚信:这

4、节语文课会架起我们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我们会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真心实意想和老师交朋友的同学请举手。既然是朋友,老师提一点要求你们能做到吗?同学们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可以吗? 2哪位同学能主动到前面来,把文章的题目和作者写在黑板上? (学生写课文的题目及作者) 二、学习新课 (一)导出目标 1点拨:面对一篇课文,同学们首先应该知道学什么,然后思考怎样去学,最后达到学会、会学。 2请一名同学谈自己怎样学习一篇课文。 3教师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并说明为什么学习这些内容。 (二)引导自学 1评价学生写的课文题目及作者。 2提问:文章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并明确:我家有个女儿长大成人。 3提问:哪位

5、同学了解作者程乃珊? 明确:当代女作家。80年代初以写儿童文学走上文坛。 4教师提示: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积极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更要发扬合作精神,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老师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更出色。 5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把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查工具书或讨论解决。 6出示课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要求学生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女儿的文章其实很稚拙。(幼稚,不成熟) (2)不懂得包涵。(宽容,原谅别人) (3)最令我七窍生烟的是(形容气愤到了极点) (4)有条不紊地陈述出她对此历史人物的独特想法和评价。(有条理

6、,有秩序,一点也不乱) 7开展1分钟记忆比赛,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记住上述词语的意义。 8完成学习目标二。 (1)教师点拨:如何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同学们可以从女儿成长过程和作者对女儿的前后情感态度变化人手。 (2)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从文中画出表现作者对女儿情感变化的句子和标志女儿成长过程的句子。 (3)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并进行小组交流。 (4)学生回答,明确:对女儿失望女儿长大了女儿成了我的朋友。 (5)教师板书。 (6)出示思考问题:作者“一度对女儿很失望”,不符合她的理想,女儿哪些地方不合作者的心意呢?作者离开女儿去香港三四年的时间,“觉得女儿一下子长大了”,究竟是女儿做了哪些事情让作者

7、对女儿有了这样的认识?作者和女儿最终成了很好的朋友,你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来? (7)教师提示:如果我们能够把作者和她的女儿请到现场,向她们请教一下,这些问题就很容易弄清楚。下面我想在这里和同学们一起表演一个“实话实说”节目,请一位同学扮演作家,另一位同学扮演作家的女儿。请同学们给老师推荐出最理想的人选。 (8)确定人选后,学生和老师结合课文内容一起表演。 欢迎你们来到“实话实说”节目现场。下面我向各位观众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程乃珊女士,这位是她的女儿严洁。来到我们现场的还有家长和他们的子女,同时我们荣幸地请到了几位著名的教育专家。对他们的到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今

8、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孩子是家长心中的梦,许多家长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在孩子身上寄托着自己未实现的心愿。在自己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替他们设计好了未来,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付出了无尽的心血和汗水。 程女士,你对女儿的期望是什么?我曾经读过你写的一篇文章吾家有女初长成,现在已选入了中学课本。在那篇文章中你认为女儿不够典型,为什么这样看待自己的女儿?你理想中的女儿是什么样子? 严洁,你是不是母亲理想中的女儿呢?你同意母亲对你的这种设计吗?为什么? 程女士,你不仅觉得女儿不够典型,甚至感觉女儿让你很失望,能谈一谈为什么吗? 严洁,刚才母亲列举了一些你令她失望的事情,你是怎样看待

9、这些事情的? 程女士,后来女儿长大了,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女儿,是不是感觉女儿很可爱?通过哪些事情你感觉女儿已经长大了呢? 严洁,你觉得你长大了吗?当从前母亲强行要求你做事情的时候,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母亲不在你身边时,你想母亲吗?你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能不能作一个自我评价,说说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程女士,作为母亲此时你一定为拥有这样的女儿感到自豪,你们是母女关系,现在看来你们又是很好的朋友。通过女儿的成长过程,你觉得作为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下面给观众一些提问的机会,或者结合课文对观众进行采访。 (9)教师点拨:通过这个节目和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同学们对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很清楚

10、。文中列举的一些典型事例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很好的回答。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进行整理归纳,然后把结果写在黑板上,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现最突出。 (10)学生板书。 (11)教师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明确答案: 对女儿失望:不爱看书;学钢琴又哭又闹;作文不及格;不懂包涵;有自己的女儿经。 女儿长大了:写信生动传神;深爱钢琴;读书面广。 成了我的朋友:自由谈论;最佳资讯。 (12)教师小结:女儿的所有变化是在母亲离开的三四年中发生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13)学生回答。明确: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设的,只要生命是健康向上的,就是美丽的。 (14)教师引导学生品味

11、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明确:旨在告诉人们生命本身需要自由空间,不要人为地加以种种限制,只要是健康向上的,都是美好的,都应该让它自由自在地发展。 (15)从课文中记叙的具体事例中,你感觉女儿具有哪些鲜明的个性? 明确:有独立的见解,有自己的好恶,保持自己的个性,纯真、直率,有上进心。 (16)教师小结:文中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写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同学们应该学习在写文章过程中善于通过典型事例说明问题,而不是空洞地表白。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拥有自由快乐的成长空间呢?你们拥有吗? (17)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心声。 (三)质疑提问 教师要求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提

12、出来,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答疑。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及对老师上课的意见。 三、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精彩的语句和好的词语写在你的笔记上。 2让父母读一读这篇文章,和父母一起交流读后的体会。 (辽宁盘锦市第二完全中学;124000) 专家点评 这篇课文难度不大,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在讲课时选择了一个好的话题,即:在家庭中,如何给孩子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有了这个较好的话题,就设置了一个情境,营造了一种气氛,使师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多向的交流。在课堂上,有一个时间较长的环节,就是仿拟“实子实说”,这个话题的展开切入到了文章的核心。由此再向四面辐射,学生很投入,学得比较快乐,教师也教得比较轻松,是当前语文课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同时,对这篇文章如何阅读以及在写作上有何启示,教师在自由的讨论中也予以高度的关注。整堂课生动活泼,十分成功。 不足在于:对这篇文章如何阅读以及在写作上有何启示,教师如果能点得更清楚一些,学生收获召更大。组织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如能从正面展开,这堂课会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