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要学会“备学生”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2743865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要学会“备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堂教学要学会“备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堂教学要学会“备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要学会“备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要学会“备学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要学会“备学生”学生既是授课的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备学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在备课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兴趣、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等。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备课,在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本专题主要介绍备学生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大量的案例说明了如何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要结合案例分析,掌握如何备学生,反思和总结如何备学生,真正实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课程,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一、备学生的意义:1、教学设计的要害在于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最终目的

2、。二、备学生的内容:1、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是上好数学课的前提。2、深入研究学生,找准教学起点。怎样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1) 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识?(2) 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3、关注个体差异,设计不同要求。(1)设计课堂教学分层;(2)设计课堂练习分层;(3)设计作业分层(4)摸清学生的认知障碍。解决回生、遗忘现象,混淆现象。读懂学生的心学生内心是一个神秘地世界,是一个我们成人不了解的世界。身为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里,细心地关注每一个幼小生命内心体验的微妙情感,读懂他们的需求,帮

3、助他们达成心愿。 读懂学生l 读懂学生是为了要“找准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l 只有读懂学生,我们才能“科学合理的确定数学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l 只有读懂学生,才能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一、 读懂学生的已有基础“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终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抱我教学起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所以,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了解、研究、关注学生,及时掌握它们的认知基础关注他们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观察、访谈、作业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来

4、获取,从而掌握真实信息,正确估计学生的现实水平与能力。二、 读懂学生的学习差异学生之间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学习基础、学习风格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的差异既有显性也有隐形。教师在关注群体共性特征的基础上也要关注个体,关注学生的性别、年龄差异,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的方式等,要把差异作为教学资源。三、 读懂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教学生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真实的课堂不可能完全是一种预设执行和再现更多的是充满“变数”的“生成”。(1) 读懂学生的精彩。教学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不同思路、不同解法、独特的观点,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思维的课堂。(2) 读懂学生的困难

5、。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思维的受阻情况,错误的解答等,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指导。(3) 读懂学生的情绪变化。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活动的过程。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变化等来捕捉学生的内心世界与认知情况。四、 读懂学生的错误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五、读懂学生的收获教师不仅要了解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得失与感受。形式上可以是小测试、课后访谈、面批作业、数学周记、作品展示等。不仅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对新知的理解程度,还能使师生之间彼此进行心灵交流与思维碰撞。“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陶行知“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我们必须学会“读”懂学生的心灵,赏识、激活、唤醒、鼓舞学生的自信,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陶行知怎样通过备学生,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建议:可以通过同一个教师同一节课,同一种设计方案但选择在自己任教的班,和非自己任教班级执教,通过对比来体会备课备学生的差异性。备学生专题拓展资源1.吴正宪主编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2.江世春 备学生,有效教学的基础载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23期3.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