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739070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磁磁场的基本特征及应用地球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包括磁层顶以下的固体地球内部和外部所 有场源产生的磁场。地球磁场不是孤立的,它受到外界扰动的影响,宇宙飞船就 已经探测到太阳风的存在。因为太阳风是一种等离子体,所以它也有磁场,太阳 风磁场对地球磁场施加作用,好像要把地球磁场从地球上吹走似的。尽管这样, 地球磁场仍有效地阻止了太阳风长驱直入。在地球磁场的反抗下,太阳风绕过地 球磁场,继续向前运动,于是形成了一个被太阳风包围的、彗星状的地球磁场区域,这就是磁层。地球磁层位于距大气层顶6001000公里高处,磁层的外边界叫磁层顶,离 地面57万公里。在太阳风的压缩下,地球磁力线向背着太阳一面的空

2、间延伸 得很远,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称为磁尾。在磁赤道附近,有一个特殊的界面, 在界面两边,磁力线突然改变方向,此界面称为中性片。中性片上的磁场强度微 乎其微,厚度大约有1000公里。中性片将磁尾部分成两部分:北面的磁力线向 着地球,南面的磁力线离开地球。地磁学:是研究地磁场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起源及其规律的学科。固 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时间范围:已可追溯到太古代(约35亿年前)一一现代空间范围:从地核至磁层边界(磁层顶),磁层离地心最近的距离:813个地球半径组成和变化规律及应用:磁偶极子:带等量异号磁量的两个磁荷,如果观测点距离远大于它们之间的 距离,那么这两个磁荷组成的系统称为磁偶

3、极子。地磁场的构成地球磁场近似于一个置于地心的同轴偶极子的磁场。这是地球磁场的基本特征。这个偶极子的磁轴和地轴斜交一个角度B:,。如图1.1所示,N、S分别表示地磁北极和地磁南极。按磁性来说,地磁两极和磁针两极正好相反。同 时,磁极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每年会移动数英里,两个磁极的移动彼此之间是 独立的,关于地磁极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和结果:理论的和实测的。理 论的地磁极是从地球基本磁场中的偶极子磁场出发的。实测的地磁极是从 全球地磁图(等偏角地磁图和等倾角地磁图)上找出的磁倾角为90的两个小区域,这两个地点不在地球同一直径的两端,大约偏离2500千米。由于它们是由磁倾角的实际观测决定的,故又

4、称为地磁倾极;理论的地磁极 则称为偶极子磁极。偶极子磁极与地磁倾极并不互相重合是由于非偶极子磁场的存在。 按 照地理学的习惯,近地球南极的是地磁北极,近地球北极的是地磁南极。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古地磁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地磁场倒 转证据。如岩浆在冷却凝固成岩石时,会受到地磁场的磁化而保留着像磁铁一样 的磁性,其磁场方向和成岩时的地磁场方向一致。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有些岩 石的磁场方向与现代地磁场方向相同,而有些岩 石的磁场方向与现代地磁场方向正好相反。科学 工作者通过陆上岩石和海底沉积物的磁力测定, 及洋底磁异常条带的分析终于发现,在过去的 7600万年间,地球曾发生过17

5、1次磁极倒转。距今最近的一次发生在70万年前。地磁场是一个弱磁场,在最强的两极其强度不到10-4(T),在地面上的平均 磁感应强度约为0.6x10-4(T)(特斯拉)。在地磁学中,通常采用nT作为单位, 1nT二;I地磁场T是由各种不同来源的磁场叠加起来构成的。按其来源和变化规律不 同,可将磁场分为两部分:一是来源于固体地球内部的稳定磁场T;二是主要起S 因于固体地球外部的变化磁场6。因而,地磁场可以表示为T = TJ $ T具体如下内源场主磁场地球外核5000070000nT偶极子场为主局部场居里点以上地壳10010000nT 不规则感应场地壳、上地幔和海洋下述四种变化场的1/2 般具全球性

6、外源场规则磁暴场磁层150500nT近似均匀的外场,持续4-10h,恢复2-3天不规则磁暴场和亚暴场电离层和磁层100-200nT全球 场,极光带取强,5-100min日变化 电离层50-200nT,全球场,24、12、8h周期脉动磁层10-100nT,准全球场,1300s (准周期)1885年由A施密特利用总磁场的球谐分析方法和面积方法,把稳定磁场和变化磁场分解为起源于地球内、外的两部分,故有:Ts = Tsi Tec? ST= 5Tl+ STC其中,二是起因于地球内部的稳定磁场,占稳定磁场总量的注:以上;是起因于地球外部的稳定磁场,仅占:以下;是变化磁场的外源场,约占变化磁场总量的2/3,

7、实际上是有外部电流感应而引起的;二为内源场约占其总量的1/3;通常所指的地球稳定磁场主要是内源稳定场,它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Tsi = T0+Tm + Ta.其中为中心偶极子磁场;二,.为非偶极子磁场,也称为大地磁场或世界异 常;这两部分的磁场之和又称为地球基本磁场。二是地壳内的岩石矿物及地质体 在基本磁场磁化作用下所产生的磁场,称为地壳磁场,又称为异常场或磁异常。 其分布范围一般子在数千米或数十千米者,称为局部异常aj),达到数百或数 千千米者,称为区域磁场(二一)。综上所述,地球磁的构成可用下式表示:7 =+S?式中的外源稳定磁场2:,因数量级极小,通常可被忽略。地磁要素地面上任意一点的磁

8、场总强度适量T通常 可用直角坐标来描述。T在直角坐标系内三个轴 上的的投影分量分别为X, Y,Z。T在XOY水平 面内的投影称为水平分量(H),其指向为磁北方 向。T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T的倾斜角(I), 当T下倾时为正,反之为负。通过该点H方向的 铅直方向平面为磁子午面,它与地理子午面的夹角称为磁偏角,以D表示。磁北自地理北向东偏D为正,西偏则为正。T、X、Y、Z、H、D及I的各个分量都是表示该点地磁场大小和方向特征的物理量,称为地磁要素。如图不难看出他们的几何关系:H Tccisl? X HcosD, Y HsinD, Z TsinI HtanI,Tz = H2 + Z2 = -FY2

9、+Z2ZYtanl = , tanD = HX地磁要素是随时空变化的,要了解其分布特征,必须把不同时刻所观测的数 值都归算到某一特定日期,国际上将此日期一般选在1月1日零点零分,这个步 骤称之为通化。将通化后的某一地磁要素值按各个测点的经纬度坐标标在地图 上,再把数值相等的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编绘程某个地磁要素的等值线 图,便成为地磁图。地磁场的分布1)世界地磁图分布世界地磁图基本上反映了来自地球核部场源的各地磁要素随地理分布的基本特征。从等偏线图中可见,在南北半球上磁偏角共有四个汇聚点,全图有两条 零偏线。从等倾线图可见,等倾线大致和纬度线平行分布。零倾线在地理赤道附 近,称为磁赤道,

10、但不是一条直线。由磁赤道向北,磁倾角为正;磁赤道向南,磁倾角为负。世界地磁场水平强度(H)等值线大致是沿纬度线排列的曲线簇,在磁赤 道附近最大约为40000nT,随纬度向两极增高,H值逐渐减小趋于零;在磁南、 北两极处H=0。除了两磁极区外,全球个点的H都指向北。世界地磁场垂直强度(Z)等值线大致与等倾线分布相似,近似与纬度线平 行。在磁赤道上z=o,由此向两极其绝对值逐渐增大,在磁极处最大。2)中国地磁图分布我国地磁图表明地磁要素有以下分布特征:磁偏角的零偏线由我国内 蒙古穿过我国中部偏西的甘肃省和西藏自治区延伸到尼迫尔、印度。零偏线以东偏角为负, 其变化由0度至T1度;零偏线以西为正,变化

11、范围由0度到5度。磁倾角由 南向北,I值由-10度增至70度。地磁场水平强度H从南至北,H值由40000nT降至21000nT。垂直强度自南至北由-1000nT增到56000nT。总强度由南至北,变化值为41000nT至60000nT。地磁场的基本理论假设地球是均匀磁化球体,半径为R,若采 用球坐标系,如图所示。坐标原点为球心,球外 任一点P的地心距为y,余纬度为经度为入。 则在地磁源区外空间坐标系(Y,e,入)中,磁位U的拉普拉斯方程可以写做:S1110=0采用分离变量法解得:北二丫丫当牢(加;+可曲沁丨曲;-1 N-0 匸对上式对轴向微商,得到三个轴向磁场强度的三分量:N * 卫 B+2J

12、 r 卫 # a -. M+Jy=YZ- 三讥曲)-號c碘航)臣心词 ra-l m-CX r / sinN (应賞r1一z = v V +1)盧,gw (喘a)+妗赳垃(嗨兄)耳气2諾)且有:标量总强度丁二肿+尸+N 、链偏角。二爼丸口七水平强度Jv = VF+F 、磁ffig地磁测量在各个测点上进行地磁要素的关系的测量称为地磁测量,简称磁测。磁测 分为地面测量、海洋测量、航空测量和卫星测量。地磁要素的测量方法分为绝 对测量和相对测量。地磁要素绝对值的测量称为绝对测量,地磁要素相对值的 测量称为相对测量。地磁场的变化1)长期变化场地球场长期变化的时空规律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重要线索,也是固

13、体 地球物理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地球基本磁场随时间的缓慢变化叫做地磁场的长期 变化,亦称世纪变化。地球磁场长期变化总的特征是随时间变化缓慢,周期长。 一般变化周期为年、几十年,有的更长。对对地磁场的长期变化,主要是通过世 界各地的地磁台长期、连续的观测数据取其平均值来进行研究的。2)地磁场的短期变化地磁场的短期变化主要起因于固体地球外部的各种电流体系。按其变化规律 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按一定的周期连续出现,变化平缓而有规律,称为平静 变化;另一类是偶然发生、持续一定时间后消失,是短暂而复杂的变化,变化幅 度可以很强烈,也有很小,称之为扰动变化。平静变化根据其变化周期和幅度等特征平静变化分为太阳

14、静日变化和太阴日变化。太阴 日是地球相对于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由于其变化幅度仅在l-2nT,又重叠在太阳日 变化中,对磁力勘探影响甚微,故不单独考虑。太阳静日变化十一一个太阳日24h 为周期,称为地磁日变。它的变化依赖于地方太阳时。(二)扰动变化地磁场的扰动变化是叠加在平静变化场水平上的地磁扰动,变化幅度可小于1nT 或到1:二:匚二;持续时间可小于Is或几天不等。下面介绍其中的三种:1、磁暴(由太阳耀斑引起的地球高层大气的扰动,全球范围内的地磁场的急 骤无规则扰动。此现象发生突然,在1小时或更短时间内磁场经历显著变化,然后 可能要历时几天才回到正常状态。)2、地磁亚暴;3、地磁脉动( 指地磁

15、场的各种短周期变化。其周期范围一般为0.21000 秒,振幅一般为百分之几到几十个纳特。地磁脉动可分为两大类:连续脉动,形 状为正弦型或近似正弦型,振幅较稳定,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不规则脉动,其 振幅逐渐衰减,类似于阻尼振荡,可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地磁脉动的周期很短, 只能在地壳上层产生感应电流,因此研究地磁脉动可以帮助了解地壳上层的电导率 分布。4、电磁感应地磁场的起源地磁场的起源曾提出很多假设,现在公认的是建立在地球内部结构认识基础上 的自激发电机效应假说。该假设是从以下前提出发的:地核是个导电的流体; 地核中原来存在微弱的磁场;在地核流体中,持续发生着差异运动和对流。按照 磁流体力学的规律形成的地核电流体和原有弱磁场的相互作用,通过感应方式电流 自身形成的场又可以持续不断的再生磁场,从而增加后来的磁场。由于地核电流体 持续运动而不断提供能量,因而引起一种自激发电机效应。由于能量的不断的不断 消耗和供应,磁场增强到一定程度就稳定下来,形成现在的地球基本磁场。岩石磁性地壳中的岩石及矿体处在地球磁场中,从他们形成时起,就受其磁化而具有不 同程度的磁性,其磁性差异在地表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