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2738142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隐患排查管理制度1 目的规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基本要求,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2 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隐患排查治理。3 编制依据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订),2014,全国人大常务会。3.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16号令,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3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20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4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3号,20163.5 化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试用版),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

2、管理局,2016年4释义4.1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包括:a) 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的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国家安 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的情况;b)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制度未作明确规定,但企业危害识别过程中 识别出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的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4.2 一般事故隐患 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4.3 重大事故隐患 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

3、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4.4 五定是指隐患治理应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定整改期限、定控制措施。5职责分工5.1经理应负责组织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每月至少亲自召开一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会议;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解决各类隐患;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协助厂长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5.2安全生产科a)建立与保持本细则;b)贯彻落实政府主管部门、总公司、炼化公司、集团公司有关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c)监督检查、考核各车间科室对本细则的执行情况;d) 对上级主管部门的HSE检查记录予以存档,及时整改隐患并反馈

4、整改情况。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在总公司“重大危险源、隐患、应急资源系统”和“山东海化三维安全信息管理平台”中登记,纳入整改计划,形成长效治理机制;监督有关“隐患信息系统”的填报,并对厂级安全隐患建立台帐,定期跟踪整改、月度重点分析;e)对上级督办的隐患进行跟踪督促;f)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有关信息。5.3车间a)贯彻与执行本细则;b)依据本细则制定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并负责具体实施;c)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认真登记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附件1);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作业人员通报;6 管理内容6.1 总体要求6.1.1 安全生产科根据有关法规标准和上级

5、要求,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6.1.2 应遵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原则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6.1.3 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6.1.4 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依照相关法规标准和本细则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6.2隐患判断依据6.2.1不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技

6、术规范和标准等。6.2.2现场存在的设备设施、工艺系统、作业环境等缺陷或不完整。6.2.3管理的缺陷及从事生产活动人员的体力、智力、情绪等方面的反常状态。6.2.4同行业发生过事故,本单位也存在类似问题或发生过类似事故。6.2.5安全检查、审核以及安全评价发现的各类问题。6.3隐患的排查6.3.1应制定隐患排查计划,认真开展各类隐患排查。6.3.2应制定隐患排查表,隐患排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a) 安全基础管理;b) 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c) 工艺;d) 设备;e) 电气系统;f) 仪表系统;g) 危险化学品管理;h) 储运系统;i) 公用工程;j) 消防系统。6.3.3 涉及“两重点一重大

7、”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定期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系统排查隐患。6.4隐患的分类分级6.4.1所有隐患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分“制度、设备设施、工艺、应急、三违和其他”六类;依照可能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影响、整改时间和投入资金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将事故隐患分为四级。a)A级隐患:可能造成10 人及以上重伤(中毒)或3 人及以上死亡的;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 万元以上的;因危化品失控导致的环境影响事件可能达级以上的;发生事故可能引起国际主流媒体关注;自实施整改之日起,整改时间超过1年的;投入资金超过500万元的;b) B级隐患:可能造成3

8、 至9 人重伤(中毒)或1 至2 人死亡的;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 万以上1000 万元以下的;因危化品失控导致的环境影响事件可能达级的;发生事故可能引起国家主流媒体报道;自实施整改之日起,整改时间在半年以上1年以下的;投入资金在100万以上500万元以下的;c)C级隐患:可能造成人员损失工作日伤害事故但未达到B 级或以上程度的;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 万以上100 万元以下的;因危化品失控仅可能导致厂内区域发生环境污染的;发生事故可能引起省级媒体报道,一定范围内造成公众影响的;自实施整改之日起,整改时间在1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投入资金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d)D级隐患:可

9、能造成未损失工作日的可记录伤害事故;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以上10 万元以下的;发生事故不会造成公众影响的;自实施整改之日起,整改时间不超过1个月的;投入资金在10万元以下的。6.4.2在确定事故隐患的等级时,应按判定级别的六种要素条件(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影响、社会影响、整改时间、投入资金)进行判定,达到其中任意一种最严重的要素条件,即判定为相应的事故隐患级别。当C 级以上事故隐患的最严重后果在同一级别达到2项以上时,应把事故隐患上调一级。6.4.3 对逾期一个月不能完成整改的隐患,其隐患等级自动上升一个等级。6.4.4 A级和B级隐患视为重大事故隐患,C级和D级隐患视为一般事故隐

10、患。6.5隐患的评审和评估6.5.1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组织评审,确定隐患类别和级别,进行登记并按程序处理。6.5.2 至少在每年1月和7月各进行一次专项重大事故隐患评审/评价,填写重大事故隐患评审/评价记录表(附件1),评审/评价记录表报集团HSE部备案。6.5.3对重大隐患应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采用风险评估方法对隐患后果进行定性分析,并根据风险等级标准和风险评估效果,确定隐患的风险等级。6.5.4 具有重大及以上风险的隐患,应认定为重大隐患。此外,符合化工企业重大事故隐患评价认定情形(附件2)之一的,应按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6.6隐患的治理6.6.1隐患治理要依照“五定”的原则,

11、落实隐患治理的各项措施,对隐患治理进行监控,保证隐患治理按期完成。6.6.2一般事故隐患的治理一般事故隐患,由隐患整改责任部门按隐患整改通知单整改要求组织进行治理,并及时向HSE主管部门书面上报治理情况,HSE主管部门及时对隐患的治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6.3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a)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溴素厂应当及时向集团公司健康安全环保部和当地政府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b)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

12、括以下内容: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c)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溴素厂应建立重大事故隐患项目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1)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2)评审意见;3)隐患治理方案,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4)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5)竣工验收报告。6.6.4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

13、、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6.6.5 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根据全年安全工作计划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按照相关的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生产费必须包含隐患治理费用,保证专款专用,确保隐患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6.6.6 对于不能通过维护、维修和大修治理的隐患,应按照项目立项程序提出立项申请,上报集团公司。6.7隐患治理的验收6.7.1重大隐患治理项目完成后,由厂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隐患治理项目,纳入正常的管理程序,安全生产科予以消项。6.7.2一般隐患治理完成后,隐患整改责任部门向安全生产科书面上报治理情况,HSE主管部门

14、组织验收,合格后予以消项。6.8 隐患的记录与报告6.8.1 应对隐患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录入隐患排查治理台账6.8.2 应借助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对隐患排查、监控、治理、验收评估、上报情况实行建档登记,其中重大事故隐患要单独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台账6.8.3 应健全完善隐患档案。隐患档案应包括以下信息:隐患名称、隐患内容、隐患编号、隐患所在单位、专业分类、归属职能部门、评估等级、整改期限、治理方案、整改完成情况、验收报告等。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形成的传真、会议纪要、正式文件等,也应归入隐患档案。6.8.4安全生产科对各部门上报的隐患进行汇总和复查。对其中符合重大隐患(A级、B级)

15、条件的项目进行整理,列出清单,组织相关人员,依照HSE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等管理办法要求,对隐患项目进行讨论评估,确定隐患治理项目、治理措施、治理时间和责任单位,书面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附件4);对其中符合一般隐患条件的项目进行整理登记,暂时不能整改的直接开具隐患整改通知单。6.9 隐患倒查6.9.1隐患倒查的要求a)凡是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都必须从隐患产生的内部条件、外部因素,实行倒查。在查明原因,积极整改的同时,制订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从源头上进行治理,防范同类隐患再次发生;b)隐患倒查要从下而上,按班组、车间(或科室)和公司三级管理权限,逐级进行倒查。属上级原因的,由上级继续倒查,追根溯源;c)每次隐患倒查后,登入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详细记录隐患的分类和级别、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产生的主要原因、整改要求和制定的防范措施。6.9.2隐患倒查的主要内容a)班组倒查隐患,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凡发现隐患,首先在班组的职责范围内进行倒查,重点查岗位职责是否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工艺安全规程与操作法执行情况,员工操作是否规范。倒查发现属于上一级的原因,则由班组向车间反映,由上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