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研究方法题大扫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2732199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研究方法题大扫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研究方法题大扫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研究方法题大扫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研究方法题大扫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研究方法题大扫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研究方法题大扫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研究方法题大扫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科学探究常用的研究方法及考点评析 在初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理想化模型、理想化实验、类比法等。 一、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在中考中考察的力度也最大。 例1(2008 年湖北黄石市)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

2、数接触面的材料压力 F/N摩擦力 f 摩N木块与木板8l6木块与木板1224木块与毛巾1250 (1)分析比较序号与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 。 (2)分析比较序号_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上述研究方法叫“拉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有_(填序号) 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研究方法点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上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思想,研究摩擦力与压力关系时,应控制粗糙程度相同,反之研究摩擦力与粗糙程度关系时,应控

3、制压力相同。 与两次实验在接触面的材料相同时,压力不同造成摩擦力不同,所以可得出结论:在接触面材料性质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而由表中数据可知: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造成摩擦力不同的是。 参考答案:(1)在接触面材料性质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 (3)。 联想:教材中涉及到控制变量法的知识主要有: 1、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2、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3、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速,另外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4、研究弦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长短、粗细和松紧)

4、 5、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电流的大小、电阻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6、研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压的高低、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 7、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8、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实验。(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9、决定浮力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 10、决定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液体的密度,物体所处的深度) 11、决定浮力与物体浸没时所处深度关系的探究实验。(控制液体的密度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 12、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切割磁感线方向,磁场方向) 13、

5、探究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切割磁感线的速度,磁场的强弱) 14、探究通电导体受力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 15、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粗糙程度) 16、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物重,动滑轮重,往往不计绳重和机械间摩擦) 17、决定动能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物体的质量,速度) 18、决定重力势能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物体的质量,被举的高度) 19、决定弹性势能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材料,弹性形变的大小) 20、探究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应控制水的质量,水的初温相同;周

6、围环境温度相同) 21、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有无铁心) 22、探究单摆摆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与摆长,所处地理位置有关,而与质量、摆角大小无关) 23、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 二、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保证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的、熟悉的、简单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来替代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简言之,等效的方法就是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例2(2008 年山东潍坊)如

7、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将玻璃后放一只与 A 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 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_用直尺分别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的距离,目的是_ 研究方法点拨:替代法的测量思路是等效的思想。由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此像实际不存在。若像的位置确定不下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便无从研究。实验时,我们可以拿一根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则有等效替代的思想可知第二根蜡烛可以代替第一根蜡烛的虚像。 参考答案: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探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关系。 联想:教材中涉及到等效替代法的知识主要有: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镜后未点燃的蜡烛代替镜前点燃蜡烛的像;2

8、。研究多开关复杂电路时,用简单的“等效电路”简化复杂电路;3。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时引入“等效电阻”的概念;(求多个用电器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4。研究各分力的作用效果时引入了“合力”的概念。 5。“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的重量等效大象的重量;6。测量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积时,用它排开水的体积等效固体的体积;7。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等效的方法测定大气压的数值;8。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时,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得拉力,从而得知摩擦力的大小; 三、转换法 物理学中有的物理现象不便于直接观察,有的物理量不便于直接测量,通过转换为容易观察或测量的与之相等或与之相关联的物理现象,

9、从而获得结论的研究方法叫转换法。转换法中被转换的对象很多,可以是物理模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可以是某个图形,某个物理量。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有的物理现象不便于直接观察,如分子、电流、磁场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分别通过墨水的扩散现象、电流产生的效应、磁场中小磁针的偏转来认识并研究它们。 有的物理量不便于直接测量,如电阻、电功率等量不宜直接测量,我们可转化成用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压 U 和电流I,然后分别由公式R=I/ U 、P=UI = 计算出电阻和电功率。 例3(2008 年山东淄博)在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和小明从实验室选取了匝数

10、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并先后将这两个电磁铁接入电路中,如图6所示。闭合开关S后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重复了多次实验,记录如下:线圈匝数50 100 实验次数123456电流表示数A1.01.31.61.01.32.0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枚5810101625(1)实验中他们是通过电磁铁_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2)分析第1、2、3次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结论: _。(3)分析第1、4次和2、5次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结论:_。 研究方法点拨:首先要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是看不见的,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可以间接知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这就是转化的思想。由前三次实

11、验可以看出:在线圈的匝数相同时,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由第 14 次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参考答案:吸引大头针的最大数量;在线圈的匝数一定时,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3)在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联想:教材中涉及到的转换法的知识主要有: (一)现象转换:1、探究响度与什么有关?通过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来表示振幅的大小。 2、研究振震动可以发声时,音叉被敲击后,接触水面,通过观察溅起的水花来感知振动可以发声。 3、压强计:观察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来证明液体压强的大小。4、证明液体压强

12、存在实验:如侧壁有水流出等。5、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如托里拆利实验等。6、通过马得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7、通过观察木块被运动的小球碰撞后移动距离的大小来比较动能的大小;8、通过观察木桩被落下的金属块撞击后陷入沙坑中的深浅来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9、通过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10、通过观察验电器上锡箔片的开合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11、通过灯泡发光发热,证明电流的存在。 12、通过电流产生的(热、磁、化学)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存在;13、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14、通过砝码被提升的高度判断电功的多少;15、焦耳定律:观察煤油柱上升的高度来证明电阻产生热量的多

13、少。( 通过煤油温度的变化来判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16、通过指南针指南北证明地磁场的存在;17、通过磁体会使小磁针发生偏转来判断磁场的存在;18、摩擦起电:通过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感知物体带电。 19、判断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等等;20、观察玻璃瓶中细管水面上升的高度来证明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21、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观察沙子的凹陷程度来证明的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22、研究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观察木块被推出的距离来感知动能的大小。23、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时,观察物质温度升高的多少,来证明吸热能力的大小。 24、铅块粘在一起,证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4、25、通过红旗的摆动证明空气的存在。 (二) 测量转换: 1、在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转换成测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2、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3、在测量大气压强时转化成测被大气压压起的水银柱的压强;4、密度、压强、功率、电阻、电功率的测量等等。 5、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表示被测物体的温度。 四、理想化模型法 理想化模型是指把建立理想模型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摒弃次要的条件,抓住主要的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构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在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有时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所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还需要引入一些虚拟的内容来直观、形象的表达物理情境。如光线、磁感线都是虚拟假定出来的,但它们却可以直观、形象地表述物理情境与事实,方便的解决问题。通过光线研究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