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生本语文课堂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2730427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构建小学生本语文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构建小学生本语文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构建小学生本语文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构建小学生本语文课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构建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一、什么是“生本”?1、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是教师的才华、艺术和修养展示。这是当前小语教育的方向性错误。2、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矫枉过正。课堂应该是一个多元存在的生态环境这里面包含了:生本、师本、文本。这些对于教学而言,对于学生而言都很重要。3、而这三种“本”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平分秋色,更不可同日而语。“师本”的“本”是指教师的本质,而不是教育的本质;“文本”的“本”是指教材的本质,也不是教学的根本。而只有“生本”才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师本”和“文本”均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和展现,但只是为了“生本”服务。三者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立足“师本”,用好“文本”

2、,服务“生本”。二、“师本”、“文本”、“生本”三者如何结合: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低年级学生练习诵读我们可以这样做:(1)同桌合用一本书。(2)一人读一行,如果同桌读错了,提醒他反复读。(3)第二遍读时,交换顺序读。这样学生利用反复的方法,可以解决阅读中的“正确”与“有感情”两个问题。同时,我们在公开课上,往往在开始的时候利用老师的范读和优秀学生的范读来引领学生朗读。其实这在无形当中,已经剥夺了其他孩子对于文本的从磕磕绊绊到逐步熟练轻松的认读过程。这样,我们无法保证每个孩子对于文本的认识。只能说,教师和优秀学生的范读会起到引领作用,而磨灭了其他孩子自身的领悟过程。利用这种反复诵读的

3、方法,教师具备了生命意识,关注到了每一个孩子的由生到熟的认知文本的过程。这就是教师关注学生个体的“原生态”,也就是学生最初的水平,而并非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而表现出来的水平。2、生本教育不仅需要关注全体学生状态,更要关注个体生命的学习状态,关注个体生命的原有的“生态位”。在充分了解学生在班级内所处的位置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提高。什么是“生态位”呢?“生态位”也就是个体生命在环境中所处的生存地位和可能拥有的发展空间。以关注学生“生态位”来激发学生言语生命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动力。只有我们关注了学生的“生态位”,才能更好地关注到学生个体原生态的生命活力。3、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优秀公开课,

4、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在展现自己的教学艺术,这对我们一线教师的常态课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我们始终认为这样的课堂就是我们追寻的巅峰之作,其实我们错了。真正的好课堂一定是教师和文本对于“生本”的服务。三、生本课堂的具体策略:1、以学代教。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自学、互学的机会,用学生的学代替教师的讲。2、转变课型转变教师的课程教学。教师的讲一定要转变成以学生的学为主。只有这样才能根本解决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基本能力低的问题。3、改变教师角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用教材教学生,还要紧抓文本重点,大胆尝试对学生语文能力进行构建。比如林肯总统的演讲,我们在学生演讲这后,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一个完整的演讲稿。这是对

5、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4、正确认识学生: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好奇、好问、好玩”。5、教学当中的难点,我们在点拨之下,学生能够自己或者合作解决的内容,教师坚决不讲。6、强化课堂实践,把语文课堂构建成实践的课堂。教师的引导与点拨自然是不能少的,但是,我们最多是给学生一个方向,给学生一种方法,而学习的过程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只要教师讲,那就一定会化解学生学习的能力,就一定是以牺牲学生能力成长为手段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内容都不讲,过于科学性的知识,学生无法自己解决的知识,教师还是要讲的。但即使是讲,也绝对不是我们传统课堂上的“教师长篇大论”,应该是师生合作的“讲”。7、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些重

6、要环节,不要仅仅考虑到服务于这节课,而是要考虑到服务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比如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写作文、改作文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为理解课文而设立一些环节。在这样的环节中,教师和学生要一起阅读,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练笔结束,我们不仅要交流学生的写作,还要引导学生互评小练笔)8、课堂教学的读和写最终是为了构建学生的“心灵精神家园”。用教师自己的身教达到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学生写,教师先写;要求学生读,教师自己先读(这里的先读不是简单指“范读”)。9、未来的教育者必须是受教育者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但是,生本课堂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那怎么解决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关系呢?我们不是要解决教师是不

7、是“教”的问题,而是要解决教师怎么教的问题。(1)引而不发。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好教学环节的引导,并不代替学生去讲,而是引导学生学习、感悟、领会、理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发掘、发挥。(2)教师在释疑解难时,要出一出手。评价学生的学,指导学生的学。老师逞强,学生就会示弱,老师讲,学生的学就会打折扣。10、教师顿感策略:(1)滞后评价。教师的评价不要太急,要用心发现问题,先看看学生的评价。(2)学生不能直接回答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回答,在引导之后,将解答的主权再次还给学生。(3)老师要学会“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要学会装糊涂,不要什么事拿起来就讲,让学生自己去悟,学会等待。(4)教师的引领应该是智慧的引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