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讲课时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562728315 上传时间:2024-06-30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讲课时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讲课时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讲课时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讲课时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讲课时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讲课时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讲课时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课时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地地 理理内 容 索 引强基础 增分策略增素能 精准突破研专项 前沿命题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强基础强基础 增分策略增分策略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及地貌等。2.物质与能量循环主要包括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2)目的: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3)意义: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填图绘图再实践设计一幅自然环境五要素的相互关联图。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1.生产功能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依

2、赖于光合作用,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2.稳定功能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特点2.意义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旁栏边角再利用读教材选择性必修1P80图5.1“黄山景观”,将黄山的特点与形成的要素组合连线。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增素能增素能 精准突破精准突破考点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考点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新教材动向新高考趋势对比老教材,新教材变化不大,只是个别说法略有变化,比如老教材的“平衡功能”说法变成“稳定功能”。

3、新的说法更严谨、更科学。由变化可以看出,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仍是高考重点1.考查方式及内容:往往结合具体的案例,考查各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等2.命题视角:考查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一个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如“对应训练”12题归纳提升归纳提升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自然环境由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等要素组成,各要素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自然界中各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主要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完成。(1)水循环过程中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该物质循环过程以水文要素为中心,水文条件以河流因素为主,对地貌、土壤、

4、气候、生物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环境要素河流多河流少地貌多流水侵蚀、沉积地貌 少流水侵蚀、沉积地貌土壤土壤水分含量大土壤水分含量小气候空气湿润空气干燥生物植被覆盖好植被覆盖差(2)生物循环过程中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该物质循环过程以生物要素为中心,其中的植被状况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对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环境要素植被覆盖好植被覆盖差地貌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肥力好有机质含量低,肥力差气候空气湿润空气干燥水文含沙量低,径流量稳定含沙量大,径流量变化大(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该物质循环过程以地壳运动为中心,其中地形条件的影响最为显著。地形

5、条件会影响河流的流向、流速和水能资源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气温、降水及气候类型方面。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自然环境要素共同作用下,拥有了整体功能,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如下表所示。整体功能生产功能稳定功能概念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性质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自然环境要素的功能自然环境拥有的各个自然环境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整体功能 生产功能稳定功能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二氧化碳的稳

6、定: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结合,形成沉淀氧气的稳定: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举例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稳定、大气中氧气的稳定、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考题示例考题示例(2022湖南卷)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A.胡杨涵养水源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C.

7、地下水埋深浅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2)在离河岸950米到1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土壤有机质减少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C.土壤含盐量增加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考题点睛 答案(1)A(2)B对应训练对应训练(2023届湖北黄冈高三调研)影响海岸线位置的因素,既有全球尺度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又有区域尺度因素,如泥沙沉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等导致的陆面升降。最新研究表明,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持续影响着该范围的海岸线位置。距今约1.8万年,北美冰盖开始消融,形成广大消融区。下图显示甲(位于太平洋北岸阿拉斯加的基岩海岸区)、乙(

8、位于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的河口三角洲)两站监测的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海平面的相对变化是陆面和海平面共同变化的结果。据此完成12题。甲站乙站1.冰盖消融导致海平面、消融区陆面垂直变化情况分别是()A.上升上升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D.下降下降2.甲站陆面垂直变化的原因是()A.板块扩张B.泥沙堆积 C.全球变干D.岩层回弹答案1.A2.D解析第1题,由于冰盖消融,冰川融水进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C、D错误。由材料可知,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可推测消融区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导致陆面上升。第2题,从海陆位置看,甲站位于基岩海岸,结合材料可知,冰盖消融形成的消融区内,冰盖

9、重力导致的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可推测消融区岩层形变缓慢恢复导致陆面上升,D正确。板块扩张、泥沙堆积与全球变干均不会导致甲站陆面垂直变化。考点二整体性的表现和应用考点二整体性的表现和应用新教材动向新高考趋势对比老教材,新教材变化不大,只是框题安排略有变化,比如老教材只是一个框题“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新教材以两个框题的形式出现,“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考查方式及内容:往往结合某一地区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考查整体性原理的应用等2.命题视角:往往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变化过程、特点等,如“对应训练”试题归纳提升归

10、纳提升1.整体性的表现2.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考题示例考题示例(2022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表层水温较低、海产丰富。分析其原因。考题点睛 答案南下的冷空气在较大的气压梯度和狭管效应的共同影响下,快速穿过峡谷,并在下坡过程中不断加速,近地面的风速较大;由于峡谷地势较低,冷空气过峡谷后在下沉过程中自身的增温幅度较小(焚风效应弱),且较大的风速使冷空气在到达N海域之前与下垫面的热量交换较少,增温幅度小,冷气团

11、保持较低温度;冷气团与海水的热力交换使N海域表层水温降低;强离岸风使N海域底部冷海水上泛,表层海水温度降低;上泛的冷海水将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充足,使N海域海产丰富。对应训练对应训练(2022山东烟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老虎沟流域(如下图)位于祁连山西段北坡、疏勒河的上游,流域常年低温,高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可达390毫米,降水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的70%以上,多以局地降水为主,流域内冰川广布。(1)指出老虎沟流域冰川广布的原因。(2)说出甲、乙两地冰川分布特点,并推测两地的地形差异。答案(1)受西风影响,地形抬升,该流域高山区降雪较丰富;海拔高,

12、气温低,利于永久性积雪、冰川的形成。(2)甲地冰川破碎分散;乙地冰川完整连片。甲地地势起伏较大,地形较破碎;乙地地势起伏较小,地形较完整。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老虎沟流域位于祁连山西段北坡,流域常年低温,高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可达390毫米,可知老虎沟流域地处中纬度,受西风影响,加上地形抬升,该流域高山区降雪较丰富;根据图中等高线的信息,老虎沟流域海拔高,气温低,流域面积较大,且地势较为平缓,利于永久性积雪、冰川的形成。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冰川破碎分散;乙地冰川完整连片。地形较破碎,形成的冰川也是呈破碎分散分布,所以可推测甲地地势起伏较大,地形较破碎;地形完整,才能使冰川完整连片

13、,所以推测乙地地势起伏较小,地形较完整。研专项研专项 前沿命题前沿命题答题指导答题指导(六六)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技能提升技能提升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一定范围内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种多样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包括对人类的医药、仿生、文艺、旅游等方面的价值,间接价值亦称“生态功能”,指的是对生态环境起稳定调节作用的功能,常见的有湿地生态系统的蓄洪防旱功能、森林和草原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直接价

14、值。一、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1.海陆状况:海陆兼备,物种丰富。2.气候:热量和降水。3.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海拔高,气候垂直差异显著。4.生存空间:面积大,且自然条件差异大。5.封闭程度(独特物种必用)。6.天敌、灾害、污染情况。7.人类活动影响:开发早晚;距人类活动密集区远近。二、答题思路 培优演练培优演练(2022吉林第二次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下图为对横断山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蝴蝶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山地自然条件和植被的垂直变化密切相关。(1)指出垂直带所对应的自然带,并描述蝶类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分布

15、特征。(2)推测与相比,自然带蝶类种数较多的可能原因。答案(1)山地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或针叶林带)。蝶类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先增多后减少;10002000米蝶类物种最丰富。(2)地形变化大(垂直分异明显),环境类型多样(环境变化大、水热条件变化大),生物种类多;人类干扰小,植物种类多,食物充足。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垂直带所对应的自然带位于山地针阔混交林带和高寒灌丛草甸带之间,根据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可知,该处的自然带应为山地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或针叶林带)。读图可知,该山地蝶类物种在10002000米高处种类数最多,低于1000米和高于2000米的物种数量都比该处少,且高于2000米以上的部分是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因此蝶类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先增多后减少;10002000米蝶类物种最丰富。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带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处,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带;自然带分布在海拔低于1000米处,为低山农田带,蝶类种数自然带多于自然带的可能原因有自然带处地形变化大,垂直分异明显,环境类型多样;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带,水热条件较充足,环境变化大,水热条件变化大,生物种类多;自然带为山地林带,而自然带为低山农田带,自然带处较自然带处海拔高,因此自然带处受人类干扰小,植物种类多,食物充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