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学校生存发展提升的必然.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272637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改革学校生存发展提升的必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改革学校生存发展提升的必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改革学校生存发展提升的必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改革学校生存发展提升的必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改革学校生存发展提升的必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改革学校生存发展提升的必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改革 学校生存发展提升的必然 南师大学习有感 目前,全国各地教育部门,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落后地区,都有一个共识:要想提高全民素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师的职业幸福,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必须改革。而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教育制度的改革,同时还有学校文化的建立、班级教学形式的改革、课程设置的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等。而这次南师大学习,更坚定了我们每一位教育实施者的信念,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一、文化,学校生存发展的灵魂。这里的文化,是狭义的,指学校文化,其实这是一种精神理念,全体师生根据这种精神理念表现出的某些行为方式,或学校根据这种精神理念通过学校的某种载体来表现出的一

2、种物化方式。它能促进全体教师团结向上,它是全体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南。它不仅影响着学校及学校成员,同时影响着社会。它是学校的灵魂。“没有文化,便没有了学校,没有优质文化,就没有卓越的学校。”当然,一个学校的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墙壁上、宣传标语上、学校的方案中。一个学校的文化一旦确立,管理者就要运用这种文化,从而形成自己的管理文化,由此派生出来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教研组文化等。并且将每天的行动与学校的文化相结合,做到理念与行动的一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属于这个学校特有的文化。我个人认为,一个学校要想形成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首先得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确立自

3、己学校的文化,也就是办学的核心理念;第二为保障学校文化的推进和培育,要确立学校的校风、校训、办学理念;第三为了落实校风、校训及办学精神,确立学校的管理目标、管理策略;第四,树立教师形象、学生形象、家长形象;第五,确立课堂准则、教师活动准则和学生活动准则;第六,课程设置,活动推进,等等方面,要让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感受到不要在乎这一天到底做了多少事,而是自己每做的一件事是否合乎学校的文化精神。当然,各种制度、准则一旦确立好了,很好落实,但关键是学校如何通过课程设置,开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来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这就需要管理者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艺术和运用自己的领导力。二、小班教育,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

4、趋势。随着人口出生的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学已经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逐渐露出风采,成为教育研究的又一热点。在我们的小城市,有些地方已经自然过渡到小班化,即使还有很多学校仍然进行着大班额教学,但“小班化”已经成为教育部门和老百姓对教育高质量的一种追求。可以说,不论是从教育的价值取向来讲,还是从现代社会培养人目标来说,小班化教学是未来教育改革、学校发展的一种趋势。所谓的小班,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班级人数较少,一般在25个左右,甚至更少。大家都知道,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而这些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很难较好的

5、面对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发展每一个,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小班化教学由此而生。目前,国外以及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已经进行了小班教学实验,从他们研究的现状来看,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等都有较大的提升,有着明显的效果;对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资源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均有着革命性的突破。小班化教育的优势很多,如:教师权威控制力降低,师生相互包容、尊重,有利于形成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个别化的关注度提高,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才能的机会,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空间可以灵活多样,没人都能享用资源设备的优势;亲密和谐的

6、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等。但是,如何做到让每一个学生个性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做到关注每一个,如何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体现关注每一个,怎样真正做到备好每一个学生,如何针对不同学生做到个别化作业的设计,如何做到在探究性学习中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及如何面向中等生、发展后进生、提高优等生,使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等等,这些都是摆在课改实验教师面前的种种难题。看来,小班化教学虽对学生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及专业水平的要求一点也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要求教师将工作做到更加细致化,更加有特色,才能真正体现“发展每一个

7、”、“幸福每一个”的教育理念。三、改革,学生徜徉思维灵动的殿堂。前10年的课堂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一直在倡导,但最终又在悄然无息中回归到原来,可以说,最传统的学习模式是最易被教师不小心走入的模式,我讲你听,老师、学生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务,但是不是最好的模式,是不是最能激发人潜能的模式,最适宜人发展的模式,大家都心知肚明,否则干嘛要进行课改,干嘛要呼吁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但为什么改革的路如此艰辛,关键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加上教师教学方法的欠缺,往往使刚萌芽的改革观念在滚滚潮流中逐渐夭折。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8、、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可以说,南师大附小的这一节实验班的课堂教学改革试点课,较好的给我们呈现了新课程的这一新理念。我们且不说这节课的成功与失败,但从这节课上,我们能欣喜的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传统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是一节练习课,要是以往,肯定是教师逐题讲解,学生逐题订正,而在这里,教师讲解的时间少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多了,整堂课学生作为主角,讨论、辩解、释疑、解惑,这一切均有学生自主的完成,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引导和鼓励,我们看到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碰撞,每个人都想跃跃欲试,展现自我。小组合作学习从分组到分工

9、到合作到评价,均形成一定的规范。而这种理念,不论是在小班化的课堂还是在大班额的情况,均可以运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数学的方式都能得到体现。可以说,这是一节展示新课程新课改理念下的示范课、观摩课,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坚持课改,坚持思考,坚持教学的创新,我们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激活,课堂上你就会看到更多思维火花的闪烁。所以说,课改,是使学生徜徉思维灵动的殿堂,是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的地方。对于课改,我要说:教师,请别放弃,请别放下,如果你遇到到了问题,请思考,我该怎么做,而不是“算了,我不做”;学校,请别放下,你们承载的是中国教育的使命,中国的未来靠你们去引领

10、,你们的任何一个决定将影响着孩子们的思维水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课改,我们还要继续!我们必须继续!四、课程,学校特色品牌的外部体现。课程的设置有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一年级22课时,二年级23课时,五年级24课时,三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均25课时,这是必须完成的,但一周有30课时量,可以看出,每个年级都有一部分空余的课时量,有了这些也有,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空间(也有的地方还设置了班本课程),除了这些所有学校共性的课程,必须完成的外,其他的课程就是展示各个学校特色的舞台。可以说,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就如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个性一样,很难在老百姓心中立足,很难创就自己的品

11、牌。我个人认为,学校特色往往与学校文化紧密联系,学校特色体现了学校文化精神,是校本课程,是全校师生为之追求共同努力,最终体现出的共有品味。一个学校可以做一种校园文化,但我们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围绕校园文化做一种或多种特色,并凸显出来,全校参与,最明显的方式是体现在本校的课程设置上。不管是以前的国家性课程、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也好,还是上海做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也好,还是南师大附小做的三色课程也好,都是在围绕学校文化做的一些特色课程,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一系列活动,达到创建特色,树立品牌的目的。一个学校,即使确定了本校的校园文化,如果没有自己的学校特色作支撑,“文化”也只会是纸上谈兵的空谈,因为校园文化的最终落实还是在课程设置上,有了自己学校的特色,就有了打开社会交往的名片。但如果仅仅是将课程设置作为一种摆设,我想这个学校永远也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造就不了自己的品牌,从而形成不了自己的校园文化。所以,我想说,如其将摆设的课程放在课程表上,让教师盲目应付,还不如真正发挥学校教师的特长,利用本校的教师资源,开设属于自己学校的特色课程,让教师的才能得到施展,让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让学校的品牌得以树立,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学校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