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的危害与防治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2725731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蚜虫的危害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蚜虫的危害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蚜虫的危害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蚜虫的危害与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蚜虫的危害与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蚜虫的危害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蚜虫的危害与防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农业中蚜虫的危害与防治摘要: 蚜虫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其特点为:种类多、分布极广且均为全球性种 类,寄主植物多,危害大等。我国是农业大国,由于蚜虫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 有分布,对我国农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当代农业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 蚜虫的防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主,介绍了农业种植中出现的 蚜虫的种类和危害,并就蚜虫的防治措施展开了讨论。关键词:新疆;蚜虫;种类;危害;防治引言:蚜虫类属于同翅目(Homopetra)蚜总科(Aphi-doidea),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目前已知的种类达 4 000 多种,除五倍子蚜外大都是害虫,是世界上农林第一大害 虫。蚜虫传播非持

2、久性病毒主要是通过蚜虫口针完成的【6】。蚜虫取食方式为口针 刺吸式,口针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高度地适应这种取食方式穿刺植物组织、 吸食植物汁液,这种刺吸式取食方式从客观上有利于植物病毒的传播。所以蚜虫 能广泛、大量地危害农林经济作物,成为重要的农业害虫【1】。蚜虫吸取植物汁液, 为害植株的嫩叶和茎尖,引起叶片皱缩、卷曲、节间缩短、植株矮化。大发生年 份若防治不及时,减产可高达 50% 以上。蚜虫不仅直接危害作物,还是许多重 要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2】。1. 新疆地理特点与蚜虫的分布1.1 新疆地理特点对植被分布的影响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欧亚大陆的中部,位于东经73 4096 21北 纬34。40

3、 49 50之间。新疆南面及西南有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阿 尔金山,北面及东北有阿尔泰山,西北有准噶尔山,天山横贯中央,将新疆分为北疆 和南疆两大区域。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共同作用的影响,新疆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山 区,尤其是西部和北部草原,气候特征总体上干旱少雨且不同地区在降水、气温、 蒸发和水文等诸多方面差异显著。受气候和土壤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植被主要分布在洪积-冲积扇中下部、冲 积平原、河流三角洲、山间盆地、低山和前山丘陵。通过了解新疆蚜虫的多样性 及其地理分布格局,在理论上不仅可以使人们对该地区蚜虫多样性的现状和形成 原因有清楚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了解蚜虫的扩散机制及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其

4、扩散的影响;在实践上也有助于把握不同蚜虫的发生时期,有助于做好重要农林业 害蚜发生的预测和防治。1.2 新疆地理特点对蚜虫新疆共发现蚜虫 5 科 57 属 183 种,寄主植物 55科 192 属。无论在属级水平 还是在种级水平,蚜科均有绝对优势,分别占新疆所有属数和种数的 64.90%和 65.60%。研究表明,新疆蚜虫的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和经度梯度性,这与天山 山脉在新疆的地理位置和走向是紧密相关的。另外,受植被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影 响,新疆蚜虫还具有明显的岛屿状分布特征【3】。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部,地域辽阔,四周高山环绕。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本地区 气候较世界同纬度其它地区发生了重大变化,

5、受水分、热量和土质 3 项因素的限 制,植被主要分布在中山山坡、河流两岸、洪积-冲积扇中下部、冲积平原、河流 三角洲、山间盆地、低山和前山丘陵以及荒漠的边缘。与植被分布相对应 ,蚜虫 也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研究发现,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是蚜虫多样性较 高的主因。西北边界的高山不足以阻遏中亚蚜虫向东扩散 ,而取决于植物及其植 被的向东扩散,新疆东南部地区的荒漠和沙漠由于缺乏植被分布,成为限制其向内 地扩散的主要屏障。因此,新疆蚜虫无论从分布的地点还是从种类数量看,山地都 体现出明显的优势,是新疆蚜虫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包括了新疆已知蚜虫种 类的绝大多数。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新疆蚜虫种类在

6、组成也比较丰富。新疆蚜虫地理分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纬度和经度梯度性 ,形成这种状 况的原因较多。首先,新疆自西向东逐渐变低的地势地貌特点决定了其植被分布 的状况,而新疆植被分布的特点是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为种类单调的针叶林,而在海 拔较低的地区是各种阔叶林、灌木林和农作物 ,蚜虫与其寄主植物之间的紧密关 系决定了植物种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蚜虫的种类和分布;其次,不论是纬度梯度性 统计的结果还是经度梯度性统计的结果都显示,天山山脉两侧是新疆蚜虫物种分 布最为丰富的地区。究其原因,主要由天山山脉比较丰富的水资源和植物给蚜虫 的分布创造了有利条件所致。新疆蚜虫物种多样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首先是 干

7、旱少雨的气候类型决定了新疆的植被类型和分布特点 ,决定了依赖植物生存的 蚜虫的多样性;其次是高山、沙漠等恶劣自然环境阻碍了植被的分布,影响了蚜虫 的扩散和分布;再次还与地质历史因素有关 ,地质变化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从而影 响了蚜虫物种的多样性,如青藏高原的隆起阻碍了印度-马来亚区系与中亚西亚区 系的交流扩散,有可能促使新种的形成 ,增加蚜虫多样性;最后是人类通过开垦荒 地、植树造林和发展交通等活动,强烈改变了新疆的地貌特征,增加了蚜虫扩散机 会。标本记录显示,一些中亚成分有随着交通和贸易的发展逐渐扩散的趋势。2. 蚜虫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点2.1 蚜虫的一般形态特征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隶属于昆

8、虫纲( Insecta ) ,同翅目 ( Homoptera ) , 胸喙亚目( Stemorhyncha ) ,包 括 2 个总科,球蚜总科( Adelgoidea) 和蚜总科 ( Aphidoidea) 。目前世界已知约 4700 余种,中国分布约 1100 种 ( 张广学和钟铁 森,1983; 黄晓磊和乔格侠,2005) 【2】。前翅 45 斜脉,触角次生感觉圈圆形, 腹管管状的蚜虫。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 2毫米。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 6节,少 数 5 节,罕见 4 节,感觉圆圈形 ,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 小眼面

9、,常有突出的 3 小眼面眼瘤。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胸部之 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 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 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 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 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 6节,第3 或 3 及 4 或 3 5 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 3 支,少数分为 2 支。后 翅通常有肘脉 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2.2 蚜虫的类型

10、蚜虫分有翅、无翅两种类型,体色为黑色,以成蚜或若蚜群集于植物叶背面、 嫩茎、生长点和花上,用针状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细胞受到破坏,生长 失去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皱缩,心叶生长受阻,严重时植株停止生长,甚至全 株萎蔫枯死。蚜虫为害时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上,引起霉菌病 发生,使叶片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减少干物质的积累。2.3 蚜虫的繁殖本科蚜虫的寄生植物几乎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松柏纲的所有的科。有 些种类则以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木贼科植物为寄主。部分种类营异寄主全周期 生活:在木本寄主与草本寄主间循序转换寄主植物,以木本寄主为第一寄主,在 其上以受精卵越冬,春季孵化为干母,孤

11、雌繁殖2 或3 代。初夏发生有翅迁移蚜 转移到草本的第二寄主上孤雌繁殖数代至二十余代,秋末发生有翅的性母蚜和雄 蚜从第二寄主迁飞到第一寄主上。有翅性母卵胎生出雌性蚜,雌蚜与有翅雄蚜交 配产卵越冬。多数种类为同寄主全周期,没有上述木本与草本寄主间的转移,只 在同类寄主植物间转移。雌雄性蚜均无翅,有时雄蚜有翅,以受精卵越冬。许多种类或种以下的单元在热带、亚热带、温室或温暖的小生境全年孤雌生 殖,不出现越冬受精卵。常造成寄主植物组织变形或变色,或节间变短。雌性蚜 虫一生下来就能够生育,而且蚜虫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怀孕。蚜虫的繁殖力很强, 1 年能繁殖 10 30 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当 5 天的平

12、均气温稳定上升到 12C以上时,便开始繁殖。在气温较低的早春和晚秋,完成1个世代需10天, 在夏季温暖条件下,只需 45 天。它以卵在花椒树、石榴树等枝条上越冬,也 可保护地内以成虫越冬。气温为1622C时最适宜蚜虫繁育,干旱或植株密度 过大有利于蚜虫为害。3. 常见蚜虫的种类及危害据统计,新疆共有蚜虫5科11亚科57属183种。其中,斑蚜科Drepanosiphidae 有 1 亚科 5 属 7 种;大蚜科 Lachnidae 有 2 亚科 3 属 12 种;毛蚜科 Chaitophoridae 有2亚科4属17种;瘿绵蚜科Pemphigidae有3亚科8属27种;蚜科Aphididae 有

13、3亚科37属120种。在各科中,以蚜科占绝对优势,其属数和种数分别占总数的 64.90%和 65.60%【3】。3.1 小麦蚜虫小麦蚜虫分布极广,几乎遍及世界各产麦国,我国为害小麦的蚜虫有多种, 通常较普遍而重要的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无网长管蚜。在国内除无网长管蚜分布范围狭外,其余在各麦区均普遍发生,但常以麦长 管蚜和麦二叉蚜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重。一般麦长管蚜无论南北方密度均相当 大,但偏北方发生更重;麦二叉蚜主要发生于长江以北各省,尤以比较少雨的西 北冬春麦区频率最高。就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来说,除小麦、大麦、燕麦、糜子、 高粱和玉米等寄主外,麦长管蚜还能为害水稻、甘蔗和茭白等

14、禾本科作物及早熟 禾、看麦娘、马唐、棒头草、狗牙根和野燕麦等杂草,麦二叉蚜能取食赖草、冰 草、雀麦、星星草和马唐等禾本科杂草。麦蚜的为害主要包括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个方面: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 蚜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汁液。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 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为害。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 枯斑,其它蚜虫无此症状。间接为害指麦蚜在为害同间,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 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3.2 菜蚜在蔬菜叶背或留种株的嫩梢嫩叶上为害,造成节间变短、弯曲,幼叶向下畸 形卷缩,使植株矮小,影响包心或结球,造成减产;留种菜受害不能正常抽薹、 开花和结籽。

15、同时传播病毒病,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蚜害本身。在温暖地区北方地区年发生十余代,南方地区年发生数十代。温暖地区或在 温室内以无翅胎生雌蚜繁殖,终年为害。长江以北地区在蔬菜土产卵越冬,翌春 34 月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后产生有翅蚜,向其他蔬菜上转移, 扩大为害,无转寄主习性。到晚秋部分产生性蚜,交配产卵越冬。萝卜蚜发育适 温较桃蚜稍广,在较低温情况下萝卜蚜发育快,9.3C时发育历期17.5天,桃蚜 9.9C,需24.5天。此外,对有毛的十字花科蔬菜有选择性。3.3 其他蚜虫3.3.1 玉蜀黍根蚜生存依靠玉米地的蚁。卵在冬季由蚁贮藏在巢中,春天蚁把卵搬到草根上, 然後转到玉米根上。为玉米的

16、大害,可使之停止生长、变黄和枯萎,也为害其他 作物。3.3.2 云杉瘿球蚜(Chermes abietis)形成凤梨形虫瘿, 12.5cm 长,母蚜和雄蚜从第二寄主到第一寄主上。有 翅性母卵胎生出雌性蚜,雌蚜与有翅雄蚜交配产卵越冬。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 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多数种类为同寄主全周期,触 角6节,少数5 节,罕见4节,感觉圈圆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 受感染树枝常死亡。3.3.3苹蚜成体黄绿色,头、足黑色;卵黑色,产在唯一的宿主一-苹果树上越冬。一种烟黴菌靠它的蜜露生长。3.3.4 甘蓝蚜 俗名菜蚜,形小、灰绿色,有粉状蜡质覆盖物;群居在卷心菜、 花椰菜、抱子甘蓝、萝卜等的叶背面,在北方以黑色卵越冬,在南方无有性期。 可用药粉或喷雾剂控制。3.3.5桃蚜 亦称菠菜蚜(spinach aphid),成虫浅黄绿色,背有3条深色线纹。 生活史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