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与国家 阅读理解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272523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棋与国家 阅读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围棋与国家 阅读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围棋与国家 阅读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棋与国家 阅读理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围棋与国家 阅读理解 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围棋的产生和开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拟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拟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

2、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尚急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尚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基本上说是它们不合乎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拟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合乎传统

3、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比照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开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回升到国家层面,

4、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成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开展,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开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开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

5、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拟、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比照中确立起来的。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3以下理解和分析,合乎原文内容的一项为哪一项()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B围棋因为合乎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