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2721201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阶段,在此期间,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已相当成熟,是 学生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应该说,中学生已经是“准成人”了,他们的心 理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认识能力进一步发展中学阶段是人的智力逐渐定型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注意力具有主动性, 有意义记忆的运用能力越来越强;他们的知觉更具目的性和系统性,更仔细和 深刻,能发现事物的细节、本质和因果关系,能更多地用理解识记的方法记忆 教材,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此外,中学生还表现出选择性强的特点。那些他们认为与自己升学和就业 关系密切的学科和内容,往往能够认真对待;而一些被他们认为与自己未来关 系不大的学科和内容,通常可能

2、忽视或不愿学习。他们能较够主动完成繁重、困难的学习任务,学习处理好学习与娱乐的关 系,自觉安排复习时间,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发展较快。二、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开始形成中学阶段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身心发展已接近成人,中学学生 表现出更广泛、更强烈的社会积极性和责任感,中学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全面 系统的科学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使得他们对许多问题进行一些 理性思考,但这类思考往往带有片面性和肤浅性。中学生对个人的理想及人类的共同命运都表现出美好的憧憬和极大的关 怀,但他们的理想中还缺乏现实主义的内容,对一些价值观念的认识也不够全 面。三、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中学生个

3、性趋向成熟稳定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们能对 自己、对他人做出比较深刻的评价,开始学会从各种角度比较全面地评价他人 和自己。四、开始关注异性并尝试体验纯洁的爱情中学阶段的男女生之间出现彼此的爱慕之情是比较普遍、自然和正常的。 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大脑功能的逐渐完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日趋平衡,他 们的“性意识”较之中学生有更多的“自觉性”,不像中学生、那样盲目和幼稚, 对异性的追求也不再单纯和莽撞,感情比较深刻和稳定。与成人的恋爱相比, 中学生往往感情多于理智,更纯洁、真挚。然而,中学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还不成熟,自控能力又比较差,加 以这一阶段面临着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社会规范要求

4、和中学 生的自我约束机制,必然会出来制约中学生性需求的现实性,限制其性需求的 可实现程度。这对于那些性需求强烈、躁动不安的中学生来说,构成一种来自 外部的压力,这种需求与约束之间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形成性心理问 题。初三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进入初三,随着中考升学压力的增大,学生无论在身体上、心理上还是价值 观念上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心理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1 思维能力空前提高经常提出各种问题,不轻易接受成人的观点,爱争论,政治学了有何用,学文 言文?难道还要做古人特别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偏概全,比较偏 激。2. 理想压力空前增大想进重点的欲望陡然提升

5、,其他同学能进重点我也想进重点。他都能进重点我 也想进重点3理想热情大打折扣几次考试不理想就自暴自弃,一点点小小的打击就萎靡不振,丢掉早先的 理想。我肯定不行了4异性交往有所分化无性别友谊更加牢固而且专一,但个别同学开始思慕起某个特定的异性, 进入“早恋”状态。5自私叛逆日益强烈 易怒、暴躁、不听话、和家长有对立情绪,甚至自残。想把父亲从窗口扔 出去 割手腕例6厌学情绪继续激化 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和学习心理都有问题,不听讲、不愿意写,只要不谈学习 就是好孩子。江之源案例可以坐半天不挪窝就是不学习7自我管理两极分化有些孩子已能把握自己,有的孩子则完全不能自我管理。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个

6、人对升学的期望值与本身实际的学习能 力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距离。二、初三学生的行为特点1. 心理浮躁这类学生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对于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情绪波动比较大, 学习的态度随心情变动,常会显露出自以为是。没有外语老师我也能考好成绩 成绩掉下来后,就更会自暴自弃,最终一落千丈。这类学生一定要跟踪的比较及 时,适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多作对话工作,否则也是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心 痛的类型。2力不从心这类学生对自己有要求,也有目标,学习勤奋刻苦,但成绩总不理想。有的时 候表现为忧郁,怯懦自卑,信心不足;又有时表现为烦躁不安,患得患失,思 维迟缓,记忆力减退;也有的甚至表现为偏激、嫉妒、神经质。有时

7、还出现了 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失眠头晕等现象。这类学生多集中于女 生和性格内向的男生,他们常为自己的成绩不能提高而苦恼不已。经常来信例3. 欲速则不达信心屡遭挫败这些同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他们(包括家长)希望自己的成绩 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能提高一二十名,期望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种轻松快捷,并 且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大的学习效果的方法,这些同学都希望通过考试来证明 自己的能力,增加对中考的信心,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期望的成绩,产 生出较为严重的挫败感。学习上急功近利。古诗文的背诵理解和运用4. 作息时间不当学习效率不高一到晚上便“挑灯夜战”,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便勉强起

8、来,头脑也是 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伏桌睡觉。很多同学在上 半学期还能挺住,下学期还没有到考试的日子,身体和心理就出现了严重的损 坏,不得已要放弃学习活动。所以家长要尽量让孩子在晚上 10:00 左右睡觉。 “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不是我们学习不努力、要偷懒,是为了能够保证我 们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和能量,学习不是谁用的时间长谁就一定能够成绩好,学 习重在方法和效果。5攻关不下情绪焦虑一些初三同学表示,他们深知这一年的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但有的时候发 现,自己所得到的成绩和付出的努力并不成正比,有的学科再怎么去“攻” 它,成绩就是上不去,每次考试都弄得“灰头土脸”(数学、物

9、理、化学中的 中等难题怎么弄都是一头雾水),久而久之,对这门学科只能束手无策了,甚 至放弃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狗不再逃生的例子严重的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心态,更谈不上什么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把时间用在难题上的同时,也要花一点时间在基础知识上,尤 其是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犯这个错误。其实,中考的考试基本知识就占了 75%,选择题、填空题考的都是基础知识占了卷面的 60%如果你能很好地掌握了 每个基本知识点,在保证基本知识少丢分的情况下,我想剩下的 25%的综合题 和难题,你也会拿到一些分数的,这样你的试卷的总分就会很高。所以学习是 要讲策略的。6.不知如何

10、应对家长的压力不少学生说:“父母对我们真的非常关心,生活上无微不至,学习上千叮咛万 嘱咐,精神上殷切期望,但使我们感到关心的背后,有一股巨大的压力。当然对家长来说,“望子成龙”是十分合情合理的想法。每个父母都希望 孩子比自己强,长大有出息,在社会上能够有理想的工作,有美满的生活,并 且有相当数量的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心理学上称为未完 成情结他们往往以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告诫孩子,要把握机会,考入重 点高中,赢在“起跑线”上。这些想法都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 但对孩子来说则是超负荷的承受。三、造成这些学生心理特点及行为的原因1 .温室环境温室环境使初三学生的心理普

11、遍地带有“脆弱感”。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 女,家庭经济条件日益宽裕,即便经济不宽裕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也是尽量满 足。家长对教育有体验、有迫切的要求,但有误解。许多家长对孩子是宠爱有 加,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不愿让孩子受丁点的委屈,习惯于以包办一切来替 代对孩子的教育,而学习恰恰是无法替代的,使家庭教育走入了误区。父亲来 接他早到被埋怨、买车案例什么叫溺爱?即刻满足孩子的要求,见不得孩子难受委屈就是溺爱。不幸的是 我们很多人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溺爱。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定会 有这样一个意识,“以个人为中心”。盲目自大盲目尊,很难融入社会(班级 学校也是社会、建立家庭后也是矛盾重重)。2

12、. 不切实际的目标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追求往往造成事与愿违的“失落感”。 因为生活过于顺利,一 切来得如此容易,学生对“任何成果的获得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这个道理 不懂,想获得一分收获却不愿付出一分耕耘,得不到时就像天塌了一般,捶胸 顿足,于是出现心理障碍。考级案例给其的感受是,这么容易就混过去了,导 致高级别的考级屡次不第3. 繁重的考前复习形成学生心理的重负感初三是厉兵秣马阶段,学习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状态,若是一不小心名落孙山, 就觉得前途无望,于是人人争分夺秒,唯恐复习不周,甚至还有家长找家教开 小灶加紧操练,怕的是贻误终身。繁重的课业负担不仅让他们“身”累,更让 他们“心”累,此时,便对

13、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他们对学习怀 有“重负感”、厌恶感。4自我评估的片面性,导致自我意识产生偏差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认识自我、确立自我形象的过 程中,青少年学生由于心理尚未成熟,思维认识能力还在不断发展中,有时会 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缺陷,于是,在自我评价、自我接纳、自我控制中采取 否定、消极的态度。有的习惯于对自己“全盘否定”;有的莽撞地为自己下了 结论,“我不是读书的料”;也有的因为对即将来临的考试不抱希望而认定自 己一生黯淡无光,从而对人、对事都采取回避、退缩的态度,不敢尝试;有的 甚至对前途忧心忡忡,失去生活的勇气。5单一的价值观,造成了学生心理的恐慌

14、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甚至家长的价值观也具有片面性、单一性,把 做大官、赚大钱作为价值取向的唯一标准,过分追求地位与金钱,片面追求物 质的享受与感官的刺激,一旦达不到预期目标就感觉自己被社会所不容,产生 一种心理的恐慌。四、如何应对初三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行为1 仔细观察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初三学生的情绪变化,像春天的天,一会儿阳光明 媚,一会儿细雨绵绵。因初三学生处在高度紧张的学习之中,情绪变化很大。 孩子比以前更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时变得沉默,不愿把自己的内心透露在 外表。家长要通过细微的观察去了解孩子,必须要有一定的敏感性,但绝不是捕风捉 影,家长的这种敏感是可以在实际锻炼中提高的。

15、不妨从捕捉孩子的变化线索 入手:语言孩子说话声音忽然变轻,或声调不如平时自然,或故意把某些词说得让你听不 清楚,或讲话语无伦次,说明他是否隐瞒了什么或因为撒谎而心虚。表情主要是眼睛,说话时不敢看你,或避开你的眼睛,表情一反常态,或紧张或焦 虑不安。行为行为古怪,躲躲藏藏,做事心神不宁,一看到家长就想停止他正在做的事。孩子告诉你他的梦的内容,比如做的噩梦,也许是他有什么很压抑紧张的事 所致。绘画孩子在草稿纸上的信手涂鸦有时也能反映一些信息。要细心观察孩子,学会与孩子对话。家长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不可能对 孩子的言行熟视无睹。孩子的内心隐秘总会通过种种迹象显示出来。初三的孩 子不再像儿童那样把喜怒

16、哀乐写在脸上,而喜欢把“秘密”藏在心里,但这正 是孩子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因此,做父母的要多关心孩子,多了解孩子, 随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机,才能与孩子一起克服生理、心理上种种矛盾,顺利 地走过第二次断乳期,顺利地走过初三,做到防患于未然。2. 平等尊重加强交流假如你能够走进孩子的世界,到最后形成“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家庭”,就 是成功交流的家庭。初三的家长经常问的就是“作业做完了吗?考试得多少 分”,很少有家长会问“你今天心情怎么样?你们班级发生些什么事啊?”孩 子兴高采烈地和你讲学校的事情,你要么冷漠的不当一回事,要么就是拐弯抹 角回到学习的主题。回到他已经累了一天的学习上,孩子会怎么想呢?例:挤 公共汽车时,家长教育他,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坐这样的车。不能分享学生的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