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娟:诗歌教学课例.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2717198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银娟:诗歌教学课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张银娟:诗歌教学课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张银娟:诗歌教学课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张银娟:诗歌教学课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张银娟:诗歌教学课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银娟:诗歌教学课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银娟:诗歌教学课例.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分析类题课例 六盘水市第一中学 张银娟教学设计考点分析:新课标考试说明规定: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D级。诗歌的形象既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也包括景物形象,且写景的诗歌还较多。分析诗歌的景物形象(即意象),以及意象营造出的意境就成了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常见的题型。考查赏析意象、意境的能力,就要求把握诗歌刻画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和蕴含的意义,分析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学生在赏析这类写景的诗歌时,能找到意象、把握意境、明确作者的感情。由此,可以梳理出相应的答题模式。学生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普遍害怕诗歌鉴赏题,尤其是意境类问题。由于意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学生很难

2、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述出诗歌的意境美。但高三学生学过的诗词也不少,懂得一些意象、意境的分析方法,也做过一定数量的诗歌鉴赏题,对问题的方式及答案多少有一些了解。现在作为专题复习,就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出答题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容易掌握。设计思路: 解答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分析类问题,是高考题中的一个难点,根据经验,同学们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答案经常遗漏要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我想教会学生一种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答题方法,最好能让学生一学就会,并且能在反复训练后独立解决此类高考题,因此采取了教给学生模式化的答题方法。当然在教学生方法前也要做一些准备:一是通过练习题让学生了解意境是靠景物的描写营造出

3、来的,要准确把握意境,就要先把握诗歌中描绘的画面;二是要了解此类问题的提问方式,便于针对答题;三是了解表述意境的词。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技巧性较强,所以以讲授法为主,学生探究为辅。课题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分析类题教师张银娟教 学 目 标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识记常用的表述意境的术语,增加诗歌鉴赏知识。2.技能目标:通过解答诗歌鉴赏的具体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意象、意境分析类问题的答题技巧和规律。3.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教会学生能独立地、顺利地解决诗歌鉴赏问题,消除学生对诗歌鉴赏题的惧怕心理,进一步陪养学生的高考自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梳理出诗歌鉴赏中意象、意境分析类问题的答题规律。教

4、学难点: 教会学生能够解答具体的诗歌鉴赏中意象、意境分析类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请学生完成一道语言表达类的题:添加词语,使下面语句表现两种不同意境。小组合作做题,推荐展示优秀作业。1.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景物描写能营造不同的意境,为下面的解答奠定基础。2.从简单问题入手,能增强学生解答问题的信心。 教学过程展示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高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复习意象、意境两个概念。凭记忆说出意象、意境两个概念。为解题奠定知识基础。梳理意象意境类问题的提问方。说出自己见过的意象意

5、境类问题的提问方。了解问题的提问方式,以便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分析意象意境类问题的出题特点。 听老师分析。 了解问题的特点,为正确回答问题奠定基础。梳理答题模式,其中有5个环节。学习答题模式。让学生了解答题步骤。教学过程梳理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 识记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让学生在答题时能准确适用表述意境的词。展示具体的诗歌鉴赏的问题,要求并指导学生完成。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上本节课所学的方法解答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继续展示具诗歌鉴赏中意象、意境的问题,要求并学生合作完成。学生能用上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合作解答问题。 让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学以致用。教学过程布置作业:、用“明月”“流水

6、”“花”三个意象,描写一幅画面,表达一种心情。、资料页第题。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巩固今天所学的解题方法。课堂实录一 导入 今天,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完成一道语言表达类的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题目)添加词语,使下面语句表现两种不同意境 。 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叫着,树下的河水流向远方。 (1)清新明丽的意境 (2)凄清苍凉的意境生:(小声议论)这道题好熟。师:这道题曾是一道高考真题,所以有些同学会很熟。熟悉的题做起来会更快,现在就请同学们动笔写,写完后把小组内写得好的答案推荐出来与大家分享。生:(开始写。)师:写好了就可以展示答案了,哪个小组先来?生:我们组的徐东写得很好。师:好,那么

7、我们请徐东同学来展示一下她的答案。生(徐东):清新明丽的意境句子是:一个清新的早晨,温暖的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树上的鸟儿欢快地鸣叫着,树下清澈见底的流水唱着欢快的歌流向远方! 师:果然很好,不仅描绘景物的形容词准确,还用上了一种修辞手法。(有意拖长调子等学生说手法)生:(齐声)拟人。师:徐东同学把展示第二句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吧,你先请坐。哪组来展示第二句?生:我们组。师:周馨同学很会把握机会嘛,就请你来。生(周馨):冷冷的早晨,太阳发出冷冷的光芒,光秃秃的树上的鸟儿嘶哑地鸣叫着,枯树下浑浊的流水流向远方。 师:嗯,找到准确的形容词来营造意境,但有一个词重复使用了两次,显得用词单调,我们试着来换

8、掉一个“冷冷的”,她用了“冷冷的早晨”,又用了 “冷冷的光芒”。生:凄冷的早晨。刺眼的光芒。师:对,改得很好。改过以后能显得用词丰富些。还有那些组有更好的答案吗?生:都差不多。师:可能同学们的答案也都大同小异吧。其实老师准备的答案也和大家的差不多。(用多媒体展示答案)(1) 清新明丽的意境 清冷的早晨,苍白的太阳发出冷冷的光芒,光秃秃的树上的鸟儿无力地鸣叫着,枯树下的流水孤独的流向迷茫的远方。 (2)凄清苍凉的意境清冷的早晨,苍白的太阳发出冷冷的光芒,光秃秃的树上的鸟儿无力地鸣叫着,枯树下的流水孤独的流向迷茫的远方。 看来大家都理解了用上不同的形容词来修饰景物,就能使景物显示出不同的意境来,用

9、上这些这道题原本是要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老师今天是想借这道题让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我们用不同的形容词可以使图景营造出不同的意境,那么反过来是不是可以说明,只要我们感知到了景物的特征,也能把握景物营造的意境呢?而景物(即意象)、意境是诗歌鉴赏问题中经常涉及两个重要概念,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诗歌鉴赏中的意象、意境问题。(板书课题: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分析类题。)二 展示学习目标那么我们今天的学习要学到些什么呢?先来看看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懂得意象、意境的分析方法,解决高考中的相关问题。 2、学会通过意象、意境的分析,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美。三复习相关概念 师:

10、借助意象营造意境,借助意境融入感情,是诗歌最常见的手法,鉴赏诗歌就必然经常提到意象、意境,而且在高考中意象、意境的分析成了一类问题,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解决这类问题的,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生:意象是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境是意象营造的境界。师:对。(多媒体展示概念)读概念:什么是意象?“意”即诗人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 意象即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什么是意境?“意”,作者的感情;“境”,作者创设的图景、情境,由景物(意象)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情感和客观场景融合在一起,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四梳理意象意境类问题的提问方及答题模式师:兵家说,知己知彼百战百

11、胜。我们要“战胜”题目,也需要了解出题的模式。那么,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遇到此类问题时,是怎么问的呢?生:诗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师:同学们说的只是常规的问法,还有一些变式问法,也是涉及到意象意境的。(多媒体展示提问方式)读提问方式。考题提问方式:1、这首诗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从“情”和“景”的角度诗作进行赏析。我们该怎么回答这类问题呢?先来看看这些问题中有什么特点?(多媒体展示解答分析)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问题中包括了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分析诗歌的意境,一是要注意作者在

12、所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补充解说:其实这类问题就是在问有什么景,营造了什么境,抒发了什么情。 既然有规律性问法,也就有规律性答案。我们的答案也是有模式的。(多媒体展示答题模式)答题模式:1、找出诗中的物象(即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指出手法(一般是借景抒情)。5、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或思考。 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把这个流程记一记。最好能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容易记忆的流程。生:纷纷读,记。师:现在我们要在具体的题目中来学会方法的运用。(一边板书一边说)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作者选取了(什

13、么)意象,描绘了(什么)画面(图景),营造了(什么)意境,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抒发了(什么)感情。五梳理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师:要准确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表述意境的术语(多媒体展示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读常用术语常用表述意境的术语: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幽静,宁谧,苍莽,深远,热烈,高昂,壮阔,悠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荒芜,孤寂,冷寂,慷慨悲凉,缠绵宛转,空寂寥落,萧条荒凉 我们可根据诗景物的特点,找到景物所营造的这些意境,通常情况下,选择两个双音节词来表达。六具体解题师:有了以上的学习,我们的“准

14、备工作”就差不多了,现在可以进行“实战演练”了。(多媒体展示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南宋人,宋亡后不仕新朝,坚守节操,此词为被俘后押送元朝大都途中路过建康(南京)时所作。 试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就“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3句诗,写一段鉴赏文字。请小组讨论,根据刚才所讲的方法,给出一个答案。生:展开了小组讨论。师:(过一会儿)提醒一下,芦花是白色的。(又过一会儿)再提醒一下,解读诗歌的感情时别忘了我们学过的“知人论世”,要注意注解的内容。师:现在,有答案了吗?请同学来说说。生:(大部分同学不作声)还没想清楚。师:教师巡视指导。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向老师询问诗歌的思想感情。师:刚才,有同学问起了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有同学能回答吗?生:表达坚守节操的思想感情。师:你怎么知道的?生:看注解。师:你的方法非常正确。同学们,在解决诗歌鉴赏题时一定要重视注解,那里一定有我们用的着的信息。诗歌鉴赏中本身我们就要讲知人论世。大家看,注解中确实明确地提到了作者要坚守节操,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信息呢?生1:南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