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三点式震荡电路的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2717102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容三点式震荡电路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容三点式震荡电路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容三点式震荡电路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容三点式震荡电路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容三点式震荡电路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容三点式震荡电路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容三点式震荡电路的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报告院(部、中心)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姓名 郭 佳学号 21000065专业通信工程班级1同组人员课程名称通信电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名称500KHz电容三点式LC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起止时间2013.3.42013.4.28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摘要本次课设介绍了电容三点式高频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和分析以及电容三点式电路参数的计算,并利用其它相关电路为辅助工具来调试放大电路,解决了放大电路中经常出现的自激振荡问题和难以准确的调谐问题。 同时也给出了具体的理论依据和调试方案,从而实现了快速、有效的分析和制作,振荡器电路。并以 500KHz 的振荡器为例

2、,利用 multisim 制作仿真的模型。关键字:电容三点式 振荡 仿真目录目录31、 概述42、 三点式电容振荡器 52.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和分析 52.2 电容三点式参数 62.3 设计要求 83、电路设计84 、调试与总结 101 仿真 102、总结:115、 心得体会111、概述振荡器是不需外信号激励、自身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凡是可 以完成这一目的的装置都可以作为振荡器。一个振荡器必须包括三部分:放大器、正反馈电路和选频网络。放大器能对 振荡器输入端所加的输入信号予以放大使输出信号保持恒定的数值。正反馈电路 保证向振荡器输入端提供的反馈信号是相位相同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振荡

3、维持下 去。选频网络则只允许某个特定频率 f 0能通过,使振荡器产生单一频率的输出。振荡器能不能振荡起来并维持稳定的输出是由以下两个条件决定的;一个 是反馈电压U和输入电压U要相等,这是振幅平衡条件。二是U和U必 f i f i 须相位相同,这是相位平衡条件,也就是说必须保证是正反馈。一般情况下,振 幅平衡条件往往容易做到,所以在判断一个振荡电路能否振荡,主要是看它的相 位平衡条件是否成立。振荡器的用途十分广泛,它是无线电发送设备的心脏部分,也是超外差式接 收机的主要部分各种电子测试仪器如信号发生器、数字式频率计等,其核心部分 都离不开正弦波振荡器。功率振荡器在工业方面 (例如感应加热、介质加

4、热等 ) 的用途也日益广阔。正弦波是电子技术、通信和电子测量等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波形之一。能够 产生正弦波的电路称为正弦波振荡器。通常,按工作原理的不同,正弦振荡器分 为反馈型和负载型两种,前者应用更为广泛。在没有外加输入信号的条件下,电 路自动将直流电源提供的能量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一定波形和一定振幅的交变 振荡信号输出。2、三点式电容振荡器2.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和分析反馈振荡器原理方框图如图 2.1 所示。反馈型振荡器是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 组成的一 个闭合环路,放大器通常是以某种选频网络(如振荡回路)作负载,是一个调谐 放大器。图 2.1 反馈振荡器方框图为了能产生自激振荡,必须有正反馈

5、,即反馈到输入端的自你好与放大器输入端的信号相位相同。定义A (S)为开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S)二亠U (S)iF(S )为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F(S)U(S)iU (S)oAf (S)为闭环电压放大倍数:oU (s)iA( S)1 A(S) F (S)在振荡开始时,由于激励信号较弱,输出电压的振幅U则比较小,此后经 o过不断放大与反馈循环,输出幅度U开始逐渐增大,为了维持这一过程使输出振幅不断增加,应使反馈回来的信号比输入到放大器的信号大,即振荡开始时应 为增幅振荡,即:T (jW)1因此起振的振幅条件是:A - F 1起振的相位条件是:p +p 二 2n兀AF 要使振荡器起振必

6、须同时满足起振的振幅条件和相位条件。其中起振的相位 条件即为正反馈条件。2.2 电容三点式参数三点式电容振荡器是自激振荡器的一种。由串联电容与电感回路及正反 馈放大器组成。因振荡回路两串联电容的三个端点与振荡管三个管脚分别 相接而得名。它的优点是:反馈电压取自电容 C ,而电容对晶体管非线性2 特性产生的高次谐波呈现低阻抗,所有反馈电压中高次谐波分量很小,因 而输出波形很好;其缺点是:反馈系数因与回路电容有关,如果用改变电 容的方法来调整振荡频率,必将改变反馈系数,从而影响起振。三点式电容振荡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 2.2 所示。-c图 2.2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由振荡器谐振频率计算公式:W =

7、-=VLC根据设计指标,f=6MHz分配合适的电容和电感。LC 振荡器有基本放大器、选频网络和正反馈网络三个部分组成。为了维持震荡,放大器的环路增益应该等于1,即AF = 1,因为在谐振频率上振荡器的反馈系数为所以维持振荡所需的电压增益应该是: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谐振频率为f 1:丁 CCf =_兀 L 1_2o 2 C + C 1 2在实验中可通过测量周期 T 来测定谐振频率,即/ -oT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可通过测量峰值输出电压V和输入电压V来确定,即opip所以,可以得出V = V - Aop ip当知道输入V ,A等于多少的时候,由公式可以求出V的具体参数值。ipop2.3设计要求震荡频率5

8、00KHz;输出信号有效值3V,电源电压12V负载电阻3K3、电路设计振荡器在接通电源的一瞬间,晶体管会产生一个从零到某一数值的电流阶跃,该电流阶跃的成分十分丰富,选频网络会选出满足正反馈的频率在经过正反馈建立信号电路设计如下图:偏置电阻参数如图所示基集偏置电阻:R2=33k, R3=12K射集反馈电阻: R4=1.62k电源电压12V隔直电容: 10nF 旁路电容: 510nF三点震荡电路: C2=10NF,C3=30NF.L1=12UH负载电阻: 3k1)静态工作电流的确定合理地选择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的起振,工作的稳定性,波形质量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般小功率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应

9、选在远离饱和区而靠近截止区的地方。根据上述原则,一般小功率振荡器集电极电流ICQ大约在0.8-4mA之间选取,故本实验电路 中:选 I =2mAV =1.2VB =100CQCEQ则有R + RecU - UCCCEQ12 - 0.2 二 5.4KG2CQ为提高电路的稳定性R值适当增大,取Re=1.62KQ则Rc = 4.5KQe因:U =1 R贝9:U =2mAX1.62K=3VEQ CQ EEQ因: I =I /B则: I =2mA/100=0.02mABQ CQBQ一般取流过Rb2的电流为5-10IBQ ,若取10IBQVR =-Qb 2 I V 二 V + 0.73.7V因:BQ BQ

10、 EQ贝y: R = 18 KG取标称电阻12KQ。b 20.2V -V12V - 3.7V:R 二12KG = 26.9KGb13.7VR =-CcbqRb1Vb2因:BQ故 Rb1 取 28K为调整振荡管静态集电极电流的方便,Rb1由27KQ电阻构成。三极管性能ceo=30热敏电阻连接;: 热敏电阻狀况;: 功耗:降值拐点:最低工作視度: 最高工作租度: 麟电放电::Vcbo=60 lc(max=0.8 hFE(min)=35 hFE(max)=300 Ft 二 250Pd=3Package=TO-18145.80137.503.0025.00-65.00200.000.004 、调试与总

11、结1 仿真在设计完成电路后,运用 mutisium 软件对振荡电路进行仿真,对其产生的波形进行分析。振荡器波形图如图 4.1 所示。凶mV周期V0DC通道丄测星rwciTrin . !eiLFCl熔類率计-XFCl500.912 kHz灵敏度识M5)触发电平时间轴比例 |5 us/Div X位置厂通道A比例 |5 V/Div 位置 |0通道 比例 |5 V/Div位置T2-T1缓变信号压缩比脉冲 |上升/下降|时间 15.092 ms 15.092 msO.LILIO S通道丿3.280 V3.280 V0.000 V厂耦合由仿真结果图可知:该电路的振荡频率为500KHZ,输出电压有效值为3V

12、2、总结: 在这个设计当中,我们学会振荡电路的一些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知识。在设 计电路元件参数的时候,首先要计算是否符合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和平衡条件。正反馈网络是电感反馈三点式振荡网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正反馈使 输出起到与输入相似的作用,使统偏差不断增大,使系统振荡,可以放大控制作 用,维持振荡电路所消耗的能量。5、 心得体会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从各方面的设计和构思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了解到理 论和实践结合的难度。在上学期学习通信电子线路这门课程时,元件的使用只是 很局限的运用。在课程设计中我发现很多芯片,元器件,电路都有很奇妙的作用。 它们以前的作用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运用,更多的运用会出现在

13、各个实际电路中。对于电路设计,刚开始拿到题目的时候我以为很简单,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 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以前学的很多东西都忘记了,包括简单的三极管的静 态工作点的计算都忘记了,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再查了其他的资料才将三级管的 静态工作点计算好。在后续的设计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如波形不平滑 等问题,在仿真的过程中很多知识需要联系起来一起用,需要灵活的运用。经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对前面的路有了更多的信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 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东西,对于通信电子电路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并且提高了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并且认真的对 电路的每一部分进行了修正,但最后出来的波形还是不很稳定。本课程设计不仅仅是一项任务,而且是一项使命,我们必须靠自己的能力拿出 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认真,灵活,严谨才能较好的完成整个设计,整个电路。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无论从毅力,能力,还是定力都得到了 大大的提高。参考文献:1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谢自美 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社2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杨翠娥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3 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何中庸译,科学出版社4 模拟电子线路II主编:谢沅清 出版社:成都电子科大5 通信电子线路 夏术泉 艾青 南光群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