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再读书.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2709248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读书、再读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读书、读书、再读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读书、读书、再读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读书、读书、再读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读书、读书、再读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书、读书、再读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读书、再读书.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 读书 再读书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蒋卫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观念如何才能转变,或者说,和时代相通的先进教育理念、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从哪里来?校长对学校的领导就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这种领导又如何实现?我认为,组织教师读书是最好的办法。阅读教育专著名著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名师培养工作的基础工程。非常幸运的是我们第二实验小学就有这样的一支领导队伍,适时地利用寒假组织全校教师阅读教育专著,并且要求写出读后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具前瞻性的领导策略。寒假里,我找来了很早就想读却一直都没有读

2、(一半是客观因素没有这本书,更多的是自己的懒惰虽然想读却一直未曾主动借阅或购买)的教育专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因为忙于家务、过年等一些杂事,所以读得比较粗糙,一些离自己的小学教育较远的建议只是粗粗浏览一下,很多非常好的建议倒是反复阅读、认真思考了,但还是不曾真正领悟并将它们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联系,但感悟颇多,这里只想就读书问题谈一点体会,因为我注意到在这100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和学生的读书问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观点。我们不妨看一看苏霍姆林斯基自己的叙述:“我私人的图书馆里,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有时不读上几行,我

3、是无法活下去的” 苏氏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他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书里面最令人震撼的话语是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回想自己备每一节课的时间和

4、这短短的15分钟相比是多么大的差距。而差距的根源就是读书太少。听过不少课,有很多教师上课讲解问题时知识来源有限,上课显得捉襟见肘,不能游刃有余。或许他们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一节课上,但是收效甚微。要真正备好课,就要像那位历史老师所说,“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即读书,要“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算了一笔帐:“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

5、: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

6、,“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一、读书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极其重要和必要我们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其实涉及到一个教师教育素养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提高教育素养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对教师而言,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教师要读书,要有学习的愿望,要有对知识的渴求和理解智力

7、活动的奥秘的志向,沿着这些小路攀登,才能使你到达教育技巧的顶峰即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的境界。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由此可见,读书对教师的工作是何其重要。我认为,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读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意义是,不读书的教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想要得到人们的尊重是很难的。两千年来,我国社会最崇拜的人是教师,比如孔子,孔子是名教师,更是教育家、思想家。他的那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大家风范,千载而下,皆令人叹服。而当代教师的地位为什么低下?不可回避的就是“经师

8、”和“人师”的区别问题。只有真正的“人师”才是神圣的。真正的教师应该是不可替代的。一位外国学者在他的教育目的一书里说:“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作为教师,请扪心自问,我有没有沦为一个“简单劳动力”?对学生而言,读书对他们也是至关重要。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

9、书籍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教师记住: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实践证明:如果阅读对于学生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了。这一点对于现在一些整天忙于搞题海战术却收效甚微的教师来说应该是很有启发的。其实作为低年级孩子的老师我是深有体会的:阅读能力差的孩子不论语文

10、还是数学或其它学科,成绩总是不如那些阅读能力强的孩子。二、读书,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书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然而,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学什么?我想,我们固然要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但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

11、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才能提升自己和事业的境界。三、博览群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生活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因此,他建议教师要读各种学术著作,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同时建议学生多读课外书,他要求学生在阅读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有1/3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2/3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其中,他特别指出科学书籍的重要性: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学生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

12、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四、学会在阅读的同时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特别强调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思考。他提出“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学生能对书籍进行思考,就更容易理解教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认为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

13、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在他看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是很好的方法,这一方法这对我们现在的“减负”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为了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去思考阅读过程而是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他指出:必须使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花在朗读上的时间不少于200小时(包括课内和课外),而花在默读、视读上的时间不少于2000小时。五、教师的阅读爱好决定一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各种媒体诱惑着我们的孩子,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学生不爱读书。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

14、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不难想象,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如果厌恶读书的话,那实在是可悲的。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阅读优秀书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诲。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想首先对自己以及所有的语文教师说:读书吧,为了我们的孩子,更为了我们自己,请读书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