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六章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2705937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六章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六章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六章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六章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六章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六章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六章知识要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湖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六章知识要点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节) 1、知识学习的型别 2、记忆系统及特点 3、遗忘程序特点 4、遗忘缘由及理论解释 5、记忆规律的运用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一、知识的含义及实质 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资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徵与联络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徵。 二、知识的型别 (一)根据反应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徵和外部联络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物件的反映。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所谓理性知识,

2、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徵与内在联络,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络。命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係,反映的是不同物件之间的本质联络和内在规律。 (二)根据反映活动的内容的不同, 知识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具体知识是对肯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实或事实的反映,是对我们看到或听到的事情的心理再现。具有情境性和时空依赖性。 抽象知识是对于已知事实的概括性的反映,表现为概念、原理、公式、法则等。 (三)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式性知识 1两者含义: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

3、知识。程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晰陈述、只能藉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2两者区别:首先,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答复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程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其次,从心理表徵看,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命题和命题网路的形式表徵,程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徵。 3两者联络:陈述性知识的获得经常是学习程式性知识的基础,程式性知识获得后也为获取新的陈述性知识供应了牢靠保证。 4程式性知识的亚类:加涅认为,程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

4、程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资讯。 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掌握自己的加工活动。 三、知识学习的型别 (一)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複杂程式,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1符号学习 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内容是词彙学习、非语言符号(如实物、影象、图表、图形等)和事实性知识。 2概念学习 概念学习指把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徵和本质属性。 中小学生在把握概念时,其学习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至概念学习水平。 3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指学习由

5、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複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係。 命题学习必须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基础,这是一种更加複杂的学习。 (二)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係,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1下位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络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派生类属学习指新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 当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观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观念所代表,二者仅是一种相互关係的从属关係时,便

6、产生相关类属学习。 2上位学习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涵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3并列结合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係又非总括关係时产生的。 一般而言,并列结合学习比较困难,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络与区别才能把握。 四、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在获得阶段,新知识进入短时记忆系统。 与长时记忆系统中被启用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络,从而出现新意义的建构。这一阶

7、段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知识的同化,通过同化-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理解新知识,并使其在自己认知结构的适当地方找到位置。 在巩固阶段,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中,假如不进行深层的认知加工,这些资讯就会出现遗忘。这一阶段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知识的保持。通过记忆使新知识得到巩固。 在提取阶段,个体运用所获得的知识答复“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产生广泛迁移。这一阶段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知识的应用。通过应用使知识产生广泛的迁移。 五、知识学习的作用 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把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

8、校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把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力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最后,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创造态度和创造力量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誌。 其次节知识的获得 一、知识获得阶段的任务 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新资讯进入短时记忆,与来自长时记忆系统的原有知识建立肯定的联络,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对新资讯意义的理解。 知识获得的两个环节是:知识直观和知识概括。 二、知识直观 (一)直观的含义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

9、层意义、外表特徵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别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二)知识直观的型别 1实物直观 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实物直观的优点:由于实物直观是在接触实际事物时进行的,它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络比较亲密,因此它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同时,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 因此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实物直观的缺点:实物直观在实际事物中,往往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肯定的难度。同时,由于时间、空间和

10、感官特性的限制,许多事物难以通过实物直观获得清楚的感性知识。 2模像直观 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像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模像直观的优点:模像直观的物件可以人为製作因而模像直观在很大程度扩大直观的範围,提高直观的效果。 模像直观的缺点:由于模像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而非实际事物本身,因此模像与实际事物之间有肯定距离。 克制其缺点应採取的措施:一方面应留意将模像与学生熟识的事物相比较,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模像直观与实物直观结合进行。 3言语直观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

11、式。 言语直观的优点: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装置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 言语直观的缺点: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鲜明、完整、稳定。 (三)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 模像直观一般比实物直观教学效果好。但是,这一结论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当学习有了肯定基础后,由简化的情境进入实际的複杂情境即更多地运用实物直观,自然是必要的。 2加强词与形象的协作 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供应明确的观察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察指导。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

12、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物件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 最后,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物件的特点 感知规律主要有: (1)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物件(实物、模像或言语)必须达到肯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楚地感知。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2)差异律。指物件和背景的差异越大。物件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简单。 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物件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 (3)活动律。指活动的物件较之静止的

13、物件简单感知。为此,应留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物件,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4)组合律。指空问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一样、颜色上全都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楚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量 观察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观察过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法。让学生把握合理的观察程式。观察后要求学生做观察记录或报告。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三、知识的概括 (一)概括的含义 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徵与内在联络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