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的启迪──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2705268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性的启迪──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性的启迪──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性的启迪──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性的启迪──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性的启迪──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性的启迪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 提起诗歌教学,大家都有自己的妙招,我今天就我这一个月的教学经验,班门弄斧,结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谈一谈自己对诗歌教学的一点想法。提起诗歌教学,大家普遍感觉难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先从诗歌这种文学的特点看。诗歌是一种非实用的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文学样式。首先由于诗歌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意象的复杂性,语言的跳跃性等特点,造成我们对诗歌理解的困难。其次由于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加之人生、社会阅历的缺失,审美涵养的缺乏,知识结构的欠缺都给我们的诗歌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再次,由于诗歌

2、是一种主观情感非常浓厚的文体,对其解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方面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灵活性,自由度。另一个方面对我们无疑也是一种挑战,就是你如何去把握诗歌课堂的这种自由性和灵活性。最后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导致他们面对诗歌的时候很陌生,也很无助,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他们心灵与诗人的心灵之间形成了一种隔膜。况且,古代对诗有这样的说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能说真是这样,但也有一定的道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去教,如何把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传达给学生呢这无疑是摆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了读、想、做三者相结合的办法,来完成诗歌的学习。一、 反复

3、美读学习诗歌,我们最根本要做到对诗歌的语言有所感知,能够通过对内容的把握,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去了解、借鉴诗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又与对诗歌的的朗诵是分不开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视觉与美感之间只能构成间接的情感对应关系,中间需要联想和想象的帮忙。而听觉与美感之间却可以构成直接的情感对应关系。同时中国古人也说过“书读千遍,其义自现,可见人们早已认识到了诵读的重要性了。根据对诗的熟练程度,我们分为三个阶段:1、读熟,注意对语言的整体把握:对于一首新的诗歌,能让他们最快进入角色的莫过于就是朗诵了,在诵读中,学生头脑中会留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印象。随着朗诵的次数的增加,

4、这种印象也就逐步趋向明朗,清晰,最终形成对诗歌整体的感知。诗歌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的跳跃性非常强,跟其它文体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在初读的时候注意。另外诗歌有极强的节奏感,在这个时侯就需要老师做诵读提示,提示节奏的停顿,语气的轻、重、缓、急。帮忙他们准确地把握朗诵的节奏,读出感情。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我就充沛发挥了听读的作用,我先让他们听有配乐的朗诵磁带,提示他们注意子音和句子的节拍。之后,让全班同学齐声朗诵诗歌,老师注意纠正朗诵中所出现的问题。然后,再次重听录音带,提示他们注意诗歌的韵脚,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把握,使他们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这是第一阶段的目标。

5、2、读懂,寻找切入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上一个阶段的根底上,继续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当然要注意诵读方式的转变。所谓“懂就是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意象,能够体会到作者在诗中所叙述的思想感情。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寻找分析诗歌情感的突破口,以此为入口,理清作者情感变化开展的过程,最后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再别康桥的学习中,通过提示引导,同学们紧紧抓住了“寻梦这一突破口,由此开始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我不失机会地又通过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了徐志摩在“康桥的“梦,也即其“康桥理想,有“梦进一步引出了为什么要来这里“寻梦以及作者的康桥情节。了解了这些后,学生也就不难理解徐志摩为什么会对康桥有这

6、样深的情感了。同时围绕“梦与现实,学生也自己总结除了本诗由“现实辞别,心情难过 沉醉于美梦,兴奋冲动梦回现实,无奈悄悄分离的情感线索,从而,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3、读透,领悟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通过这一层次的诵读,要求学生要准确的理解诗歌中的意象物象与情感的结合关系,以及结合点,较为深刻的理解意象的深刻内涵和从中更为真切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其次,要注意体会作者对字句的锤炼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妙用,如:对“轻轻的与“悄悄的进行辨析,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重点把握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的描写来叙述自己的情感的,分析“一切景语皆情语所包含的景、情的辨证关系,学以致用,反过来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写作。二、分发

7、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所谓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的根底上的一种表象的运动,它不仅是表象的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的重新组合与再造,诗歌所发明出来的形象具有发明性和跳跃性,故在诗歌教学中应充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诗歌进行“补充“转换“再发明将诗歌的文字符号转换为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话补充完整,从而溶入诗歌的艺术世界中去。如在分析?再别康桥的“绘画美的特点时,我让学生从中挑选一节自己最喜欢的诗歌,然后发挥想象,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幅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诗歌优美的画面之中,同时对其语言叙述能力无疑也是一种提高。我甚至在构想,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都可以让他们当场

8、作画。总之,只有通过想象这一途径才能打消学生自身所具有种种局限,使之尽快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三、激励学生去实际,在实践中获真知读和想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上,也只是初步了解了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上,并没有在他们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只有激励他们去实践,在实践中才能进一步稳固这些知识。这里的实践,既包括自己创作诗歌,也包括自己养成一个朗诵诗歌的良好习惯。我们现在有的老师可能对这一方面重视不够,认为我们考试也不会去写诗歌,但是诗写的好,其他的文章也不会次的。诗歌朗诵好,语言叙述能一定不会差。因为只有他们亲身实践过了,才会有这方面的经验,而这个经验对于他们在面对诗歌鉴赏的时候无疑是最好的导师。实践活动还会促进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潜力。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孩子,我们不要为他们设置太多的“篱笆,不要做他们的“上帝,让他们勇敢地去摘取他们心中那棵“真甜的“草莓,或许会“脏了围裙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正出在一个花季,雨季。在这富于诗意的季节里,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引导,使他们的花季,雨季更加美丽,更加富有诗意。让他们在诗的世界里畅想遨游,茁壮成长。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也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诗歌教学活动能够保持一份诗意,在物质文明高度兴旺,尘嚣弥漫的今天,让老师和同学在诗歌的世界里诗意地栖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