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270349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内容摘要】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工具性是基础,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就如纸上谈兵。缺乏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是生硬的、呆板的,学生对学习语文会逐渐减少兴趣,甚至失去兴趣。就具体课文而言,有的课文以落实工具性目标为主,渗透人文性目标,有的以落实人文性目标为主,兼顾工具性目标。为学生创造一个语言环境,能让学生拥有更好的人文素养。【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正 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真正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绝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要把语言文字的掌握赋予教材文本的

2、理解之中,要把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传授,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个方面互相渗透在语文教学整个过程之中、使其融为一体。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但是,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真正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水乳交融而不懈努力。一、正确解读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如一张纸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体。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语文的工具性教育赋予人生存的基本能力,能教给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等现实需要;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又能对人的思维、思想、

3、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进行培养人,使其成为合格的人、更美好的人。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本来就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要紧紧抓住语言训练和运用这个根本不放,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把功夫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要让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共同探讨来增强感悟能力,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提高语文素养。如在少年王冕这课的教学中,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学生在充分体会王冕勤学、孝顺、自信的形象,同时要从王冕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4、等角度去理解,在品读中生成,有机地展现下文所隐藏的王冕勤学的过程性画面,还应注重文章中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的理解,因为这样不仅让学生受到人文的关怀,还加强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我们还要明白实现二者的统一并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可以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必须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以载体的文本之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我们要“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眼下有的语文课,为了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

5、缭乱,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喧宾夺主,以有别于内容分析、机械训练的形式,造成了同样的后果,语文效率、质量的减损。我们应牢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是语文课的专务。我们一定要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柯孔标说到:“能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注意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了。就具体课文而言,有的课文以落实工具性目标为主,渗透人文性目标,有的以落实人文性目标为主,兼顾工具性目标。就一节课而言,应该找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点,在适当的语言学习环节中恰当渗透人文性教育。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视角、认识水平、

6、生活经历等各不相同,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已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正确认识人文性和工具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辞海对“人文”的解释是:“人类社会

7、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是教化天下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以有“人文”涵盖。它包含思想性、情感性,好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如孔子学说就是以“仁”感化心灵。以“礼”规范言行。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

8、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前不久有幸聆听县实小王家春老师上的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而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

9、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回想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深有感触。刚下学的我懵懵懂懂,在实践与摸索中度过了四、五年,虽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完全是机械地应付,毫无思想的劳动没有给我留下丝毫印象。一次出去听课的机会彻底改变了我,噢,原来语文课是这样美妙的,孩子们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是可以这样幸福的。近几年来,我很幸运地任教了一个大循环,对小学阶段语文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序列的认知和了解。对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的理解,人文性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体

10、会语言文字,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工具性是指教师通过课文等实例,教学生怎样谴词造句,怎样阅读文章以及怎样学写作文等。可是,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我也一直在迷惘着,探索着。自己的思想总是在矛盾中挣扎,可能我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完全侧重于人文性,正当我和孩子们陶醉在那文本带给我们的美妙意境里的时候,过一段时间,考试的压力感就会向我袭来,我又会很自责地想,这样怎么行,学生拿什么去考试?所以,马上又会转回来,向语文课的工具性倾斜。现在想来,印象比较深的是三年级段,我侧重的就是其人文性。到四年级下学期,我的越来越觉得语文课工具性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我们没有必要

11、带领学生费那么大的气力,去学习主人公的什么什么品质,而就应当把课文当成例子,学习怎样作者用词,怎样构段,怎样布篇,怎样描写等。可到了五年级段,经过一个多周的困惑,我忽然豁然开朗。以前自己的做法多么片面。其实,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的最基本的特性,两者缺一不可,唇齿相依。要处理好两者关系,关键看执教者怎么安排。我认为,大部分课文,应以其人文性为主,工具性为次。只有一小部分课文可以其工具性为主。一节课的时间,首先以落实人文性为主,落实应扎实到位。而不能我又要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兼顾这个词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写等,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不是顾及了人文性就完全丢掉了工具性呢?不是的。我语文课不仅

12、仅是新授课文的那几节课,还有很多的练习课,我们可以把其工具性的目标落实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温习巩固课文的过程中。相信学生在有了前面人文性的感情积淀的基础上,对课文会倍感亲切和熟识,落实其工具性来,肯定是水到渠成的了。三、正确渗透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素质教育,我认为它的核心是人文教育,但是如果从语文素质角度来说,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文,另一方面是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言文字的把握、语言的文体、综合的人文精神的理解,还是应该在这两方面。实质上笼统的素质教育最集中地体现在语文素质教育上,因为语文素质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当然也包括技能在里面,但主要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中

13、,语文最集中的体现在其工具性和人文性上。从教育的角度讲,它的人文性更重要些。人文性中道德、理念、品格的确定对人类的素质起很大作用,而这些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它是在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积淀上提高的;同时它也应包括语文教育的最基本的工具性的东西,我觉得语文素质教育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语文从来都是和人文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品质看待这个问题,真正的好的人文性,不是把感受强加给学生的,如老人与海鸥一课,深厚的人文情感打动了每一位学生和听课者,都是来自于语言文字,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意想不到”的描写,来自于老人把海鸥当成自己孩子来喂养的细节。快结课时,老师播放老人的遗像,“孩子们,如果

14、你是这成千上万的海鸥中的一只,此时此刻你鸣叫着想对老人说些什么?”老师一连请了三个学生起来,学生都呜咽着说不出话来。可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语言是第一性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学习,运用语言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时效的作用。诗意语文认为:语文教育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而这一过程是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实现的;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的教育,培养语感素养是感性教育的直接目的;

1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语文世界;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必须遵循汉语文的特点和规律,;语文教育是学生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态度、生命体验,必须引进生活与时代的源头活水。这一崭新的教学理念,将会对语文的人文性作出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林润生.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 小学语文教学, 2005年1月第269期 2 柯孔标.继承传统 努力创新建设语文教学新体系.全国小学语文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的评课 3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2012年江苏省优秀教学论文评比申报表学 段小学学 科语文题目内容浅谈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者姓名樊灵艳性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06月职称小一单位全称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单位地址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邮编222122联系电话办公电话:051886751021 手机:15061337381E-个人诚信承诺(请在承诺中将“我所写教学论文系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抄录一遍)1我郑重承诺: 我所写教学论文系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 。2主办单位若将我的作品公示、上网、发表、出版,我表示(在括号内打“”):同 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