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269674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3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3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3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3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1998-07-1007-21,台北)第一天1(卢森堡)在凸四边形ABCD中,两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两对边AB与DC不平行。点P为线段AB及CD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且P在四边形ABCD的内部。证明:ABCD为圆内接四边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P与CDP的面积相等。证明:如图98-1,先证必要性:即当A、B、C、D四点共圆时,有 设两条垂直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一点K。 从而90=AKB=DBC+ACB =(AB的度数+CD的度数) =(APB+CPD), 故 APB+CPD=180, sin APB=sinCPD. 又由于A、B、C、D共

2、圆,且AB与CD不平行,故P为四边形ABCD外接圆的圆心。 从而PA=PB=PC=PD。 于是 下证充分性:即当时,有A、B、C、D四点共圆。 方法一:(反证法) 如果PA=PD,那么,由P的定义可知A、B、C、D都在一个以P为圆心的圆周上。 否则,不失一般性,假设PAPD。于是可在KA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PE=PD;在KB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PF=PC,则凸四边形EDCF满足E、D、C、F共圆,且对角线ECFD。对其应用前述必要性的证明可知。 另一方面,无论P位置如何,总有直线BP与线段AC相交,可知E到直线BP的距离一定大于A到直线BP的距离,故。类似地,直线EP必与线段BD相交。从而F到

3、直线PE的距离一定大于B到直线PE的距离。故。从而,。与前述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故必有PA=PD,即A、B、C、D共圆。 方法二:*(直接证明) 因为AB与CD不平行,可设E是AB和CD的交点。 因为P是AB及CD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可设AB、CD的中点分别为M、N,AC与BD交于Q。 所以PMAB,PNPC。 故由, 知 又由RtAQB及RtCQD知。 所以,。 又PMAB,PNCD, 知MPN=180-E=BDE+DBE =QDC+(AQB+BAQ) =QDC+90+BAQ =DQN+90+AQM =MQN 由、知 MPNMQN。 从而 有MP=QN,PN=MN,得MP=QN=NC,PN=

4、MQ=MB,知RtBMPRtPNC。所以PB=PC。 由题设P是AB、CD中垂线的交点知 PB=PA,PC=PD。 故PB=PA=PC=PD,所以A、B、C、D四点共圆。 评注: (1)题目背景:本题源自于一个古老的定理波罗摩笈多定理。婆罗摩笈多定理 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若两对角线交于H且互相垂直,则一边的中点与交点的连线必垂直于对边;反之,过交点作一边的垂线必平分对边。 推论1:圆内接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则从对角线交点到一边中点的线段等于圆心到定边的对边之距离。(1978年上海市数学竞赛题) 推论2:圆内接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则圆心到一边的距离,等于这一边对边的一半。(197

5、8年银川市数学竞赛题) 推论3:圆内接四边形ABCD,两对角线垂直并相交于H,圆心为O,则。 本题即源自推论3及其逆命题。 (2)题目探索:原题要求AB不平行CD,现在我们进一步探索一下AB/CD的情形。 显然,当ACBD且AB/CD时,则有 ABCD内接于圆AB、CD的中垂线重合。因为中垂线重合ABCD是等腰梯形。所以,放弃AB不平行CD,原题可扩大为: 设凸四边形ABCD中,ACBD,则A、B、C、D四点共圆的充要条件是AB、CD的中垂线有一公共点P,使得。2(印度)在某项竞赛中,共有a个参赛选手与b个裁判,其中且为奇数。每个裁判对每个选手的评分只有“通过”或“不及格”两个等级。设是满足以

6、下条件的整数;任何两个裁判至多可对个选手有完全相同的评分。 证明: 证明:首先,如果两个裁判对某一参赛者有相同的评判,我们就称其为一个“同意”。由已知,任意两个裁判最多对个参赛者有相同的评判,即任两个裁判最多产生个“同意”。从而,“同意”的总数 另一方面,对任意一个参赛者,设有A个裁判判他通过,而B个裁判判他不及格,其中A+B=b,则对于这个参赛者,有关他的“同意”个数为 由于b是个奇数,故A-B也应是一个奇数。从而, 这样,所有“同意”个数 由、可知 即评注:本题考查的是组合中的最优化问题,源自于现实中的竞赛评分,心理上易于接受,便于入手。解题中,一方面站在裁判的角度,得到产生“同意”总数的

7、上限;另一方面站在选手的角度,找到一个选手所有“同意”个数的下限。从而建立不等式,证得结果。 不仅考查了数学知识,而且考察了换位思考的能力。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考虑的良好品格,对这道题才会有清晰的思路。3(白俄罗斯)对任一正整数,令表示的正因数(包含1及本身)的个数。试确定所有可能的正整数,使得存在正整数满足。 解:首先,如果是一个可能的正整数,即存在,使得。 可设的素数分解式为,则有。 而,从而。由于左边是奇数,故也应是奇数。 下面证明,所有的奇数都是可能。 首先,如果一个数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其中都是非负整数,),那么,由于素数是无限多的,可取个互异素数,并取。则有这个

8、数。从而这个数是可能的;类似地也可知,若正整数是可能的,如果,那么这个数也是可能的。 下面用归纳法证明上面提出的那个命题。 由于,故1是可能的,假设对命题成立,则对于,设(是自然数,是奇数)。 取。则 由于是小于的奇数,故是可能的。由上而后式子可知也是可能的。从而,所有的正奇数都是可能的。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知,所有可能的数即为所有的正奇数。 评注:本题考察的是数论中的素数因数。先猜测,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而“归纳、猜想、证明”则是我们在自然科学中探索发现新事物的一种常用方法。第二天4(英国)试确定使的全部正整数对。 解:由,可推出,而,由此。再对

9、分大于0,等于0或小于0三类讨论。 (1)当时,要使,必须而矛盾,舍去; (2)当的形式,经检验,满足已知条件; (3)当,那么 当时,由题中条件是正整数,可知,得到解 当时,由所得条件,所以,此时非正整数,舍去。 综上,所有解为。 评注:解题过程中得出的条件,不是充要条件,因此所得的解必须检验。5(乌克兰)设I是ABC的内心,并设ABC的内切圆与三边BC、CA、AB分别相切于点K、L、M。过B点平行于MK的直线分别交直线LM及LK于点R和S。证明:RIS是锐角。 证法一:由RS/MK,有MBR=KMB,KBS=MKB。(如图98-3) 而BM与BK是两条切线,则 BM=BK,KMB=MKB。

10、 故 MBR=KBS。 连IB,则IBRS,可知 LKM=90- 故 BRM=LMK=BKS。 从而BMRBSK, 故 , 即 是锐角。 证法二:记ABC的内切圆半径为, 且MKL为切点三角形,故有RSK=MKL=LMA,S、L、M、B四点共圆。 故 而R是圆I外一点, 同理 由、有 RIS为锐角。 证法三:* 如图98-4建立直角坐标系,设ABC内切圆半径为I,则I。易见BSK=90- 在BSK中,由正弦定理 并注意BK=,可求得 则 同理, 直线IR的斜率为 直线IS的斜率为 将由直线IR逆时针旋转到直线IS所成的角记为,有 故 评注:*本题如图98-5可推广。即如果把“内切圆”改为“旁切圆”,结论仍然成立。于是有命题:设I是ABC的旁心,旁切圆与直线BC,CA,AB分别相切于点K,L,M。过点B平行于MK的直线分别交直线LM,LK于点R,S。则RIS是锐角。 证明:如图98-6,连结BI、MI。 BM切I于M。 从而知BSK=RMB。 又BK切I于K。 于是有BKS=SRM。 由、得BMRBSK。 即。 从而,故RIS为锐角。6(保加利亚)是从N*映射到本身的函数,且对于N中的任何与,皆满足。试在所有的函数中,确定(1998)可能达到的最小值。 解:对每一个满足题目条件的确定的函数,由已知 。 令=1代入,得 。 再令=1,代入,得 现设,则以上两式可化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