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5.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2695379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5.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六上25课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 刘 进【教学目标】1. 借助注释,以及师生对话研讨,理解文言文的主要意思。2. 紧扣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伯牙和子期之间的知音情怀。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在想象中表达,感悟伯牙、子期之间的知音情怀。【课前对话】关于这篇课文,同学们查阅了很多资料,谁为我们介绍你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及时点评,鼓励学生介绍好与“知音”有关的部分)【教学过程】一、 扣题导入,认识“知音”1.孩子们,这节课让我们走进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一起学习一篇千古流传的动人故事,来一起读课题(板书课题:伯牙绝弦),谁来

2、读一读?(指名读)2.“绝”是什么意思?(断绝)那“绝弦”又是什么意思呢?(指不再弹琴)3.谁把课题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齐读课题)4.(课件出示人物插图)文中写到了哪两个人物?你了解他们吗?(板书:伯牙 子期)(学生发言,教师补充:(1) 伯牙:名俞瑞,字伯牙,晋国士大夫,著名音乐家,宫廷乐师。(2) 子期:山中樵夫,音乐欣赏水平极高,一直隐居在汉水之滨。(3) 有一次,伯牙奉命出使楚国,归途中,他停船在汉阳江口,风雨中抚琴抒怀,因此结识了在此砍柴的钟子期。二、 自读交流,初解“知音”1. 孩子们,差别如此之大的两个人,是怎样交流的?下面请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印象

3、深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2.读好了吗?谁来为我们试着读一读?(课件出示全文,指名读,评读,齐读)预设:(1)读的通顺、流利,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 (2)真好!老师最欣赏你读的这几句这个词读的真有味道 (3)读的不错。仔细想想,这最长的一句该怎么读?谁再来试一试? (4)现在,让我们齐读课文,注意读好每句话的节奏和韵味。(再出示停顿号)3.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几遍,文中的哪些字词读懂了呢?谁来说说?(指名答,课件出示相关词句,全班研讨以下问题:(1)“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四个的意思都是一样吗?(善于;好)(2)“哉”“兮”是什么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哪个词?该怎么读?(延长

4、,停顿一下)(3)“善哉”是什么意思?用现在的话,还可以怎样说?带到文中读!(指名答,齐读)4.全文令你感触最深的是哪句话?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他们心心相印、互为知音)三、 品读词句,感悟“知音”1.现在,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两个人心心相通的关系吗?那么,什么叫“知音”?2.可是,伯牙和子期,一个是士大夫,一个是樵夫,差别如此之大,是什么让他们走在了一起?怎么知道的?(是爱好,是音乐,是古琴,一个擅长弹琴,一个善于听琴)(板书:善 听 鼓 )3.原来,是音乐让他们成为了知音。那么,文中的哪些句子具体描绘了这知音相会的场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勾画下来,自己先说说句子的意思。4.(指名读,出示重

5、点句)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动人的情景?(生口述句意)5.假如你就是子期,当琴声悠然响起时,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高山?(放音乐)(1)你眼前仿佛看到了 的高山。于是,你欣喜地说(读感叹句)(2)你眼前仿佛看到了 的高山。于是,你高声赞叹(读感叹句)(3)你眼前仿佛看到了 的高山。于是,你忍不住感叹(读感叹句)6.假如你就是子期,当琴声悠然响起时,你又好像看见了怎样的流水?(放音乐)(1)你又好像看到了 的江河。于是,你脱口而出(读感叹句)(2)你又好像看到了 的大江。于是,你满心赞叹(读感叹句)(3)你又好像看到了 的江涛。于是,你深情地感叹(读感叹句)7.孩子们,伯牙作为晋国的音乐大师,他的

6、琴声绝不只是表现高山流水,他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情景呢?请你把这美妙的琴声继续下去(课件出示拓展练习: 伯牙鼓琴,志在 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 兮若 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 课件提示:皎皎明月 徐徐清风 依依杨柳 萋萋芳草 )8.好一个善弹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一对绝世的知音,正如大家所说: 当伯牙所念(明月),子期必得(明月),当伯牙所念(清风),子期必得(清风)当伯牙所念(杨柳),子期必得(杨柳)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出示句子)一个所念,一个必得,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真正的

7、知音! 9.相传,这高山流水的曲子是这样谱成的,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故事:相传,伯牙初学琴,三年不成,其技法虽熟,但少神韵。师渡其到蓬莱,乃独居苦学。面临沧海,涛声时时盈耳,思潮随之起伏,滚滚入怀;步入山林,听潺潺流水,内心为之所动,夜不能眠。奇山胜景,久久激荡胸怀,伯牙心有所感,遂成高山流水。10.了解了创作的经历,你觉得伯牙的琴声中还包含着什么?子期从中又听出了什么?(不凡的经历,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四、 研读结局,痛悼“知音”1. 据史书记载,这次相遇,两人依依难舍,挥泪而别,并相约第二年的中秋再相会。冬去秋来,当伯牙携琴再次来到汉水之滨,这一次他却没有等到心心相印的子期,曾经的琴台边

8、,只有一抔凄凉的黄土和一块冰冷的墓碑!子期死了,这意味着什么?(出示结尾句,齐读)2. 此时此刻,不见知音的伯牙,一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痛不欲生,心灰意冷)3.望着这一抔凄凉的黄土,抚摸着冰冷的墓碑,伯牙心里会怎样想?(出示填空:面对一抔无情的黄土,抚摸着冰冷的墓碑,伯牙悲痛欲绝,心想: )4想到这里,于是他只有(读总结句),此时此刻,破碎的仅仅是他的古琴吗,还有什么?断掉的仅仅是琴弦吗,还有什么?(指3-4名答)谁能读出这种心情?5.是啊,此时此刻,高山垂泪,江水呜咽,伯牙心中只有这首心痛的挽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

9、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读总结句)摔碎瑶琴,伯牙心如死灰,所有的痛楚化作了这悲凉的诗行: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再读总结句)五、背诵全文,感叹“知音”1.孩子们,这篇课文为了和我们相会,已经等了两千多年,你们愿意把这篇课文背下来吗?打算怎么背?(指名背诵,齐背全文)2.学完课文,你们知道这个故事为什么会流传两千多年呢?谁能说一说?3.下课以后,大家有时间可以去古琴台看一看,也可以搜集相关的诗词歌赋,办一个“千古知音”赏评会。【板书设计】 25 伯牙绝弦弹 善 听 伯牙 子期 绝弦 知音 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