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69355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文艺欣赏作为一种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欣赏者在这种审美活动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这里主要从欣赏 者的角度去解释和阐述对心理距离学说的认识,去探究文艺欣赏中的这种独特的艺术模仿形式,从而得出对第二 美感的认识,以此来诠释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特殊贡献。关键词 心理距离; 第二美感; 欣赏者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第二美感李沣霖美,无时无刻都在对人们说着谎言,尤其是在文艺欣赏的过程中,然而正是这样 的谎言才会给人最真挚、最纯粹的美的感受,也因此,作为审美者就会不可避免的 在审美过程中产生自己对文艺作品的新的感受,尤其是第二美感。而这种感受又因 审美者本身的社会生活阅历的不同而不同,因为这样的不同变化

2、在文艺欣赏中便产 生了心理距离。一、心理距离的传统内涵心理距离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它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 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它起源于20世纪初对美学的研究。1912年瑞士心理学家 布洛在他的文章作为艺术因素和美学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首次提出了心理 距离说,正因此他被称为“心理距离说之父”。国内学者对这一学说的熟悉,源自于 朱光潜先生的推重,我们可以从其作品悲剧心理学中看到距离说的影子。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美学从审美趣味说逐渐向审美态度说的角度过度。康 德、席勒和叔本华的美学,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审美态度说产生并取得主导地位的变 化历程。而布洛主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美

3、,他认为美是不存在纯粹客观性的, 因此用客观的标准来衡量美,就会让我们失去许多美感的事实,美感是人们对艺术 品进行观赏时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这个效应来自于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并不是指 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而是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 保持的距离。用布洛自己的话说,“心理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 离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为 了更好的解释清楚这一抽象的概念,布洛用“雾海行船”的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 ,当 船在海上遭遇大雾天气的时候,多数人都会因呼吸不畅和怕影响行程的心理而感到 焦虑而恐惧。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待这大雾,抛开

4、恐惧下的不愉快,然后全神贯注 的去欣赏周围的景色,也会感到一种奇妙的美,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平静的海水, 远处的海岛身上仿佛被盖上一层棉网,如梦境般的浮现在眼前,是雾将天和海紧紧 地连在了一起。周围弥散着广阔和沉寂的气息,一切都让人捉摸不定。正是因为人 们对海雾不再担心、恐惧、紧张,与海雾建立适当的“心理距离”,才体会到海雾的 独特美丽。他继承了康德从心理学角度去看问题的思路,康德从心理学角度将人的 心理分为常态和非常态两种。在常态状况下,“经验总是以同一方面对着我们的,也 就是以它具有最强的实用的感染力的那一面;我们平常意识不到事物不直接不实际 地触及我们的那些特征;我们也一般地也不能离开受

5、感动的自我而觉察到印象。” 这就意味着,通常情况下,人对物的理解与判断可以理解为是人的现实性和物的实 用性的高度统一。那么,我们如何摆脱这种情况的束缚呢?这就需要心理距离的介入。于是,这种距离便横亘在欣赏者自身和其自身感受之间,成为了欣赏者心理中的 一种内在矛盾。“距离的内在矛盾”是布洛心理距离说的核心.“距离的内在矛盾” 强调审美距离应保持一种恰到好处的程度 ,不能失之于“距离太近”或“距离太 远”。因此,我们感觉此时此刻仿佛美在对我们说谎,这谎言指的不是美的本身, 而是美感,是人在这种审美的活动过程中对美所产生的新的认识与理解,简单来说, 就是人在艺术中对生活的理解和在生活中艺术被人理解的

6、深浅问题。二、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地位心理距离的传统意义认为美的纯粹客观性不存在的,用客观标准、准则和范畴来 界定美的含义,将会失去多种多样的美感事实,因此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美, 说明美感是出自于人们对艺术品的观赏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此效应则是来自于心 理距离。心理距离并不指的是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而是观赏者对于艺术作品所显 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离。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美学名 词,接下来将从欣赏者和作者的角度来看待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特殊作用。(一)心理距离与欣赏者的关系欣赏者在某种意义上讲不单单是指读者,其中还包括作者,因为作者在创作的过 程中已是对作品进行欣

7、赏的了,文字都是在充分的感受和体味后源于作者心灵的体 现,它是作者在自己的脑海中,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的细节里去寻找那种和他 本人内心所要表达和要表达而无法表达的特殊感觉。因此,他们是美的翻译人,传 递者,可以将情感用文字把文字以外的内容用特殊的美感形式记录下来。这些内容 集中体现为作者对自然美感和社会生活的切心体验和把握,以及文字外的独特的精 神支持。正因为作者是这种纯美感觉的表达者,所以我们才把他列为欣赏者之一。欣赏者更多的被理解为读者,是对作品美的实践者,当然,也是第二美感的发现 者。通过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和精神体验,将逐渐打开艺术家(作者)为我们展现的 美感,对美感的研究应该遵循历史与

8、逻辑统一前提下的历史优先性原则,美不是从 偶然中来的,是在历史的沉淀中提炼的;美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长河之中的一条重要 支流;人是历史中的变体,因其身心和文化的变化与发展都处于历史之中,美感作为 人面向艺术、面向美的心理活动同样受到历史的控制与制约,这就使得美感在不同 的历史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反应,因此在文艺欣赏中便产生了心理距离。我们 在进行文艺欣赏时,为了做到对作品所存在的理由、意义的正确理解,就必须对相 关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场景、生存背景都要有所了解,借此把握历史、文 化赋予美与美感的独特理解,从客观上来认识因审美所产生的心理距离。这样不但 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已形成的审美经验所带

9、来误读的问题,还可以使不同种族、文化 场景和时代的美避免被一种定性的眼光所审视,进而摆脱因单一的文化思维对一些 作品的扭曲。美感产生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每一次审美活动的发生与美 感体验的获得必定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这种情境是由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 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但仅立足于此讨论美感问题,无疑忽略了人的历史性 与社会性的关键因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距离就会被主观性的改变。所 以便产生了审美活动中的许多先见、审美标准和审美判断等问题。因为欣赏者在对 自然美和人文美的问题上会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因其自我生活经验和所处的 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共同影响,继而会

10、从作品中发现新的蕴涵,得到升华于美感 的另一种独特的精神感受。另外,同是一部作品他的读者是不确定的,在数量上的 不确定,在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上的不确定,在个人心态和行事观念上的不确定, 在个人生活经验与阅历上的不确定,这就使得第三个、第三批、第三时间的读者产 生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感受,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第二美感,而通常状态下对某一 事物的第一印象和初步理解可认为是第一美感。简言之,第二美感就是欣赏者在对作品进行文艺欣赏时,因历史性的社会性的 等各种时空因素,在审视作品的活动中与作者和自我本身已进行或完成的审美活动 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独特精神感受,是心理距离与欣赏者的特殊关系。比如对“燕瘦 环肥”

11、的审美理解就必须在特定的社会中才可以成立,而又在不同的社会时段显示 出不同的变化:唐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肥为美,世人公认。白居易的长 恨歌中有一句“温泉水滑洗凝脂”,就可让人从字里行间中清楚的感觉到杨贵妃 的丰腴。然而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身材却是非常清瘦的。苏轼的孙莘老求墨妙言 诗说道:“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瘦谁敢 憎。”美人的肥瘦与书法怎么说也隔着十万八千里,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也 真难为苏老先生了,但这并非是别出心裁,而是不同时代的人对美不同的看法,用 什么来解释这种不同,我认为用第二美感尤为恰当。(二)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在作者完

12、成作品后,第一美感也会随作品而生。而欣赏者所表达的多 为第二美感,因为据欣赏者的自我体验,他们认为这更为可信,而第一美感在获得 后的感觉其实是很飘渺的,不是很容易就能把握的。正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 第一美感和第二美感之间出现了审美意识上的差距,这种差距是欣赏者在文艺审美 中重要的心理变化,即是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谎言,确 切的说这是美的谎言。心理距离正是运用这样的谎言来解决欣赏者心中的矛盾,即 使不能完全根除,也可以有所缓解。心理距离在文艺欣赏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三点:1. 让作品的意义不断提升 欣赏者在读了作品之后,并未仅仅停留在作品本身和作者所要反映的思想的层面 上

13、,而是经过自己反复咀嚼、加工、再加工,结合自身阅历、价值观和对作品中某 一观点的认同度,来得到对作品意义的新的理解,从而让作品的意义不断地升华, 不断地丰富。当然这不否定其中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性因素,但这正是让作品流芳百 世,推动文化多元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熟知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的小说的发展变化历程正说明了这点。这里 以唐诗为例,唐代诗歌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又经历了汉魏六朝的长期发展 过程,在继承过去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 传统,出现了盛世文学的新光辉,对不同题材领域的开拓,各种体裁的不断形成, 以及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手法技巧的革新,创作经验的总

14、结,都为中国 的诗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遥想当年,文人墨客或团坐于长亭赏月,或沿溪河觥筹交错,或扶雕栏指点江山, 挥雄斥方劲遒之时,既是作品的原始创作者也是作品的第一欣赏人,舞文墨尽切磋 之际,将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痛快地表现出来,这无疑是感到这种心理距离 的同时而表达自我才情和对自身肯定的文学自信。可喜的是,这恰好默默地为作品 意义的丰富做出了特殊贡献。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今天仍然能看到两千年前的优秀 作品的原因。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作者本想用 辛辣的讽刺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来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揭露18 世纪前 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以此来抨击当

15、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和侵略战争和殖民主 义的危害。但奇怪的是这部作品在当时竟被认为是最好的儿童读物,因为书中小人 国、大人国和甲壳虫的故事构思奇妙,情节离奇,描写生动有趣,无论大人还是孩 子都被这些深深吸引。在小人国一卷中,格列佛用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 民对他的好感,他也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 了不来夫斯古帝国,但善良的格列佛不想因此就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 这让利立浦 特国王很不高兴。这时恰逢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急中生智,撒了一泡尿扑灭了大火, 谁曾想这件事却让皇后十分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 佛闻讯后立马逃离了利立浦特国,

16、几经周折来到了不来夫斯古帝国,最后才平安回到 英国。作者本想借这个故事来反衬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 的侵略战争,抨击政客们在一些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的阴暗面。但 因故事生动离奇的情节,却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正是由于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所以对 这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产生了主观上的单纯理解,从而将其升华为一部充满 着神奇色彩并生动离奇的儿童读物。这和作者的原始初衷是大相径庭的,产生了审 美意义上的心理距离,因此在作品的文学性上延伸了其意义。2. 让作者能更充分地发掘美作者在其艰难的创作过程中会有意无意的发现,他的创作或多或少的会与先前预 设好的思路或内涵发生一定的偏移,这正是创作的过程中发现的心理距离,而作者 因害怕这种距离的产生会增强或减弱其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便会不断的努力,这 在无形中让作品不断升华,从而达到作者理想中的标准,读者心中期盼已久的境界。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何为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