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683787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复习卷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是北宋的大诗人( 苏轼 )咏赞了钱塘江秋潮的千古名句。本文写的作者耳闻目睹的( 潮来前 )、(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 远 )及( 近 )、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 奇特 )、( 雄伟 )、( 壮观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的响声,好像( 闷雷滚动 )。顿时( 人声鼎沸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 踮 )脚往( 东 )望去,江面还是( 风平浪静 ),看不出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越来越大 ),只见东边( 水天相接 )的地方出现了( 一条白线 ),人群又(沸腾 )起来,那

2、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 移 )来,逐渐(拉长 ),变( 粗 ),(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 白浪翻滚 ),形成一堵( 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 越来越近 ),犹如(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 )得( 颤动 )起来。 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一文列举确切的( 数字 ),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 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 世界第一大峡谷 )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4、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 巴金 )的作品,作者记叙了( 两 )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第一次是(傍晚 )静态的(大榕树 ),第二次见到是( 早晨群鸟活

3、动 )的热闹景象。5、课文最后一句话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鸟的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6、语文书第13页:体会句子中画线部分的意思。( 使我们感受到大榕树枝叶茂盛,给鸟儿们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7、火烧云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作品,课文写了火烧云(上来)和(下去)的全过程,作者是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态)两方面来描写的。8、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4、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第二单元复习卷1、题西林壁是(宋)朝诗人(苏轼)游庐山是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游山西村是(宋)朝诗人(陆游)写的,诗人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格,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山穷水复(疑无

5、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中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然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3、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叶圣陶),课文第4自然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4、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如(“专家”)、(“主人”)(“大厅”)(“卧室”)(“弹琴”)(“歌唱”)(“修理”)(“休息”)。5、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魏格

6、纳获得成功的几个因素:(仔细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反复论证)。6、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7、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

7、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就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第三单元复习卷1、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从童话中

8、,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2、童话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著名的有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豪夫)童话,英国的(王尔德)童话,中国的(叶圣陶)(张天翼)写的童话等。另一类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过有心人搜索、整理而成的,著名的有(格林童话),共有210篇,其中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勇敢的小裁缝)3、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这篇童话是我们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4、去年的树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这篇童

9、话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本文属于(拟人体)童话。5、小练笔。(我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请写下来。)6、小木偶的故事也是一篇(拟人体)童话,读完故事,我们不禁会发出和小木偶相同的感叹:(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中的快乐。但生活是复杂的,除了一些高兴事之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不同的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情感态度,要用我们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7、本文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很丰富,如(板着脸)(笑嘻嘻)(愤怒)(亲热)(温柔)(痛苦)(伤心)(着急)(委屈)(生气)(呲牙咧嘴)(嘟嘟囔囔)等。8、词语积累:ABB:笑(呵

10、呵)、(金灿灿)、(暖洋洋) AABB:(干干净净)、(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含含糊糊)9、雨中的树林市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第四单元复习卷1、白鹅一文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它的高傲,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叫声(严肃郑重),步态(大模大样),吃相(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方法突出鹅的特点,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2、左(顾)右(盼

11、)、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局促(不安)、步调(急促)、大(模)大(样)、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3、白公鹅一文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理)的特点,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4、猫的作者是(老舍),本文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是的(淘气可爱)。写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胆小)又(勇猛)。5、猫的性格实在是有些(古怪

12、)。说它老实吧,它的的确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那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6、造句:任凭也: 非不可: 无论也: 7、母鸡是(老舍)先生的另一篇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