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提问艺术.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2682702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师的提问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教师的提问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教师的提问艺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师的提问艺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师的提问艺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提问艺术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教学。囿于种种因素,对话教学的具体实施有相当大的困难。不少教师没有弄清对话的精神实质,很简单把对话理解为课堂问答,出现了“一问到底”的现象。对话本来与课堂提问并不矛盾,对话精神的实质也可以通过语文课堂问答来落实,但没有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基础,不能站在对话的高度设计课堂提问,就会把“问答”当“对话”。其实,“问答”与“对话”有本质的区别。现代汉语词典曰:对话是“两个或者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这个解释强调对话是平等的交流,不是主动的“问”与被动的“答”的组合,更不是由老师的“问”学生的“答”组成的流程。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

2、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对话教学”意味着对话主体间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意味着一种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意味着一种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对话是共享、共生、共长的过程。从现代课堂视角看,课堂既是知识授受的地方,也是知识生成的场所;既是文化传承的环境,也是文化创造的天地;既是生理生命和感性生命存在的家园,也是人的精神生命、道德生命和人格生命养成的天堂;既是社会适应和个人满足的过程,也是超越社会和个人的过程。生成、创造和超越不是简单的“问答”所能实现的,而是在民主、平等、自由和开放的对话教学中成长的。用对话教学理论对照

3、现在的语文课堂提问,我们称的“问答”似乎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从提问的目的看,一般教师都认为是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理解和使学生运用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去应用所学知识,忽视了教师在对话中“学生地位”,是一种不平等的“问答”。从运用的方式来看,在问题的设置上和“问答”过程中,尽管一些老师注意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与学生实际有很大的距离。所谓扣重点抓难点,无非是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或者甚至是教参上的分析。这样的课堂问答的结果,也无非是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一些看起来很有效的问题展示给学生。而教师的引导则总是或委婉或直接地把学生的思路往一条路上汇聚(这种情况在公开课

4、中出现最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提问艺术就只是传授知识的艺术,学生的独特理解和独特感悟无从谈起,“积极地、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更是一句空话,课堂提问也就成了“传话”过程。如此“问答”自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新课程下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问?教师必须充当对话的参与者、组织者的角色,不要将自己凌驾于课堂之上,在思考、争辩、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许玉兰老师在提问: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一文中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典的案例。在上老舍的猫(人教版第八册)时,在引导学生读好生字词,自由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提问:课文内容知道了吗?再读一遍,想一想,课文写了几只猫?找出你的理由,可以与同学交流。一会儿,议论声

5、起,然后小手如林。一位手举得高高的学生大声地说:“两只猫!”坐在后面的一位同学大声嚷道:“不是,是六只猫!”老师请最先发言的学生说理由,他说:“写的是大猫和小猫嘛!”老师一笑说:“哦,说的很有道理!那么怎么说是六只猫呢?”后回答的那位同学说:“书中明明写到,贪玩的猫、抓老鼠的猫、古怪的猫”全班又是一阵大笑,老师依然满脸微笑:“是啊,我也觉得有很多猫啊!”一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只有一只猫啊!”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并不急于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而是随物赋形、随行造势,让学生争论、思考、探索。本来学生答“两只猫”“六只猫”都不对,但语文课堂是训练思维的阵地,不是对与错的选择。让学生思考要比让学生简单

6、的判断要高明的多。如果老师“问”只是为了得到答案,这个环节就简单到“不是,只有一只!”这样处理,课堂该是多么的苍白啊!那两个学生的心理会受到创伤,也许他们从此不喜欢语文课,由此观之,课堂提问设计应考虑学生的思维,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好的锻炼。教师组织对话的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对话就成了学生跟着老师转的游戏,往往是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毫无收获。我结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课后的习题设计谈谈编者的意图和自己执教理念。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2、从

7、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和同学交流交流。这是两个典型的课后提问,但编者在设计问题时充分地考虑了学生的实际,给了学生很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怎样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经历理解文中的字词,通过自读、范读、听录音等过程。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就能说出作者拜访的一些朋友。再想一想,也许就能弄明白以“山中访友”为题的理由。编者在设计这个问题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安排了“读-说-想”的过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不犯“急躁病”,让学生“读”充分,“说”明白,“想”透彻,就能实现编者的意图,也就让

8、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有深厚感情”的依据。实际上也是让学生有目的的再读文本,再次与文本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和同学交流交流。”实际上是让学生与同学对话、与生活对话,更是生活与生活的交流与对话,内容如此丰富的对话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执教者真正实现了编者的意图,课后的三、四两题就迎刃而解了,相信不少学生不仅仅是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把类似的体验记下来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这难道不是教育所希望的吗?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与文本、同学、生活充分对话,让课堂在对话中进行。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考虑

9、到学生的生活积累,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只有这样才为对话提供平等的可能。孟强老师在教古诗两首时的课前谈话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师:今天,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你想到了什么?生:月饼。生:圆圆的月亮。生:全家人在圆圆的月亮下吃月饼,团聚。师:对呀,中秋节是一个举家团聚的日子。可是,每年的这一天总有一些漂泊在外的人,不能与家人团聚。他们用诗记下身处异乡的感受,成就了乡愁诗的华章。今天这一个课前谈话,老师充分地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一个简单的课前提问,为学生与生活对话提供了可能,为学生与文本对话营造了氛围,多么高明的做法。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考虑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山中访友的课后提问,我们可以看出,对话实际上是“自己-文本、同学、老师、生活-自己”的过程,也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把自己变成“教师式学生”,就能把学生变成“学生式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积累,让他们有话可说: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急于求成,大胆把时间交给学生,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就会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