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66764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一)怎样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要求。译文要力求达到“信、达、雅”三个标准。“信”,就是内容要忠实原文;“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顺;“雅”,就是语言要规范、雅洁。 (2)原则。 主要有下面四条: 字字落实。即对文言原句中的每一个词的含义与语法功能都要理解,并尽可能在译文中充分反映出来。 符合原意。即翻译不同于注解,也不能笼统地说一下原文大意,或任意压缩、添加和改变原作内容。应当做到客观地翻译出每一句话,并使全文前后照应,互相贯通。 直译为主。即凡是能直译的地方,都要按照原文的语序,逐词逐句地对译;不要擅自变更语序和增删词句。 意译

2、为辅。即由于古今语言发展而演变得不能直译的地方,可以根据现代汉语习惯,把原文的意思准确明白而通顺流畅地翻译出来,不一定跟原文的字面、语序对应。 (3)方法。 大致有如下五种: 增:主要是指古今用词不同与原句有所省略的地方,在翻译时可根据现代汉语规范,增加或补充一些语言成分,使译文意思明确、通顺。如:文言中的单音节词对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一般要求增加词素;文言中的数词往往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前面,翻译时通常要添加相应的量词;文言中常见的主、谓、宾语以及介词“于、以”的省略,翻译时必须加以补充;等等。 删:主要指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代替;如果勉强翻译,反而使句子别扭或累

3、赘,这就应当删去。如:发语助词“夫”,凑音词或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是、之为、而”等等。 留:这是指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基本词,如山、水、飞、游、小、长、百、千等等;以及特定的专用名,如人名、地点、官名、国号、帝号、年号和度量衡单位之类:都可以沿袭保留下来,不用翻译。 换:这是指古今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可参见前几讲“文言实词、虚词及词类活用”中的有关介绍)的一类词,在译文中应把古语换成今语。 移:主要指文言中的各种倒装句式,在翻译时必须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把倒装的成分予以适当的移位调整。 (4)步骤。 根据上面介绍的文言文翻译要求(三个字),按照有关的翻译原则(十六

4、个字),运用适当的方法(五个字);在着手翻译时,还应当遵循一定的步骤。这可参考以下口诀: 通读全文,领会大意;斟酌字句,揣摩语气;补略通变,合情合理;字词句篇,连成一体;如无标点,先行断句;翻译完毕,检验仔细。 (二)怎样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 正确把握文意,可采用从微观到宏观,从宏观到微观,微观宏观相结合的方法来把握文章大意。从微观到宏观就是指在把握字词句意的基础上把握段意,在把握段意的基础上把握篇意。从宏观到微观就是指在对文章获得了基本正确的整体认识之后,再以此为指导把局部(段中句或篇中段)还没有弄得很懂的地方,放在上下文的特定语境中进一步予以思索,有可能茅塞顿开,豁然贯通。对局部的进一步

5、理解,反过来又可以修正或加深对文章整体的理解,这样相互关照,多次反复,就有可能准确地把握文意。 (三)怎样分析文言文的内容?分析文章内容。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体裁。对于记叙文,首先要弄清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人物之间的关系,事情的开端、经过、结果,哪是中心事件,文章的脉络线索是什么等等,然后再进一步思考探求人物活动和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对于议论文,主要是弄清文章的论点,找出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文言文中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结构比较单纯,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准确分析文章的内容并不十分困难。 (四)怎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分析文章的内容之一。在议论文中,文章的论点就是作

6、者的观点。在记叙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表现为对人物、事件的是非评价和爱怜憎恶。这种是非评价和感情态度,一般体现在文章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中;有时,在具体的记叙描写中也会渗透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有时还要联系文章的历史背景或人物的生平来分析。练习(一)文言文阅读(19分)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

7、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日:“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

8、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

9、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C休烈淡

10、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 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

11、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汨没之饥氓也。未知其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惟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瓯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

12、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 君于贻孙言故旧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多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已诺

13、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注】窅(yo):怅惘。汩没:沦落欧:通“瓯”。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盖其性所多也 多:超过B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振发:显扬C宜其司当代文柄 司:职掌D皆可征于集 征:验证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随人而问章句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B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C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叙述

14、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后交代为文集作序的缘由,有接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为文之一斑。B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C欧阳行周写文章语词清秀,思维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说理精辟,立论周密详尽,擅长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同道。D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敬仰、追念古人的深情寓于叙事、议论之中,颇能感人。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君 加 以 谦 德 动不 逾 节 常 公 之 知 日 又 加深矣 君 之 声 渐 腾 於 江 淮 且 达 于 京 师 矣时人 谓 常 公 能 识 真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3分)(2)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於寒素中,惟恐不及。(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