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266276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让新的理念走进课堂,从而进行有效地教学,是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伴随新课程的实施,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创设情境、鼓励参与、合作学习、设计练习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我们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而以往的数学课,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把要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写下来,哪个环节几分钟,精心设计每一个细节,带着学生按照课前的程序不折不扣的展开教学,滴水不漏,无可挑剔。学生表现得

2、非常积极,气氛浓烈,高潮迭起,学生在课堂上多开心,多热闹。课堂上大多数是旁观者,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数学思维质量不高,用新理念衡量,就不是一节有效的数学课。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激活课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怎样让新理念走进课堂,让新理念渗透于教学,从而使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我在有效教学的理念指引下,从创设情境、鼓励参与、合作学习、设计练习等教学内容构造小学数学课堂,以实现小学数学的理想境界。一、创设情境,营造创造教

3、学的氛围。良好的教学气氛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而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创设情境,营造创造教学的氛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要创设情景,营造创造教学的氛围,就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情境包括课堂的气氛和学习的场景,而创造性的教学不是教给学生如何牢记已知事物的方法为目的,而是教给如何探索未知事物为宗旨;也不是让学生奉送现成真理,而是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和发现真理。 我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两个“不足”:一是不讲足,留给学生几分钟探索的余地;二是不讲足,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作业。同时在课的开始给学生几分钟预测,广开思路,比如,在

4、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课始,我让学生预测:“圆锥体的体积同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有何关系”,在通过实践操作,得出如何求圆锥体的体积后,我又让学生思索:1、如果圆锥的体积同圆柱体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圆锥体的底面积同圆柱体的底面积又有何关系?2、如果圆锥的体积同圆柱体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那么,圆锥的高同圆柱体的高又有何关系?在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后,我再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开放的、无限循环的、发展的过程。二、鼓励参与,质疑求异,启发创新思维如果说一堂课下来,学生不能提出几个有见地的问题,不能质疑,可以说这堂课是失败的,至少不能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或者老师一句无心的话会

5、让一个“数学家”化为平凡。质疑求异是创造性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我认为一堂课,有几个“异类分子”思想上的标新立异将会活跃所有的同学。诱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找多种思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解法去打开思路,展开联想,各抒己见。促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逐渐向创新发展,不落于俗套,不人云亦云,邯郸学步。例如教学“某工厂四月份烧煤12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四月份原计划烧煤多少吨?”这一道例题时,我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比原计划节约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这句话同学们可以想到什么?让学生讨论思考,然后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学生对题意有了较好的理解,于是大家通过分析

6、思考,从不同角度得出了以下几种解法: 120(91)9 解设原计划烧煤x吨 再例如,我在六年级复习时,有这样的一道题目:“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200平方厘米,如果把它截成16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多数学生先求出大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接着,再求边长,但左思右想不得要领。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有一位学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得出新颖独特的解法:因为从大正方体到小正方体,大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都是小正方体所在的面的8倍,所以大正方体的表面积也是小正方体面积的4倍,故得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008=25(平方厘米)。学生在质疑求异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意识,也培养了创

7、新能力,我想如果每节课都能就某一问题让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其求异思维,那么创新人才的培养就不是一句空话了。因为求异是创新的灵魂,更能闪烁出创新精神的火花。三、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为了发挥合作学习对创造性学习的促进作用。我注意打好两个“基础”。一是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学生个人的自学质量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高,没有学生个人认真地自学、思考,上来就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容易流于形式。二是在小组充分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为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还采取两个“不固定”:一是不固定学习组长,让每个学生轮流做合作学习小组组长,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二是

8、不固定合作小组的成员,有的是按学习问题分类组员,学习任务分类组员,比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先组织学生一起学习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然后在归纳用哪种方法进行解答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经过合作学习,很快总结出,解答百分数应用题时,先找出单位“1”的量,如果单位“1”的量已知,可以直接用百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如果单位“1”的量未知,要求单位“1”的量,则可用方程,再用百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自学讨论后,我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学习体会,这样,使得学生都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解答百分数的应用题。 又如在教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这样一题:“某工厂把一批零件分给甲、乙、丙三个人加工,先把总

9、数的20% 多60个分给甲,再把剩下的20%多90个分给乙,最后剩下的全部给了丙,结果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问这批零件有几个?”这一道题因为出现了两个不同单位“1”的量,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先启发学生,从“甲加工总数的20%多60个,而且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可以知道什么?并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从“甲加工总数的20%多60个,而且三人加工的零件同样多”可以道知:甲、乙、丙三人均加工这批零件的20%多60个,甲、乙、丙三个人共加工这批零件的(20%3)且多(603)个,因此可得,这批零件的个数为:603(120%3)= 450(个)。有的小组还提出,因为甲、乙、丙三人加工得

10、同样多,因此可知三人各加工了这批零件的1/3,因此,这批零件的个数为:60(1/31/5)450(个)。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学中的练习,是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最有效的途径。要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必须精心设计好练习。练习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确定思维训练重点。一般来说,概念的教学阶段,主要要求学生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因

11、此,可选编一些题目,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判断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重点是训练形式的分析判断能力,如在教学分数的化简和比的化简时,牢牢抓住“互质数”的概念,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分数化简的目标是使分子、分母互质;比化简的目标是使比的前项,后项到互质,根据目标灵活地寻求化简方法。设计的练习应能给学生带来新的信息。设计练习题时,首先应使用课本上的习题,充分发挥教材中的练习题,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但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设计一些形式新颖,活泼的题目,以给学生带来新的信息,获得新的刺激,从而激发对练习的兴趣,促进积极思维。例如,学习乘法分配律后,我设计了如下练习:1、逆转逆用乘法分配律解题。

12、如:6213+3813=(68+38)132、隐含题目中含有隐藏的条件,需要挖掘并利用隐蔽条件才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例如:74774=74(71)3、变形把一个书分解成两个数的和再计算。10359=(1003)594、推广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应用如:5721+5717+6257=57(21+17+62)这类题的计算。练习后,要注意解题思路的评讲,以提高思维训练的效果。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让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 我们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能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为实施新课程服务。实施新课程,不能单靠有热情,更需要有理性。只有我们不懈地追求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共同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