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的多指向性.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66065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商隐无题诗的多指向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李商隐无题诗的多指向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李商隐无题诗的多指向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李商隐无题诗的多指向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李商隐无题诗的多指向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商隐无题诗的多指向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无题诗的多指向性.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山体中“无题”诗情感抒发的多指向性 提 要义山的无题诗因其意旨的迷离恍惚,所用意象的多义朦胧,非逻辑运思的结构,以及题目上往往标以“无题”,以无题为题,导致诗家众说纷纭,各自立说,而究其本事者更是大有人在,大大失却了义山诗深情绵邈、细美幽约的况味,本文则是以具体诗作出发,从情感审美的角度进行解读,探究义山无题诗中情感抒发的多指向性。关键词 李商隐 无题诗 情感 多指向性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古诗讲究的是自然高妙,不可句摘,近体则多讲声律格调、兴象风神,然在晚唐出现了李商隐之深情绵邈、细美幽约,近体风貌为之一变,出现了“任主观的内向化,取象的内心化,以及意象组合的非逻辑化”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

2、大学出版社,2000年,187页。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义山其人其诗的价值都没有得到认可,甚至还受到了歧视。在明代唐诗学大盛之际,义山诗却甚受冷落,评价不高,胡应麟在诗薮中仅赞其“精深”,徐学夷于诗源辩体评其“诡僻”,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评其“深僻”。今人刘学锴先生写有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甚为详细地阐述了其诗歌接受过程:虽有同代人对其“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的嗟叹,也有唐末李涪刊误释怪中对其“无一言经国,无纤意奖善,至于君臣长幼之义,举四隅莫返其一也”的恶评,而作为正史的旧唐书中也多次提及时人对李商隐“背恩”“无行”“无特操”的批评,在“思无邪”的诗教传统中,张戒在其岁寒堂诗话中将其列为“

3、邪思之尤者”,统而观之,在宋元明三代,对义山其人其诗嘉奖者寥寥,而诋毁指斥之声不断。一直到了清代,方注家纷出,各显其妙。 而对于义山的无题诗,其接受过程则更为曲折,第一个从审美角度来论义山诗的纪昀,对其无题诗及锦瑟评价皆不高,且清代之前的选本几无选入,唐诗别裁中无一无题诗入选,而唐诗品汇中所选也大都为咏史之作,一直到了近现代,对义山的无题诗的关注研究才深入开来。 关于无题诗的界定及其具体篇数,历来研究者意见不一,四溟诗话中说“李商隐作无题诗五首,格新意杂,托寓不一,难于命题,故曰无题”。谢榛:四溟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87页我认为,这和诗中情绪、意旨的多重指向甚有关联。近体

4、诗多有题目,纵观唐代七律,无论是盛唐的兴象玲珑、风骨俊爽还是中唐的诗运转关,大体说来,诗作的情思还是较为单纯单一的,所写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很强。此可以以孟浩然那首著名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为例,此诗和杜公的登岳阳楼一并被推为写洞庭湖的千古佳作,其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传唱甚广,而孟夫子写此诗的原意并非仅着眼于气势浩大的洞庭湖,诗题中还明标了“赠张丞相”,于是,后两句便转向了此意旨,虽写得不亢不卑,但拜谒之旨、仕进之思亦委婉道出,而义山的无题诗则不然。不但诗作的意旨写得迷离恍惚,所用意象也多为多义朦胧,结构也非以逻辑运思,在题目上径直标以“无题”,以无题为题。于是便众说纷纭,种种说法各有其

5、妙,各有所依,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被应用得淋漓尽致,但层层解说之后,诗旨似乎是有了一定的清晰明了,而诗味情韵却实为大减。况细细思之,总觉得众家所说,虽甚是角度新颖,各臻其妙,而事实却又多不可考,未必尽然。且可解者已大都有解,而不可解者却依然不可解,更多的似乎是解在无可解之间。历代读者读之,依然有巨大的解读空间,各自有其体悟,有其 “具体化”,虽然其中也会有误读,但有时候误读未尝不能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解读。可以说在对读者心灵空间的感发上,义山的无题诗功不可没。 近些年来,对义山无题诗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清人的研究大多为依托其事而比附之,而今人的研究则转向了对诗人主观心灵的探求、诗中情感的

6、探微,对诗意的分析也不再拘泥于某一种成说,而是开始挖掘其中情感抒发的多层次、多指向性。罗宗强先生在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李商隐无题诗的主要特征:一是追求朦胧情思与朦胧意境的美,重叠的象喻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二是追求细美幽约的美,感情历程细腻曲折,感情表达是一层套一层;三是感情的表达方式是多层次、细美幽约、迂回曲折的,而感情基调则是凄艳而不轻佻。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第十章,中华书局,2003年版王蒙在其一系列文章指出了义山无题诗中的“通境与通情”、“混沌的心灵场”等 王蒙:王蒙文存第十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安徽大学的学人对李商隐的研究成绩斐然,刘学锴、余恕诚二

7、先生合著有李商隐诗歌集解,且有一系列的专著和论文,见解精深。叶嘉莹先生说,“欣赏义山诗最好就是以自己之心灵和感受,去面对那些充满眩惑感人之力的幽隐深微的意象,忠实于自己之感受,也忠实于诗篇之本身,如此去作一番深入的体认,这是欣赏义山诗最好的一条途径。” 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中华书局,1984年版下面我兹就义山的三首无题诗作一番自己的体认,这体认在很大成分是我个人的“以意逆志”,但却是真实的、具体的情感之思,从情感角度去论其诗中情感的显露流动之妙。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二首(其二)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

8、惆怅是清狂。 说到李商隐的无题诗,首先有一个避不开的问题:有无寄托?而此诗更是难和这个问题避开干系。刘学锴在李商隐诗歌研究中将李商隐的无题诗分为三类,一为公认的或有痕迹可寻的有寄托之作,如“八岁偷照镜”;一为明显的别无寄托,如“昨夜星辰昨夜风”,一为寄托痕迹似有若无,处于疑似之间,如“相见时难别亦难”,而本诗则被划为了有明显的寓托痕迹之列。刘先生联系了义山的身世和经历,赞同何焯义门读书记中所言的“义山无题,不过自伤不遇,无聊怨体,此篇乃直露本意” 刘学锴:李商隐诗歌研究,本体篇,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且在其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在辑入姚注、程注、朱注、屈注、冯注等各家的评语后,提出此诗“实以

9、抒写身世遭逢之感为主,且笔意空灵概括,多用比兴,托寓痕迹较为显明。颔、腹二联,叙身世遭遇,意寓言外”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1406页。则此诗究竟作何解,还是应从诗作本身入手。 首句言“重帷深下莫愁堂”,先是勾画出了一个环境,莫愁堂上,帘帷重重,帷帘深深原为古代家室中常见的场景,而莫愁事也屡见,读此句也许并不能引起什么特殊的情绪,这就像是故事的序幕刚刚拉开,而其中的情节以及情绪都还没来得及敷衍,这个环境是华丽的,似乎也是闲适的。伤感且敏感人或许一下子能从华丽中嗅出伤感气息,觉其重帷深深之下大都应为愁怨孤伶之人和事;但达观疏朗的人或许觉得这重帷之下、莫愁堂中,应

10、为一段闺房乐事、闲情逸思,此时诗作的情绪未明,读诗人大可以各有怀抱。而对句“卧后清宵细细长”则将一种幽约细微的情思娓娓道出,刻画极细致生动,将“细细长”的卧后清宵“细细”地写出,且置一“清”字饰卧后之夜,则是夜之清冷、之“细细”长当真令人禁不住“细细”思之,“细细”感之,而这“卧”自然亦为独卧,卧之人的情思也便由此细细弥漫开来:清宵长夜独卧,时间是“细细”长,时间推移如许之缓慢,所思自也不免点点滴滴,都上心头,心灵也当将诸种情思“细细尝”。于是,一切的一切,所有怀有一颗敏感心灵的人们,不管境遇、思绪是相似还是迥异,都会在“细细长”的清宵中,细细体悟之,深思之。而在这细细体悟深思中,其情绪可以是

11、悲凉、忧伤、痛切,也可以是温暖、欣然、释怀,感发同一,而所感大可以人尽不同。不知何因,读此“细细长”句,令我不禁想起那句“煎心日日复年年”,愁绪将心灵一点点一滴滴蚕食耗磨,令人不胜其扰而又无可奈何,时时刻刻都感受到痛楚,却又不让人彻底绝望,“悬”而不能解,沉浸于巨大的颓废和感伤之中。接下来,诗人写了巫山神女、青溪小姑一联,用了两个甚为人熟知的典故,而用“元” “本” 二字加以绾合,于常典中融入己情,化出新意:在细细长的清宵中,思绪蔓延开来,细思昔日之人事沉浮、悲欢际遇,自当也有神女生涯的潇洒得意,然欢乐时光易逝,凛坎厄运难离,当昔日欢乐尽去之后,一个人“静言思之,躬自悼之”,自不免会无比悲哀地

12、意识到浮生若梦,“神女生涯”“元”是梦,而梦醒之后,现实却是“小姑居处” “本”无郎,往者既不可追,来者亦无可托,当真是 “回忆往事,遇合如梦,至今幽居独处,终身无托”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1454页,至于这神女生涯究竟何指,小姑居处何郎可倚,却是诸家各有所说,各有道理,而又不能一一作实,但其中的茫然之失、惘然无倚的伤情却是可以想见的。在三四句的神仙事之后,五六句则写自然界之菱枝、桂叶,写风波于菱枝之“不信”、月露于桂叶之“谁教”,将自然界风波、月露之无情作弄,菱枝、桂叶之柔弱无力,一一写出,这凄凄美美的意象令人禁不住想及:自然之造化无情尚且如此,更何况人世之艰謇舛难?至于说风波、

13、月露所托指为何,解者纷纷。联系义山之一生际遇,身世之悲、命运之舛,种种情思都不免写入诗中,但其情感是丰富丰满的,不一定独为某一事某一人而发,也可能是多种情绪的融合渗透。且物皆着我之色彩,或者说是以我之情绪来化物,写得朦胧、迷离而又恍惚。中间这四句用了四个各自独立而又两两类似的意象,叠加在一起,前后意象似全无关联,所凭仅为一片心绪意念的流动,不再拘于律诗之一写景一写情之模式,而纯为抒情,缘情造物,将诗境诗情完全提纯。情感在颔、颈联的潜潜流动后,到了尾联终于有了一个看似明确的吐露“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此处不再有典事的融入,只是一份情绪的深沉的浓厚的表达。我一直认为此二句为全诗之精髓,

14、写得如此深情如此执着又如此深刻如此内敛。而关于这两句的理解,亦颇有歧义,大略一解为因相思无益故觉亦无须惆怅,一解为纵使相思无益亦不妨终抱痴情,一解为徒相思无益唯付与惆怅清狂。三者各有因理,也各有情思怀抱。而我却从第一次读时就有一种直感:此句是写情之坚、情之痴、情之炽,纵使是人皆“直”道,纵使是相思确为无益,也不能妨碍任何一丝的情之系系,情之怅怅,情之彰彰,哪怕这份惆怅直化作清狂,被指斥为痴狂。情至深处,即便明知相思无益,也一仍故我,坚贞不变,哪怕其惆怅不能已,清狂形于外。读至此,之前的那些神女小姑、菱枝桂叶都不复存在了,只此一句深深印入脑海,不停地回旋反复,当真令人细细读之细细尝,弥久弥深,情

15、感至此,缠绵至极,深情款出。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此诗为无题中流传最广的一首,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已成千古绝唱,颔联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是被用于状各种人事而靡不贴切,足可见此诗之涵盖古今,情思茫茫,百态俱现。首句写得甚为平易却又最为经典,相见难和离别难都是颇有渊源的伤感话题,而写相见、离别的佳作名句亦层出不穷,各具其妙。写相见难,有“各在天一涯”的空间阻隔,也有“脉脉不得语”的人事阻隔。而写离别难,则更为多样深刻,自诗经燕燕中的“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16、”发端,并楚辞中“悲莫悲兮伤别离”的洞情悲苦,江淹别赋中“唯别而已”的黯然销魂,都给离别染上了浓浓的伤感情绪,而近体诗中的伤别离之作更是不胜枚举。而义山却别具一副心肠,自“相见”和“离别”两处着眼,并写两难,且因“相见时难”,别时当更增其难,因为这一别可能又是千里万里,即便不是“各在天一涯” 即便只是“相隔未千里”,依然会有“山川已间之”,谁能够知道离别之后“会面安可知”呢?此句自自然然地写出,清空流美,毫无雕刻琢磨之功,却容量巨大,对句“东风无力百花残”相对而言则写得较为平常,然正好和首句的空灵天成相协,使诗句张缓有度。颔联之“春蚕”两句写得甚为阔大,与其说是写一种执着之行为,不如说是在写一种执着不渝的精神。这种精神如吐丝之春蚕,流泪之蜡炬,至死吐丝方尽,成灰流泪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