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野中的道德与人生.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2658930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视野中的道德与人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哲学视野中的道德与人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哲学视野中的道德与人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哲学视野中的道德与人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视野中的道德与人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视野中的道德与人生英德市一中 任玉军一、道德是关于生命和生活的智慧道德是基本的社会规范,是关于人应该怎样做的学问,而应该怎样做则是人及人生的大问题。人类自产生开始就遇到许多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比如人的存在意义问题、人的生活秩序问题。这些问题任何一个解决不好都会影响人及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拿人的生命意义来说吧,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命存在:别的生命存在,它存在着就是存在着,从来不问自己为什么要存在、自己存在有什么意义等,好像对于它们而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并不是存在的必要前提。但人就不同了,人不仅存在着,而且还要问个为什么,问问自身存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只有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勇敢

2、地活下去,否则他就没有勇气活下去。比如,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人突然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甚至个人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完全靠别人照顾的时候,他常常会想到自杀。为什么要自杀呢?因为他觉得“活着没有价值了、没有意义了。”人在这种情况下会自杀,动物会不会呢?就我们现在的观察看来,我们还没有证据证明动物会因觉得自己活着没意义没价值而自杀,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动物有存在意义的追求。人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存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他的存在是必需的,一旦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的存在就是不必要的了。就如同黑格尔所说,人是悬挂在由他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人不能离开这张意义之网而存在。可见,人若存在就

3、必定面临一个生命意义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人就无法存在和发展。同样,人解决不好生活秩序的问题人的存在和发展也会受到影响。人是群体性的存在,作为个体的人,他虽然以个体的生命流程的完成为最终目的,但其生命流程的完成却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实现的,因而人离不开群体、离不开社会。同时,人还是自然之子,人也离不开自然而存在。既然如此,那就存在着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问题构成的生活秩序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都会影响着人存在和发展。比如说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人际冲突紧张,那么人的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人的幸福感就会大打折扣。这一点,我们大学生是很容易理解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

4、人际关系紧张,对大学生的精神心理都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冲突是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个很好说明。再比如,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同样会影响人的存在发展。如果我们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对立起来:我们个人的发展就是对社会发展的伤害,我们个人利益的实现就是社会利益的损失,那么我们个人就会受到社会的否定。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如此,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都能顺利的存在和发展,否则就会遭到挫折,像现在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就是如此。总之,人一存在就面临着这些生命意义和生活秩序问题,并且必须要给予很好的解决,道德和法律就是人类解决这些问题的智慧结晶。比

5、如生命意义问题,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总是要死的。既然人总是要死的,那么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当下的快乐幸福、地位权势、金钱财富还有什么意义?如同红楼梦里好了歌所讲,人富也罢,穷也罢,贵也罢,贱也罢,死后都是一堆荒冢,一切都烟消云散,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再赤条条离开这个世界,现实的快乐幸福、金钱财富、地位名利,在死亡面前都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人现实的东西如果不能和永恒联系起来,它就没有任何意义。正是这个原因,自古以来人对永恒的追求就始终如一、一如既往。比如古埃及法老们保存尸体以求复活,中国古代皇帝寻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宗教汲汲追求永恒世界以求永生,及人们繁衍后代以求基因永恒,都是人追求不

6、朽的努力。但人失望地发现人的肉体不能不朽,永恒的彼岸世界总是那么飘渺虚无,基因总是在变异,人的生命无论如何也不能永恒。没有永恒,生命存在就没有意义,人就没有勇气面对早晚要来临的死亡而存在下去,人必须要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人在失望于生命不能永恒的同时,却又惊喜的发现:生命虽然有限,但生命的意义可以无限,人可以通过无限生命的意义而永恒。比如中国儒家讲“三不朽”,即是要通过“立功”、“立言”、“立德”而实现生命意义的永恒。马克思讲: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

7、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保尔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它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些都是人希望通过无限的生命意义而使短暂的生命获得存在意义的努力。再比如生活的秩序问题。比如人与人要保持和谐,但怎样才能保持和谐呢?是相互对立、相互仇视憎恶、相互斗争,还是友爱、友善、互助呢?很显然是后者。当然这个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已经是毫无疑问的选择,但在人类,却是经历了大量的

8、实践而获得的经验与教训。荀子曾就道德的产生做过生动的解释:人性本恶,所以开始人与人相互对立冲突,相互争斗伤害。但人又是群体的存在,人要借助群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人与人的相互对立争斗使人的群体无法存在,个人的生存得不得维护。但最初性恶的人并不知道用道德的方法解决人际的对立冲突,因为他所知道的只有争斗攻击的办法。就像从来就以粗糠为食的人,在他看来,粗糠就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偶然有人给他送了肉食,他还会斜眼看肉以为怪。由于偶然的因素,有人用道德的方法来解决人与人的对立冲突,惊喜的发现这种方法比相互争斗攻击的方法更能维护群体的存在和个体的利益。道德于是就产生了。可见,道德是人解决生命意义和生活秩序问题的

9、经验教训的总结,体现着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自身的关系的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人的大智慧。二、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学习与实践道德作为人类的生命智慧和生活智慧,它不单单是关于生命意义和生活秩序的知识的集合,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人类对生命和生活的实践和体验,是人类关于生命、生活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道德智慧的提升,不仅需要了解人类关于道德的知识,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知道修养道德、提升智慧的方法,更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实践体验,只有如此,道德修养才能完成,道德智慧才能得到提升。比如说修养道德需要有修养道德的知识和方法。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讲一个学子胸怀治国平天下之志,不屑于

10、自理生活等小事,以至于居室脏乱。有人批评他,他却以其志在治国平天下而不在扫一屋予以反驳。他的老师知道后,严肃批评他“一屋尚不能扫,何以扫天下。”学子听后大悟。这个故事背后的哲学信念是中国古代对于如何修养道德的一个基本信念:道德修养需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只有如此,人的道德知识才会丰富,道德情感才会得以激发,道德意志才会坚定,道德实践能力才会提高没有小德的积累就无以成就大善。所以,古人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积善而成德。再如,孟母三迁、孔子“里仁为美”,讲道德环境对道德修养的意义。中庸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明辨之”学习、反思、践行的道德修养方法。人类历

11、史上关于道德修养方法的丰富知识,不可辩驳地说明修养道德需要懂得修养道德的方法,只有方法正确,道德修养才能顺利完成。再比如,修养道德需要知行统一,把学习和践履结合起来,才能使外在的道德知识转化成内在的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转化为生命和生活智慧。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对来做客的小朋友,临别时常常要赠送一些小礼物,小朋友在要接受礼物时常常会受到父母的一些眼色神情暗示“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而拒绝接受。在小朋友拒绝接受礼物时,我们常常要问:“你为什么不要啊?是不是不喜欢?”很多小孩子都会违心地说不喜欢,其实他是很喜欢,说不喜欢只是要坚守父母暗示给他的“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的道德规范,但其不

12、知,他坚守了一个道德规范,却违反了另一个道德规范诚实。只有很少的小孩子,在艰难思考后突然说出:“我喜欢,但我不能要”,或“我喜欢,但我不应该要。”当小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时,他关于诚实、关于“随便要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的道德知识就变成了道德智慧,他实际上已经获得了诚实的智慧和实践能力。我们还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不是我们不想遵守道德规范,只是不知道该如何遵守,高昂的道德成本让我们对坚守道德望而却步。其原因不仅有道德意志力的因素,还有道德智慧或实践能力的问题。但无论是道德智慧还是道德意志力,都只有在实践中通过生命和生活的体验才能获得。人类对生命智慧和生活智慧的实践体验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的生命和生活体验,我们才能对道德有愈加深刻的认识。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对于同一个人生问题,随着我们知识的不断增加、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我们对它理解也愈加深刻。道德作为人类生命生活智慧更是如此,我们越是对它反思切省,实践体验越是深笃,我们的理解也就愈加深刻,我们也愈加感到对它一无所知。苏格拉底高人的智慧就在于他的“自知无知”,而且这种“自知无知”之知却是源于他比其他人更多地拥有善的知识,比其他人更能深刻地洞悉“至善”。孔子“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启迪就在于至高的道德境界、人生智慧需要终身去追求和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