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2656487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形式,在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课中,它作为教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营造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良好氛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理及自信、好学的人格特征,它对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尤其是启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探究和获取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科学课堂中,常常会出现无序的讨论。有的讨论成了师生单独的对话;有的讨论只是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没有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有的讨论成了几个同学的表演舞台,多数学生无所事事;有的讨论甚至成了学生各自聊天的时间。怎样才能

2、提高科学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呢?下面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课堂讨论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课堂讨论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好坏,在于时机的适宜。当学生处于那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时讨论效果最佳。我认为课堂讨论问题的设计,必须因材施“论”,精心安排。不必要的问题或简单的问题不要生搬硬套安排讨论;高深莫测的、学生无从下手的问题也不必要安排讨论。要抓住讨论的契机,把讨论放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放在学生易混淆处,难度要适宜,否则,课堂讨论就变成形式化和表演化,课堂讨论就会“泛滥成灾”,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且影响了课堂纪律。课堂讨论的契机能否把握好课堂讨论的契机,直接影响着讨论的质量

3、和效果。讨论的契机教师要把握好,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讨论要源于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对学生深入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要能捕捉出一些能产生新思维和新方法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在学生有不同见解时开展课堂讨论。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认知水平的不一样,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思维真实的表现。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教师不能简单的否定,要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鼓励勤于思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各种各样的液体一课中,教师出示两小杯油和水,请学生讨论:我们怎么来比较这两种东西的异同点?有的说把它们倒出来观察,有的说用鼻子闻一闻,有的说用耳朵听

4、一听这时教师可以抓住机遇,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你们小组用什么方法?怎么做?讨论后交流方法时会发现方案很多:用杯子晃动的,有说倒来倒去观察的,也有倒入气球里用手捏来比较的可见在讨论中,学生自己发现多种研究方法,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 2、在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开展课堂讨论。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以及思维方法的不合理,在回答问题时经常会出现错误的方法,这正暴露出他们真实的情况:学习的内容没有掌握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并及时予以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研究纸的吸水性一课中,教师提出“你觉得水怎么滴才适合呢?”这时学生的回答出现了

5、“一张纸一张纸地滴”和“同时滴”两种方法,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讨论:“一张纸一张纸地滴和同时滴哪个方法是对的,你们是怎么想的?”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为了实验的公平性,应该同时滴水。在讨论中想法错误的同学明白了错误的原因,而对的同学的正确想法又一次得到了肯定,避免了错误的再次发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学生提出适宜问题时开展课堂讨论。 学生经常会对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产生怀疑、困惑,从而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学生会提问题,这是主动求知、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点,教师要结合问题,抓住契机,让学生在集体讨论中解决问题。如在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中,教师一边演示一边问:我这里又一杯水,往杯子里放三勺食盐,搅

6、拌以后会怎么样?学生说没有了、溶解了。教师再加三勺盐,又问现在会怎么样?你们有没有想到什么问题?学生提出“一杯水里究竟能溶解多少盐?” 教师就可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研究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去完善实验计划,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二、课堂讨论的技巧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讨论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讨论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吸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意见等。1、学会独立探索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索,必须要有自己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来替代的

7、。只有在学生个体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利用各种信息,探索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2、学会倾听在开始讨论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为此,科学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3、学会表达语言是思维的窗口,是社会交往的工具。讨论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

8、方的观点。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如使学生学会讨论发言的语言模式,像“我同意某某同学的意见,不过我还有补充”、“我对某某同学的发言有不同看法”、“我想提一个问题”等等。同时要求学生在谈具体问题时科学语言一定要正确,有理有据,逻辑性强。 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在以下场合组织学生讨论: 1、在观察、实验、考察前进行目标、方案、步骤的讨论。 2、在观察、实验、考察后进行发现、验证、结论、分析报告的讨论。如三年级压缩空气一课,学生自由地用自己感到方便的办法压注射器的活塞,压下去再松手,学生兴奋的一试再试后,我让学生讨论“活塞为什么能被压下去?”

9、有的说空气本来是装满针筒的,你一按就按成了一点点;有的说是空气占的位置变成了一点点;有的说空气是要占据位置的,所以你不能全部按下去;有的说你越往下按空气就挤得越紧。我顺势提出在什么情况下变挤?有的学生就悟出了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 3、对某种自然现象与事物有疑惑和不同看法时进行讨论。如四年级植物的果实一课,起初学生对西红柿是不是果实感到疑惑,我就顺势引导学生讨论,有的说西红柿是果实,因为它可以吃,有的同学马上反驳鸡蛋也可以吃,难道它也是果实?有的说西红柿是果实,因为它是长在树上的,有的同学马上反驳叶子也长在树上,难道它也是果实?有的说西红柿不是果实,它是蔬菜等等。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能的“愤悱”

10、状态时,进行新课教学定会事半功倍。 4、对某种发明、发现的过程或对已有结论的推想进行讨论 5、解决某个问题希望提出各自的方案,或对某事物发展进行假想时组织讨论。如四年级阳光下的影子一课引出课题后,我投影打出“你已经知道了影子的哪些秘密?关于影子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怎样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讨论,学生经过讨论,思考了影子的方向、长短的变化,影子和太阳的位置关系等内容,变教学目标为学生主动探究目标。三、丰富课堂讨论形式 课堂讨论形式的单一,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在讨论时,干与上课无关的事。因此,老师们要不断丰富课堂讨论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

11、综合素质,获得最大的讨论效益。 在课堂中,我们可以组织以下方式的讨论: 1、小组讨论协商式。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各自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意见。这种形式可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2、集中力量打靶子。在小组中每位学生独立思考后,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小组成员以他的意见为靶子,对他的意见发表见解。在这样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差异,发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实际操作中,我也发现这种方法由于“靶子”的不确定性,平常在讨论时总是处于“听”或常常游离于讨论的一类学生,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也被

12、激发起来,使他们说的机会大大提高。讨论活动由少数精英学生主导的情况能大大得到改善。3、辩论式讨论法。这种方法应用时一般是把全班分成对立的两方,然后两方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辩论。最后由两方各派一名代表作总结性发言。同时规定:在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前,学生需对上一个学生的发言做出判断,不得取笑、讽刺、挖苦和人身攻击。因为小学生有好胜心理,他们会更认真地关注讨论的内容,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提出难住对方的问题,并且更仔细地倾听同学的发言,这些都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摩擦力的秘密一课的教学中,分析摩擦的利与弊时,我就采用了正反方进行辩论的形式,把全班分成二大阵营,大家争论的非常激烈,

13、因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连平时不爱举手的学困生都跃跃欲试,讨论的效果非常好。四、建立有序的讨论常规 课堂讨论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1、讨论之前先思考。现在很多学生表现欲望很强,一听到问题,往往立刻举手发言。缺少了独立思考的时间,讨论就难以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目标也就难以达成。学生要么讨论的问题只停留在表面上,最后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要么极少数思维敏捷的学生成了讨论的主角。表面上学生争先恐后,然而,缺乏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活动。这就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讨

14、论之前先思考的习惯。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听到问题后必须有1分钟的思考时间,在这1分钟内不准举手,也不准和同学交流,给学生一个“缓冲”阶段,让学生先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一旦学生经过了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进行讨论,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经过课堂讨论后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2、讨论之中讲秩序。为让小组讨论更有序,课堂讨论能顺利进行,小组讨论前应该给小组成员分工。小组内每一位学生都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主持人、报告人、记录员、材料员、声控员等,为增进学生的互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各种角色还应轮流担任。教师有时还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

15、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3、讨论过程重方法。讨论时,谁先说,谁补充,谁最后来总结,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秩序。要让学生懂得讨论的要求,意识到“我”与他人,尤其是教师,是平等的学习者;意识到“我”在讨论中,不但要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发言,还要做个虚心的倾听者,在倾听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只有在讨论中让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并具备了倾听、尊重、平等和合作等这些意识,课堂中实施的讨论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4、讨论时间须控制。讨论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一般小的问题最好控制在1分钟之内;比较大的问题适当延长时间,但也应该控制在3分钟左右;超

16、大型的问题,最好也不要超过5分钟。因为时间长了,学生就易疲劳,就要讲空话,而且确定讨论的时间也能督促学生提高讨论的效率,不进行不着边际的讨论。在教学中,我一般在讨论前与学生约定好讨论的时间,并且在教室前悬挂时钟便于学生了解时间,讨论时间到时,我会手势、声音等提示学生结束讨论,并且对动作快的组进行表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当然,有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讨论的时间,如在大部分组讨论都还比较激烈时,适当延长讨论的时间。五、加强有针对性的讨论指导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原因,他们进行完全的独立讨论还有一定的困难,离开了教师的指导,课堂讨论将会乱七八糟,甚至盲目在“论”。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教师不是以权威的身份提供信息,不对学生的回答做权威的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