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传染病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2651757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传染病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生物传染病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生物传染病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传染病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传染病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传染病科目:生物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时:1课时 提供者:单位:大理州弥渡县弥城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18章第一节传染病,通过学习传染病使我们了解传染病的危害,类型,病因以及预防措施,从而使我们健康地生活。二、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询问同学们对疾病的了解来导入课题,再通过精心编制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要素组合+平台互动五、教学

2、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传染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从小到大都得过哪些病?就你所知道的疾病有哪些是传染病,哪些不是传染病?学生积极的思考,七嘴八舌的说出许多疾病,并把这些疾病分出哪些是一般的疾病,哪些是传染病。导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教师组织学生朗读教材,构建学习平台,调控学生。组织交流,精讲知识。1-1朗读教材。1-2学生小组完成下列问题什么是传染病?病原体包括哪些?传染病有什么特点?传

3、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并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染源?什么是传播途径?什么是易感人群?传染病按传播途径可以分为类型?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并举例说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1-3交流汇报、教师精讲 培养阅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学生完成情况,组织学生交流结果,适当点讲。1-1学生独立完成自我评价和优佳学案。1-2检测完成情况。1-3教师点讲。巩固知识要点,训练做题技巧。教师引导回顾师生一起说一说本节课的重点。巩固知识要点七、教学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主要从学习态度、参与度,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等方面评价。八、板书设计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能够在人与人

4、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4常见的传染病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血液传染病(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等)5、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病毒分布: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

5、、尿液和乳汁中传播途径:1)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预防措施:1)洁身自爱;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九教学反思爱因斯坦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生物学课程教学中也不例外,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地去探索新知,也才能让学生从思想上把学习转变为一种精神动力,心甘情愿地为学习而付出。下面我就这一课如何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我的观点:新课导入,导出兴趣。从学生自己所得过的病和知道的病引入新课,学生既熟悉又想

6、知道这些病中哪些是传染病?他们的病因是什么?具有什么特点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我给学身生构建了学习任务,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能力、同时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联系实际 联出兴趣。对于一些与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教学时引用现实中的真实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学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时所列举流感和肝炎以及学生所熟悉的“非典”事例。由于这些内容学生较为熟悉,会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这节课的效果是我在设计时没有想到的:学生参与度很高,所有学生都积极踊跃参与,课堂气氛热烈。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同学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资料分析、讨论交流,相互学习,汲取并互补了各自的经验,从被动的“知识容器”转为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在学习中不断去体验,在争论中解决问题,这让他们感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我在这样的活动中也获得了不少收获,达到了教学相长的境界。这节课还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如板书设计过少,板书书写不规范,学生练习巩固时间较少。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善、有待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