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讲课后高效测评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2646055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讲课后高效测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讲课后高效测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讲课后高效测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讲课后高效测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讲课后高效测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讲课后高效测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X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讲课后高效测评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授课提示:对应高效作业(二)一、选择题(22X年合肥质检)读中纬度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表示等温线。读图回答1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为( )A.北半球山脊 B.北半球山谷C南半球高原 .南半球山谷2.图中海拔高于1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A m2 B. k2C. k2 D 2解析:2。答案:(202X年威海文综二模)下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边缘某河流附近1月份和7月份潜水面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4题。3该河流的流向为( )A.东北流向西北B西北流向东南C北流向南东南流向西北4该河下游有一

2、湖泊,下列能监测该湖泊水位变化的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无线电信技术.遥感解析:第3题,1月份该河为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水,根据潜水流向可判断为西北流向东南。第4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湖泊水位的变化。答案:(202X年山东高考信息卷)读同一地区两个不同时刻的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7题。5.左图中A处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1004,006 B104,1008C106,100 D10,1006.从4时到20时( )A.朝鲜半岛风速增大中国西南地区风速明显增大C.日本九州岛南部气压降低D.辽东半岛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图示不同地区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南部

3、沿海天气晴朗渤海、黄海处在低压槽控制下为阴雨天气.台风正好登陆台湾岛.日本沿太平洋地区出现大风、海啸天气解析:第5题,相邻两条等压线等压值相等或相差一个等压距,根据图示等压值递变规律可知,处等压值应为1 006或1 00。第6题,中国西南部等压线明显变密,风速明显增大。第7题,中国南部沿海处在高压脊控制下,应为晴朗天气。答案:下图中为地球上某时刻太阳高度等值线()。读图,回答89题。8点正当( )A.日出时刻 B.日落时刻C6点钟 D18点钟.此时不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北印度洋自东向西航行的船只逆风逆水B驯鹿向苔原带迁移C阿尔卑斯山雪线位置较高D.寒潮影响我国许多地区解析:第8题,P点所

4、在线为太阳高度0的等值线,根据昼夜状况可判断P点在晨线上。第9题,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应为北半球的夏季。答案:(0X年高考重庆文综卷)下图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层水温图(单位:)。读图回答112题。0四位同学绘制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11当新疆喀什(3924N,755)区时为月10日800时,甲地的景象可能是()A.旭日东升 B艳阳当空.夕阳西下 D.夜阑人静12.乙地所属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广的大洲是( ).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南美洲解析:第10题,结合四幅图的经纬度判断该地应位于北美洲的西南海岸。结合世界洋流的分布,此海域的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寒

5、流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表现为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纬度较低的南方,所以选A项。第1题,根据新疆喀什的经度为754E,计算得出喀什位于东五区,而甲地在120W经线附近,时区为西八区,根据东五区的时间计算西八区的时间,应在题目已知时间的基础上减去3小时,得出甲地时间应为月9日9时,四个选项中只有“夕阳西下”符合。第12题,结合乙地在图中的位置(060的大陆西岸),可确定乙地的气候类型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欧洲成为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答案:二、综合题3.(202X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

6、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至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解析:第()题,由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M处位于大兴安岭,处位于长白山地,两者之间是东北平原。等雪期线中段向北(东北)凸出,表明地势高的山地气温低,雪期长;地势低的平原地区气温高,雪期短。第(2)题,从图上可以读出甲、乙两地雪期的长短,影响雪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是气温。甲、乙都位于山地,但是乙地的纬度更高,气温更低。根据

7、等降雪量线可以看出甲地多于乙地,原因是东北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甲地距海近,位于长白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更多。第(3)题,影响侵蚀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植被、径流量的大小和流速、土质状况、坡度以及人类活动等。丙地是丘陵,乙地是山地,丙地的地势比乙地低,集水多,加上丘陵地区农业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因此更容易受到侵蚀。答案:(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

8、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14.(02X年山东原创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全球变暖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22X年2月7日到19日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N,137E)召开。中国也积极参与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过程中。202X年9月日,“关注气候变化:挑战、机遇与行动”论坛在北京举行。材料二 温家宝总理在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

9、提高能源效率,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材料三欧洲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气压单位:百帕)材料四()说出材料三中的天气系统的名称,并描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未来几天地区的天气变化。(2)材料四中的A、两地都大量种植水果、蔬菜、花卉,被称为发展时鲜业的基地,试比较A、B两地发展时鲜业的差异。(3)材料四中的工业区为德国最著名的工业区鲁尔区,该区域经历了兴起、发展到衰弱再到整治的过程,简要分析该工业区的有利区位条件。(4)来到哥本哈根的宾馆中,打开电视看到新闻“近几十年来,该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迁移,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了负增长”请结合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

10、现象产生原因的理解。(5)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气候变暖引起了我国哪些地理现象的变化,并论述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解析:本题体现了考试说明中对“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要求。第(1)题,中心气压较低,就气压分布状况来看是一个低气压,就气流运动状况来看是一个气旋,再加上槽线附近出现了锋面,很明显是一个锋面气旋,b地区此时位于冷气团一侧,过后分别有暖锋过境和冷锋过境,不同的天气系统经过会带来不同的天气。第(2)题,由于A地纬度较低,因此产品上市的时间较早,但是距离欧洲腹地的距离较远,因此各有各的优点。第()题,该工业区为鲁尔区,鲁尔区兴起的区位因素主

11、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逆城市化问题,由于郊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再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因此大量的人口迁向郊区。第(5)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回答得合理即可,但是要紧紧围绕着全球变暖来回答,节能减排的意义从节约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去回答。答案:(1)锋面气旋。此时地区被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然后有暖锋过境,出现阴雨天气;暖锋过后被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然后冷锋过境,又出现阴雨天气,冷锋过境后,又被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又转晴。(2)气候:A地比B地纬度稍低

12、,热量较丰富,产品上市时间比地早。市场:地距离欧洲腹地较近,产品运输比A地更便捷。(3)煤炭资源丰富,距铁矿区近,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市场广阔。(4)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市中心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区人口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的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服务。()地理现象的变化:西部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南涝北旱、水旱灾害严重;森林带向北移;北方荒漠化加剧;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改变等。意义: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1(2X年山东信息卷)读我国某区域图和S地区种植业播种面积变

13、化图及S地区种植业产值结构变化图(其中A代表196年,B代表202X年),回答问题。(1)简述图中西部地区七月等温线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分析该地区夏季径流量占全年比重大的原因以及对该地区的影响。()说明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S地区在本地兴办了蔬菜、猪肉、鸡肉、淡水鱼等食品加工厂,分析这种办厂模式在解决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解决上起到的作用。(3)简述该地区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潜力,并说明理由。解析:本题以我国某区域为背景,深入考查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农业开发等知识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题,图中西部地区七月等温线大致呈南

14、北走向,分布较密集,原因是受地形的影响;该地区夏季径流量占全年比重大的原因是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集中可能导致夏季出现洪涝灾害。第(2)题,读图可知,在S地区农业结构变化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小,产值下降;蔬菜种植面积扩大,产值增大,在农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第(3)题,该地区为黄淮海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潜力大;该地区平原面积大、耕地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经营;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盐碱地的改良和农业技术的提高,将提高当地单产水平。答案:(1)西部地区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分布较密集。这主要是受太行山的影响。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集中在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易发生旱灾,不利于水资源的充分利用。()S地区农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小,产值下降,蔬菜在农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作用:就地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新型乡镇;减小大城市人口压力。(3)潜力大。理由是该地区平原面积大、耕地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经营;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盐碱地的改良和农业技术的提高,将提高当地单产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