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国中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2645590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我国中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研究我国中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研究我国中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研究我国中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研究我国中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我国中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我国中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我国中等教育开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现阶段我国的中等教育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侧重智力开发轻视人格培养和安康锻造;二是侧重理论素养轻视操作技能;三是教材难度和深度太大,学生的课本数量太大,导致学生负担沉重,使学消费生了畏惧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下降。再加上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习的时间过长,学生体质严重下降,学生的人格不健全,抗挫折的才能差,学生幸福感缺少,幸福指数降低,道德程度滑坡等一系列问题。关键词:人格培养;理论素养;操作技能一、我国中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中等教育的开展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支撑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开展,为中国奇迹的创造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2、。然而,假如仔细研究一下我国目前的中等教育,就会发现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重智力开发、轻人格培养。人格一种人力资源,包括诚信、毅力、团队意识、敬业精神和同情心。老实守信可以使人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毅力可以使人持之以恒,目的专一;团队意识可以使人得到别人的合作与支持;敬业精神可以使人增强责任心,激发创造力;同情心可以使人精神升华,增加人格魅力。缺乏诚信,意志薄弱,缺少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的人是很难成功的。据西方学者研究,纯粹依靠专业技术知识成功的人士只占15%左右,而85%左右的成功来自于奋斗者完善的人格1。这充分证明了完善的人格对成功的重要性。然而,我国的中等教育在高考指挥棒的牵引下,却

3、陷入了“重智力资源开发,轻人格培养的误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拼命地传授知识,搞奥数训练,施行题海战术,窥测高考动向,追求升学率。从学校到老师很少有人从心理学方面完善被培养者的人格。学校的教学方案中也很少有设置“心理咨询、“抗挫折训练、“社交礼仪、“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逃生训练、“诚信教育等人格培养的课程。教学方案中只有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知识性课程,课程体系存在着严重的内在缺陷。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单一,实行唯成绩论,一考定终身。高考录取的标准只有成绩,没有诚信、品德和安康方面的标准。学校重视学生的学习,轻视品行教育。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局部学生作弊、打架、欺诈、缺乏诚

4、信的现象严重,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团队精神,抗挫折的才能很差,这实在是我国中等教育的悲剧。2.重理论素养、轻操作技能。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我国的中等学校实验性课程的课时不够,实验设备仪器落后,实验老师缺编,国家财政对实验教学的资金投入缺乏。特别是实验性的课程老师动手示范,学生动手做的时机少;验证性的实验多,创新创造性的实验少;老师或教材设计的实验多,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少。学校以为:才能=知识=书本人才=学历=文凭实行学历论,追求文凭本位制,制造“升学率=教育质量的奇怪逻辑。完全抛弃通过实验、劳动、生活等学习知识的途径,一味地通过书本学习知识,导致大量只会读书考试的书呆子的产生。以为理论学习越多实际

5、操作技能就越高,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等同。职业中学和技工学校特色不明,实验仪器缺乏,实习机床缺乏,经费严重匮乏,一味地开设理论课,已到了惨淡经营的地步。再加上我国的高等学校理论操作和技能培训也相对缺乏,职业技术学院追求理论素养的培养,直接导致我国理论型人才严重过剩,而高级技能人才奇缺的场面。据报道,2002年广东社会劳动力总供应为137.4万人,总需求为102.4万人,其中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占40.8%,而技术工人的供应却只占30%。经济理论认为在技术工人的队伍构造中,技师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合理比例应该为8.213.946.131.8,而目前广东省的比例却为36.831.358.9。

6、显然,广东省中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状况非常严重1。广东尚且如此,那么全国呢?落后的西部地区呢?技术工人缺乏的程度比广东还要严重得多。与此相反的是,我国大学生的供求比例为1.31,形成了相对过剩的场面。3.教材偏难偏深,学生的学习负担沉重。近年来,中等教育教材的难度深度广度加大,将大学一年级的内容下放到高中教材,搞得中等教育的教材异常艰深,很大程度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如高中政治课教材中就有“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什么gdp、gnp、nnp、ni、pi等概念出现,诸如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等一些法律知识也出如今高中课本里。这些都是大学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在?西方经济学?中才学的内容2

7、。曾有教育学家对我国与美国的中学教材进展过比拟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中学数学、物理、化学教材的难度都比美国同年级教材的难度大。我国初三教材的难度大约相当于美国高二教材的难度。教材偏难偏深的恶果就是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大,负担加重,困难增多,成绩下降,自信心受到打击。二、造成我国中等教育诸多问题的成因造成目前我国中等教育问题多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政策机制方面的因素,也有传统文化方面的影响;既有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原因,也有我国国民经济相对落后的结果。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这么几点。一是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构造不合理、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和劳动消费效率进步等原因,我国劳动力的总供应

8、远远大于总需求,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这使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成为典型的买方市场,厂商和单位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这就会使厂商的用工条件不断攀升,由最初的初中毕业、高中毕业、中专毕业、到后来的大专毕业、本科毕业和硕士毕业,就业门槛逐年增高。厂商用工条件的攀升迫使人们为了就业而追逐文凭。在这种市场状态下,为了应合形势,同时也给学生的前途创造一个所谓的良好的条件,我国中等教育机构也就只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强化文化课教学,以理论素养的培养为主,片面追求升学率,无视技能教育,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这些分开书本分开学校的学生,除了伸手问家长要钱再也什么都不会干的寄生虫。二是政策制度缺陷。造成我国中等

9、教育重智力开发、轻人格培养弊端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就业形式、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制度、分配制度和招聘方法。政府招聘公务员,企业招聘员工,学校招聘老师,事业单位招聘职员都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学历与学位成了就业与晋升职称的刚性门槛。高中生完全能胜任的事情却要求本科生去干,本科生完全能干的事情却要求博士生完成。没有高校文凭的都不算人才。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必需要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实行英语和计算机考试一票否决制。收入、住房、提职等待遇与学历、职称挂钩。一句话,所有这些制度都与学历亲密挂钩,也就是说假如考不上大学,就根本没有出路。而高等学校录取的唯一标准就是文化课的高考成绩,学生的信誉、道德、守法、体质、礼仪、实际

10、操作才能、特长等素质在高考录取中全都被忽略了。这种文凭本位制、学历本位制的荒唐导致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学历和文凭,我国的中等教育在这种政策制度下盲目追求升学率,重视文化课的教学而无视操作技能的培训,重视智力开发而无视人格培养就成为必然了。因为,中等学校不可能改变国家的政策制度,不可能改造社会大环境,只能改变自己,适应国家的政策制度和社会大环境。三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国还有一句话“学而优那么仕。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做官成为人上人。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父母将孩子考上大学看做是光宗耀祖,成龙成凤的标志。将学技术和练操作

11、技能看做是没有长进,不荣耀的事情。很少有父母心甘情愿让自己的孩子放弃考大学而去上职业技校。这种心理无疑给中等学校只抓文化课学习,追求升学率,减少理论操作技能培训的理由和胆量。四是经费投入缺乏。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理论操作技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财政投入缺乏,学校根本没有力量筹集到巨额的资金进展实习工厂、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立。这也是我国中等学校重理论素养、轻操作技能和重智力开发轻人格培养的深层原因。五是赶超情结强烈。建国后,尽管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科技、经济、文化和政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客观地讲距兴旺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图存求强,赶超兴旺国家的心理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情结。在这

12、种情结的诱导下,希望通过勤奋努力,一年干完别人二年甚至三年的工作,一步走完别人两三步的路程。从深层的民族心理看,这种赶超情结是驱使中等教育的教材不断变深变难的根本原因。三、解决我国中等教育问题的思路走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误区的对策主要有:1.制度创新。要使我国的人力资源步出误区就首先必须进展制度创新,完善现有的相关制度。职称晋升方面,可否为那些文凭低而实际操作技能强的职工另创一套职称,或者在现行的职称体系内给他们一个出路,放宽职称对文凭的限制要求。分配制度方面,改变厂商在分配中对文凭的不良倾斜,重视劳动技能,进步企业中高级技工的待遇,把资格证书、技工证书与文凭等同对待,坚持“按操作技能与实际奉献

13、分配。2.教育改革。建议学校加大理论操作技能课程的课时量和门数,进步理论操作课程的比重,增加学生的实习与操作时间,建议学校和单位应进展人格完善方面的教育,对学生的诚信、意志力、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同情心进展培养,塑造完善的人格。学校真正办成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既完善人格、自由开展,又适应社会需求的主阵地。3.降低中等教育教材的难度。中等教育的教材要降低难度,增加兴趣性和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加设培养学生动手才能和创造性的内容,增开劳动课和游戏课程。杜绝题海战术和耗时战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总之全社会都应该关注中等教育的开展问题,因为它不仅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摇篮,更是一代代孩子能否自由、幸福全面开展的场所。参考文献:1中何磊.广东高级技能人才告急n.中国青年报,2002-06-19.2康江峰.构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信誉系统j.学术交流,2002,10.论文网在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