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个人法律分析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2644762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件个人法律分析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案件个人法律分析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案件个人法律分析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案件个人法律分析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案件个人法律分析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件个人法律分析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件个人法律分析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件个人法律分析书 证据分析 根据刑法第63条的规定,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依照刑法、刑诉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并结合本案具体案情,认定王某、徐某抢劫罪的证据如下: 一、认定王某、徐某犯罪主体的相关证据。 刑法中犯罪主体是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行为的自然人与单位。只有行为主体具备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才能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凡是年满14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故以下证据可证明本案中王某、徐某的犯罪主体资格: 1、王某、徐某的居民身份证; 2、

2、王某、徐某的户口簿或户口底卡档案; 3、王某、徐某的医院出生证明; 4、入学、入伍等登记中及个人履历表中有关年龄证明; 5、出生地同一区域邻居中同年、月、日出生者的父母或其他亲友证词; 6、王某、徐某的供述及其亲属证词; 在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上述证据过程中,由于实践中经常发生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友通过涂改犯罪嫌疑人年龄的方法逃避刑罚的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边缘年龄的查证,仅依据身份证和户籍材料是不能完全认定其犯罪主体资格的,故应取得上述证据中的第 (三)、 (四)、 (五)项,以形成一证据链条,互相印证。 通过对上述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能够证明本案被告人王某今年6岁,被告人徐某今年39岁,在犯罪时均

3、已满4周岁,具备刑法规定的抢劫罪所要求的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故两被告人均为适格的犯罪主体。 二、抢劫罪主观方面的相关证据。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态度。在主观方面,抢劫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故意的内容必须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关于认定本案两被告王某、徐某抢劫罪主观故意的证据有: (一)、证明王某、徐某抢劫罪主观故意的直接证据为两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1、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各被告共同实施犯罪进行了计划分工并且各人分别实施了相应的具体犯罪行为。 首先王某提出,寻找一个住人少、能包夜嫖宿的饭店,到深夜时抢劫“小姐”和

4、饭店老板,并商定由先王某一人事先嫖宿在饭店内,到深夜时分另给徐某、李某发短信,并打开屋门让两人进屋,3人共同实施抢劫。选定目标后,王某入住饭店,并给另外两被告发短信,3人到王某嫖宿的房间,由徐某持一把刀看住阿芳,王某、李某两人则来到饭店老板孙某夫妇的房间,由王某把刀架在孙某的脖子上威逼其拿钱。 2、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证明被告人实施作案有动机、目的。 即三个觉得打工挣钱太少,手头拮据,于是想找一个省力又挣钱快的门路,由此想到劫取饭店以获取钱财。并且被告均认识到劫取钱财会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并且在压制其反抗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但为了非法获得钱财的目的,仍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这就具有抢劫罪的

5、主观故意。 3、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证明各被告人对共同实施抢劫行为事先进行了商量,并且达成了共识。 王某提出,寻找一个住人少、能包夜嫖宿的饭店,到深夜时抢劫“小姐”和饭店老板,徐某和李某均欣然同意,并且共同商量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4、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证明各被告伤害被害人的时间是在抢劫行为当时,其目的是为抢劫排除障碍,而不是为抢劫完成后而实施伤害行为。此证据可证明行为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实施压制被害人反抗的行为,符合抢劫罪的主观要件。 (二)在以上所述直接证据的基础上,、以下间接证据可进一步印证各被告的主观故意。 1、被害人陈述、现场目击证人的证言。 2、事先踩点场所的现场证据即现场勘查笔录、

6、证人证言、辨认笔录,证明被告人已按计划的内容准备工具、踩点,、印证其主观故意的心理态度。 3、提取的物证。西瓜刀、手机,能证明被告人在预谋时主观上就有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准备,以及积极按照事先预谋实施抢劫行为。 上述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证明: (一)作为自然人,被告人王某、徐某主观上具有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该结果的发生。 (二)对于共同抢劫犯罪,作为共同犯罪参与者,各被告人在主观上都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共同犯意支配下实施的共同犯罪行为的组成部分。 三、各被告犯罪客观方面的相关证据。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的表现,具体说明某种犯罪是通过什么样的行为,

7、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犯罪客体进行了侵犯,以及这种侵犯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的事实特征。 在客观方面,抢劫犯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的行为。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犯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特点。 证明本案被告抢劫犯罪客观方面的证据有: (一)、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证明预谋中及在具体实施犯罪过程中使用暴力方法排除被害人反抗进行抢劫,被告人徐某持西瓜刀压制被害人阿芳,王某则使用西瓜刀这一作案工具架在孙

8、某的脖子上威逼其交出财物,并在孙某的右手臂上狠狠地戳了一刀,以此威胁其拿钱,后孙某的妻子刘某在李某的威逼下告诉两人的钱在抽屉里。 (二)、被害人、现场目击证人、旅社其他服务员的证言。证明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暴力、威胁的手段压制被害人反抗而强行劫取财物。 (三)案发现场或从各被告人身上或指认处提取的物证。西瓜刀、手机作案工具,以及搜查笔录、辨认笔录。 (四)鉴定结论。物证及其附着物上的血型鉴定、指纹鉴定、n鉴定、药物鉴定。 (五)作案工具等物证来源的相关证据: 1、同案犯的言词证据; 2、证人或同案犯与本案各被告人的相互辨认笔录; 3、鉴定结论,从来源处提取的同类物及物证所作的同一鉴定。

9、 (六)抢劫现场勘查笔录及照片。 (七)书证。伤情检验,证明被害人的伤害部位、伤口特征与各被告人的供述、证人证言所证明的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的行为及所使用的凶器能否对应。 (八)书证。医院病历资料,证明伤情检验结论的科学性。 (九)住宿登记的笔迹鉴定。 通过上述证据的收集和固定可以相互印证证明: (一)各被告人使用了伤害他人的暴力方法相威胁; (二)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指向的直接对象是被害人本身,而非直接指向被害人的财物; (三)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和当场取得财物。 四、关于犯罪客体方面的证据要求。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10、,即其行为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同时也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往往造成人身伤亡。侵犯复杂客体,是抢劫罪区别于其他侵犯财产罪或者一般的侵犯人身权利罪的主要标志。 证明本案被告人实施抢劫犯罪客体方面的证据主要有: (一)被害人的人身权利。 1、户籍证明、身份证; 2、物证,提取的被害人随身携带的物品及其提取笔录; 3、书证,被害人的伤情鉴定; (二)被害人的财产权利。 1、目击证人的证言; 2、被害人陈述; 、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 4、书证,勘验笔录; 、物证,现场照片。 通过上述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侵犯了双重客体,即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第 5 页 共 5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