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 《龟虽寿》《石壕吏》等-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263220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五首 《龟虽寿》《石壕吏》等-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诗词五首 《龟虽寿》《石壕吏》等-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诗词五首 《龟虽寿》《石壕吏》等-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诗词五首 《龟虽寿》《石壕吏》等-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词五首 《龟虽寿》《石壕吏》等-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五首 《龟虽寿》《石壕吏》等-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五首 ?龟虽寿?石壕吏?等教学教案-初一语文教案教学建议一、?龟虽寿?分析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作时间比?观沧海?稍晚,大约在公元207年末或208年初。曹操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迁都许昌,受封为大将军兼丞相,开始掌握中央大权。用了整整11年时间,逐步消灭了吕布、袁绍等割据权利,根本上统一了北方。这首诗即写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剩余权利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既有过成功的喜悦,也尝过失败的痛苦。但他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虽届暮年,还是老当益壮,不失雄心壮志。这是他写这首诗的思想根底。这是一首抒发人生

2、感慨的咏志诗。作者先以神龟、腾蛇为喻,说明神物寿命虽长,神通虽大,都逃脱不了死亡。从而说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这是自然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应该梦想长生不死,而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况且人的寿命长短也不是全由天决定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养治身心,延年益寿,与天争时,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进取精神。诗人的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可贵、可取的。诗一开始就连用神龟、腾蛇、老骥为喻,既是逻辑推理,又能唤起人们的形象思维。“老骥伏枥的比喻,转消极为积极,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中心思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作者自我形象的艺术写照。“老骥伏枥“

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曹操的诗强烈表现出爽朗刚健的“建安风骨,以“大方“梗慨而多气的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人们的心灵。这在?龟虽寿?一诗中得到集中的表达。二、?石壕吏?分析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五

4、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第二句“有吏夜捉人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三句、四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即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锋利矛盾。“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以下十三句是“致词的内容,在泣诉两个儿子已死、一个儿子仍服役,“室中更无人,只剩“乳下孙及其“无完裙的母亲的惨况未能打动县吏的情况下,老妇无奈“请从吏夜归。最后一段的四句诗,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

5、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作者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极精炼的诗歌语言,于叙事中抒情、议论,爱憎鲜明,藏问于答,无情鞭挞了“吏的蛮悍、横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三、?相见欢?分析后人一般认为这首词是李煜降宋之后所作,借以表达他的亡国哀思。人们往往联络李煜身经亡国之痛的遭遇来评析这首诗。如“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后主以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心头所

6、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说那么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但云别是一般滋味。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这些评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领会这首词的内涵。这首词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是由于它对“离愁所做的真切、深化的描写。诗人把抽象的难以言状的“离愁,写得很形象,道出一种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以“剪不断、理还乱为喻,是形象地描绘离愁的绝妙之笔。结尾一句写离愁“别是一般滋味,也是绝妙之笔。“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即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这正是真正经历离愁之苦的人最为真切的体验。这首词写情极其深切而自然,语言朴素如同白话,毫无雕琢痕迹,这既出于诗人的才能,更是其真情所致。词中的语句“剪不断

7、,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常为后人所用。“剪不断,理还乱,如今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如今人们常说“别有滋味“别有一番滋味,即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而来,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四、?观书有感?分析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进步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

8、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化,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到达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沉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泼,以开通宽阔的胸襟,承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开展的源泉和动力。五、?清平乐?分析这首词题为“村居,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

9、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信州今江西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这首词是描写农村生活的名作,风格清新淡雅,富于诗情画意。在表现手法上,全词不事雕琢而纯用白描,绘出了农村一户人家清新秀丽的环境以及老小五口充满田园情趣的生活画面,生动地勾画了一家五口特别是翁媪二人“醉里吴音相媚好和“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形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词中写白发翁媪,先闻其声;写大、中、小三儿,后见其人。寥寥几笔,如实描摹,简洁自然,写出一家两老三少的活动。构思方面,头两句写景,茅草、小溪、青草,本来是农村司空见惯的东西,但将它们组合成一个画面,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后六句写人,通过翁媪打

10、趣闲谈、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描画出一幅富于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全词只摄取了一个很平常的生活画面,如同一幅素描,却写得生趣盎然。六、?诗词五首?参考译文?龟虽寿?神龟虽然寿命长,最终还是要死亡。螣蛇虽然能乘云雾,终究化作灰和土。千里马老来臣槽枥,鸿志仍在驰千里。刚烈之人到晚年,雄心壮志永不止。人的寿命长和短,不仅决定于苍天。身心安康才是福,可以享有长寿年。回首往事太幸运啊,吟歌一曲抒豪情!?石壕吏?黄昏时分我投宿到石壕村,这天夜里听到有吏在捉人。我住的这家老翁听到声,便爬墙逃走了,老妇这才渐渐地走出屋去应门。呵,县吏噪噪叫叫的那声音该有多么凶横!老妇哭哭啼啼

11、的声音听着又有多么叫人伤心!我听到老妇诉说苦情:“我有三个儿子都去围攻邺城。最近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不久刚刚牺牲。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已招不回他们的灵魂!屋子里再没有一个人,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孙;他的妈妈虽没有离去,可是出出入人没有一件遮体的衣裙。我这老婆婆虽然年迈力尽,但我愿意连夜跟你们回衙门;然后好到河阳之当名伙头军,等赶到那里也许还来得及做饭而不会错过早晨!呵,夜深啦,语声已经都断绝,但这时候好似听到有人幽幽咽咽地,泣不成声。等到天明,我匆匆忙忙地奔向前程,而辞别的呀,已独独只有那个白头老翁!?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默默无语,单独登上西楼,一弯残月,清冷如钩。深院锁寂寞梧桐相

12、厮守,孤零零空对凉秋。剪是剪不断,梳理更烦乱是无奈的离愁,更有一番亡国之君的感受直涌我心头。?观书有感?半亩大小的一方池塘像一面翻开的镜子,天光和云影都倒映在里面,随着水波在不停地晃动。要问它为什么可以这样清澈?就是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清平乐村居?茅屋的屋檐,是这样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不知哪一家的老婆婆和老公公,头发都白了,醉醺醺地说着南方话在互相打趣。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顶喜欢最小的孩子那顽皮劲儿子,躺在溪边只顾剥着莲蓬的嫩莲子吃。教学设计例如一、教学目的一知识目的1通过?石壕吏?认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学习通过表达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2学会欣赏通过写景、写物抒情的诗词。3五篇作品各自的体裁。二才能目的1在理解?石壕吏?的根底上自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