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的传播学价值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61968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敦煌文献的传播学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敦煌文献的传播学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敦煌文献的传播学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敦煌文献的传播学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敦煌文献的传播学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敦煌文献的传播学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敦煌文献的传播学价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敦煌文献的传播学价值李拜石摘要:敦煌文献本身非常有效地在时间上、空间上用符号和载体积累、交流 并传播着文化信息,是一种极有价值的信息源,因而它在传播学方面的价值也不 容忽视,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为新闻传播史提供了实证, 展现了多样化的文化信息传播符号,成为记录古代敦煌文化的传播媒介。关键词:敦煌文献,文化交流,传播符号,古代报纸,媒介敦煌文献自被世人发现以来,就震动了整个国际学坛。其繁浩复杂的文本资 料,为文化典籍、史学、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科学及宗教等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同时也扩大和推进了与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意义是多方面的。由于敦煌文献本身 非常有效地在时间上、空间上用符

2、号和载体积累、交流并传播着文化信息,是一 种极有价值的信息源,因而它在传播学方面的价值也非同一般,不容忽视。一 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早在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伊始,就有一些世界著名的汉学家、考古学家、博物 馆学专家等纷纷涌入中国西部地区,对敦煌文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仅将部分 文献带到了自己的国家,还以他们渊博的汉学知识和汉语知识,对所藏文献进行 了识别、鉴定,做了大量的摘录并用不同文字为之撰写了题记。这一文化宝库的 发现,“是近代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其最直接、最重要的 影响之一,就是导致了一门真正世界性的学问敦煌学的逐渐兴起、形成和发 展。”1如今,中外敦煌学著作的单行本和论文

3、数量不断增加,内容也越来越多 样化。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敦煌学成了世界上 唯一以地名命名的国际显学。敦煌莫高窟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珍贵的 文化遗产。从 1907 年匈牙利学者斯坦因骗取部分敦煌文献开始,先后又有法国的伯希 和,日本的橘瑞超,俄国的鄂登堡,美国的华尔纳等考察家、探险家来我国的西 北进行考察、探险。不可否认,他们劫夺了大批珍贵的文献资料,甚至破坏了许 多敦煌文物,但也由此引发了全世界对敦煌学研究的热潮,促进了敦煌文化在世 界范围的传播,体现出中国古文化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力以及与其它多种文化的融 会贯通。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敦煌发现的新资料进行了广泛

4、的研究,注以新知, 再利用各种载体和媒介传播到社会,由此揭开了敦煌学研究的帷幕,同时对敦煌 文献的考查、整理、编篡和利用的信息传播工作也就与敦煌文献的研究工作同时 产生了。人之为人从传播起,“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 应变化的活动。”2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敦煌文献是传播活动的文化媒介或交 流符号,为人类的传播互动提供了一个“世界性”研究的共同母题,促进了不同 语言文化的国度之间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 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主体间 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3 跨文化传

5、播,“是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 人们交换信息的过程”,4换言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关 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是传播学研究近年来十分活跃的一个分支。跨文化传播是 一个不断寻求相互理解,相互适应和相互沟通的过程,它面对的是丰富多彩,各 具特色的文化世界。就敦煌文献而言,它所提供的文化资源和信息,面对不同的 文化环境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台湾地区,日本,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等国 家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有关敦煌文化研究的 著作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 “于是,美国有了敦煌广播公司,日本有了以敦 煌图案制作和服的公司,香港则有了由五家敦煌酒楼组成的敦煌集团。”5我国

6、 的敦煌学研究则更为成熟,并由此为除学术以外的旅游、交通、文化传播等相关 产业带来了灵感和可借鉴的思路,许多文化产业的形成,正是敦煌研究促使跨文 化交流与传播在现代社会结出的硕果。在不同文化的传播活动中,无论是在传播关系的维持,对传播内容的理解, 还是在反馈的方式等方面往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是以“好”或“坏”来表 明自己的存在意义,它是传播的,更是文化的。敦煌文献的传播实现了文化的交 流功能,这种“文化交流,绝非单向的文化移植,而是一个文化综合创新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均发生变迁,从中产生出具备双方文化要素 的新的文化组合。”6跨文化传播旨在通过沟通和交流,达到传播双方

7、的彼此适 应和相互了解,求同存异,不断寻找新的共同点。跨文化传播既促进了多元文化 的生成和发展,同是也加速了全球化进程。这也正是敦煌文献的世界性对于传播 学的重要价值所在。二 为新闻传播史提供实证中国古代的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相伴而生,可谓源远流长,并且经历了从口 传到文字传播到印刷传播到电子传播再到网络传播这样一个不断进步完善的过 程。具体到新闻传播,据研究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这一时期的政治家们, 都具有比较强烈的信息需求,都十分重视新闻传播。但这一时期还没有建立发行 官报的体制,现有关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料中也还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虽然曾有 国外的研究者提出公元前 363 年在中国出现邸报

8、的说法,但遗憾的是没有任何确 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并不可信,因此在新闻传播史上难成定论。中国的报纸最早出现于唐朝,目前学术界公认的这一定论当然是有着确凿有 力的证据支持的。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见于孙樵经纬集所收的 读开元杂报一文,但“开元杂报”的原件早已失存。“进奏院状报”是唐代 的另一种报纸形式。“进奏院状报的出现,是与唐代的藩镇制度分不开的。这 种中国古代的原始形态报纸,因由藩镇自治的进奏院据报状抄传,故被概称 为进奏院状报,也被称为邸吏状。”“后来的邸报一词,也与邸吏状 有密切的联系。”7据方汉奇先生在其一系列著作中的考证,现在我们所能看到 的仅存的最早的中国古代报纸原件,就是1

9、900 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文献中的两 张“进奏院状”的残页。这两份“进奏院状”,都是由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州 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因为沙州在今敦煌地区, 两份“进奏院状”均属敦煌文献,所以被新闻史学者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这两份“进奏院状”是 1907 年前后,先后被英籍匈牙利考古学家斯坦因和法 国汉学家伯希和从敦煌取走。一份收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东方及印度部,是 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 887 年)前后长驻首都的归义军节度使进奏官张夷则发回 给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的“进奏院状报”。它所报道的主要是归义军节度使张淮 深派往朝廷的三批专使们为代张向僖宗求旌节而在兴元、

10、凤翔两地活动的情况, 对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各人的具体表现等都报道得很详细。另一份收藏于 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是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 878年)前后派驻首都复姓南宫 的归义军进奏官从长安发回给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的进奏院状。报道的主要是归 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遣的贺正专使阴信均等一行 29人在首都长安活动的情况。敦煌文献中发现的这两份“敦煌进奏院状报”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同时也是 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敦煌进奏院状” 提供的研究 唐代进奏院状的珍贵实物,为我们了解古代原始形态报纸的具体状况打开了一个 入口。使我们知道诸如这一时期的报纸是手写抄传的,形式上还明显残留官文书

11、的痕迹;它一开始是被作为朝廷政事的政治宣传工具,只流传于封建统治集团和 各级官吏之间,并不与更多的下层民众见面等等,其价值不可估量,被中外许多 研究者不断地提及引用,分析研究,在新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三 展现了多样化的文化信息传播符号敦煌文献所传播的文化信息,除了有常规的手段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手段, 这些手段既可以是语言符号,也可以是非语言符号,为我们展现出了当时多样化 的文化信息传播符号。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言传播和文字语言传播。据敦煌文献存有的有关变文的史料,我 们知道在当时人们常用口头语言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来传播信息交流感情,“变文 是随着敦煌遗书的发现才又重显于世的唐代说唱文学名

12、称。”8这种艺术方式是 以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口语来说唱故事的,因此体现了当时民众语言的口语化、 通俗化、多样化特点。唱歌传递信息是口头语言符号的一种变形,说唱文学把歌 唱这种典型的审美活动变为信息交流的手段之一,把审美的形式因素变为传播信 息的方式。说唱者在演唱的同时,把歌唱者个性的信息融入到了整体体验中,用 共性的形式传递个性的感受,包容了丰富而个性化的信息,延伸发展了歌唱形式 的意义所指。敦煌文献中保存的有关语言传播符号的资料不仅是口头语言。“敦煌语言学 材料应包括古汉语的一切书,字书、音义、韵书、及其他古外国语言,如崒 利、吐蕃、西夏等。”9从中我们发现敦煌文献除了利用语言文字传递信息之

13、外, 它本身就是各种信息传递的结果,它们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受民族与民族之间交 流的影响,一方面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已有了多种文字语言的 分化融合,这种融合本身就包括了广泛的信息交流,加上相邻民族间在共同环境 背景下的相互影响和同化,分化,就更加呈现出这一时期不同文字语言交流的繁 荣态势。非语言符号人类很早就意识到运用多种符号和渠道传递信息的重要,敦煌文献给我们有 关信息传播的启示除了语言符号外,一些非语言符号也很有特色。图画:以图画表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有学者认为图画是文字的前身。敦煌 文献中充分利用了图画这一重要的信息传播符号,除了敦煌写卷、刻本中存有的 图像,著名的敦煌壁画也

14、可看做是一种存在墙上的另类文献。法国人曾称它为“墙 壁上的图书馆”,可以看出其作为传播符号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诸如其中 的故事画,以图述事,是以佛经故事为依据而作的连环画,内容丰富多彩,情节 动人,生活气息浓厚,具有诱人的魅力;佛教史迹画,是根据史籍记载,用画面 描绘佛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佛教圣迹、佛教戒律等,尽管真假混杂,宗教色 彩较浓,但也有不少史实,是研究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一些装 饰图案,建筑装饰的花纹随时代变化而各异,为后人传递出时代变化的信息;还 有象张议潮夫妇出行图、张淮深夫妇出行图、慕容归盈夫妇出行图等出行图,表 现了当时当地历史人物的活动,而且有名有姓,反

15、映出当时真实的历史信息,等 等不胜枚举。“敦煌壁画虽然是根据佛典和佛徒的要求创作的,但画工在进行创 作时,总是以现实社会为基础的,并从各个角度对现实社会有所反映,正是从这 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敦煌壁画是一部形象化的历史。”10服饰:服饰的产生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历史变迁密切相关,服饰的各自 特点都反映出这些背景。不同的外貌、衣着以及随身配带的装饰物品,都展现了 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感受,由于形状和风格不同及受到的文化制约不同,所传 播的信息也就会不同。敦煌文献中反映的普通人、统治阶层甚至佛像、飞天、舞 伎等行行色色、多姿多彩的服饰,不仅传递出与唐代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 用信息,还以其象征信

16、息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宗教信仰。飞天是敦煌文 化中最为生动活泼的形象,正是飞天的飘带衣裙和云气飞花的作用,才解决了体 重的问题,使飞天优美的姿态得以充分展现。舞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身体动作传递信息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唐朝 舞蹈艺术的成熟和宗教信仰有一定的原始性,所以无论是敦煌文献中用文字记录 的还是直接以图像形式描绘的以舞传情、以舞达意的现象都很突出。我们今天看 到的这些舞蹈形式别开生面地展现了一幅幅古代乐舞活动的场景。它通过浪漫的 艺术想象,把人们带到了一个绚丽多彩、扑朔迷离的极乐世界,早已摆脱和超越 了原有的宗教内容。其中反弹琵琶的形象今天已深入人心。甘肃省推出的享誉世 界的舞剧大漠敦煌和丝路花雨,其灵感的信息不能不说是来自于敦煌画 像中的舞蹈与服饰符号。音乐:有人说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镇定剂,作为一种听觉符号,它蕴涵有不同 理解角度的信息,可以传达丰富的情感。音乐无国界,就说明了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