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 诗五首.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2615198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0课 诗五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30课 诗五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0课 诗五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30课 诗五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30课 诗五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0课 诗五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0课 诗五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0课诗五首三里畈初中丁爱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饮酒(其五)一、导入二、诵读理解、反复诵读饮酒,注意读出诗人清高、自得的感情。、介绍作家作品:、解读诗歌:(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研讨诗歌)这首诗还有没有不能理解的字词了?“结庐在人境”和“而无车马喧”不是矛盾了吗?“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作者什么样的意?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哪几句?为什么?明确:喧:吵闹的声音。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辨:说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2、不矛盾,因为“车马”是达官贵人奔走于仕途的喧嚣,而诗人归隐田园,虽没离开“人境”,但心情舒适,志趣高远自然不受搅扰。:人的自然本性。: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的虚伪、黑暗,从自然中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各抒己见三、小结、当堂背诵。行路难一、导入二、朗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三、思考探究、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作者为什么提到吕尚、伊尹的故事?、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

3、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比喻和象征。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

4、万分。、借吕尚、伊尹的故事来说明贤臣在明君治下倍受重用,而自己也希望得到君主的器重发挥自己的才干。、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处境,同时在悲愤中又不失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感情。四、课堂抽背。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已亥杂诗一、导入二、朗读、男生、女生互读互查缺漏、教师范读三、探究、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叙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两句?你是怎样理解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记叙自己满怀离愁地离开京城的事,抒发了自己仍系心国事,为国尽忠的感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离开国家政治权利的中心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5、表达作者离开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也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同时对脱离黑暗官场感到喜悦。四、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导入二、学生反复诵读诗歌要求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试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明确:离愁,别绪,依恋等 三、学生再读诗歌在把握感情基调的前提下,要求体会古代诗歌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特点和方法。并展开丰的想象,勾勒出一幅幅塞北雪景图,品味着一份份浓浓离别情。要求学生:、理解作者“围绕什么来写”?、要懂得“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抓住关键词来鉴赏诗歌、分析情与景的融合。抓住诗歌的线索。(通过让学生找出有关“雪”的词语飞雪、暮雪、雪满、雪上,学生很快就能够明

6、确,本诗的线索就是“白雪”)同时找出与四个词相对应的“情”送别前、饯别中、临别时、离别后。依次与学生探讨各部分的景与情的有效结合。送别前(离愁):“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飞雪”大雪纷飞奇丽景。其中“卷”“折”写出了北风的猛烈,于是才有了下文的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名句,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并体会其中运用的比喻手法。“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写的是“寒雪”雪天奇寒戍边人。学生很快就能够找出表现“寒”的词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的是“厚冰”瀚海冰封愁云凝。“愁”,即

7、离别的哀愁,为下文设下情感的基调。(学生试背该部分)饯别中(盛情):“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写的是“饯别”中军置酒别故人。让我们想到“劝君更尽一杯,西出阳关无故人”。临别时(依恋):“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写的是东门雪中送别情。抓住“雪满”一词,既写出了回京之路的艰辛为送别情凭添了一份凄凉,也说明了作者的情深,与其说“雪满还不如说是“情满”。一切景语皆情语。离别后(回味):“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的是别君之后依依情。诗人在友人离去后还站在送别处迟迟不肯离去,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四、学生试背全诗,进一步体会作者的

8、思想感情,归纳本诗的主旨诗歌主旨:诗人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瑰丽奇寒的塞外雪景,表达了对友人的诚挚浓厚的送别之情。五、拓展性阅读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加强古诗文的积累。推荐岑参的另一首诗: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六、小结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七、作业、默写诗歌。、将本首诗改编成字左右的散文板书设计:第三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导入二、作者简介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师补充:杜甫()字子美,

9、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

10、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存世,共收诗歌一千四百多首。 二、朗读、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教师做一般朗读,意在正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投影部分字词注音和解释)、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三、思考探究、本诗中还有哪些疑难未解的字词?、诗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诗中哪写词你觉得精妙?为什么?、诗歌

1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怎么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皆欢颜”的崇高理想?明确:()、虚词: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向:副词,渐渐。安:疑问代词,怎么。呜呼:感叹词,哎。实词: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秋风破屋惨群童抱茅悲长夜难眠哀广厦庇寒一愿()、“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俄顷”

12、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粗犷有力,壮阔深达。(4)、不记小我,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事世情怀。(5)、各抒己见。四、小结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变成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朱德参观杜甫草堂的题词。我们但愿杜甫草堂长留人世,杜甫诗篇光芒千秋永照。五、背诵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