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2592199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 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A )A. 社会实践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伟人之言2.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B )A.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B.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C. 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D.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3. 反映论是(B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B. 除庸俗唯物主义外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D.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有原则4. 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B )A.获取真理性的认识B.为实践服务C.增长知识才干D.提高人的素质5.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是(A )A.感觉B.知觉C.概

2、念D.判断6.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B)A. 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概念、计算、试验D.概念、范畴、规律7.认识的本质是(C )A.人的精神的自我创造B.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直观反映C.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B)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D.在真理观上陷入了形而上学9.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A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感觉、直觉、想象D.概念、范畴、规律10. 以下论断属于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是(A )C.真理必有用D.真理必在

3、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 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表明(B)A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B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C实践标准也不可靠D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科学实验C.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动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13、实践的主体是(C )A 绝对精神C.具有思维能力并从事实践和认识的人D意识14、实践的客体是(C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人的意识的创造物C进入主

4、体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客观事物D客观物质世界15、实践的中介是(A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工具和手段C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D人脑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 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17、“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A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这一名句是强调(A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

5、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间接经验20、我们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得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关于这 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应形式是(B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2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22、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是(C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

6、有相互转化的可能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的区别23、“真理是人造的可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24、“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 )A强调真理的绝对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25、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D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论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26、“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 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该论断说

7、明(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好动力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实践比认识更重要D实践和认识同样重要27、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 )A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D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28、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C )A革命理论比革命实践更重要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29、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实际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使强 调了( D )A只有发挥主观能动

8、性才能认识事物B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更要善于思考问题D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30、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 们指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聪明才智(D )C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D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31、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是否(D )A符合人们的利益B符合马克思主义C为大多数人所接受D是否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 )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D全面性33、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夸大真理的客

9、观性,否认真理的主观性D夸大真理的有限性,否认真理的无限性34、石油和煤炭在农业社会的价值远不如工业社会,这说明价值具有(C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35、没有现代各工业所提供的强大的物质手段和工具,要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是根本不可想象 的,这意味着(B )A实践产生认识的需要B实践提供认识的可能C实践是认识的源泉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二、双项选择题1“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 味着( AD )A.真理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真理和错误没有确定的界限D.真理和错误的对立在一定条件下才具有绝对的

10、意义2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一思想方法表明( CD ) A.事事要经过实践B.上级指示和决议可执行也可不执行C.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D.要将上级指示和决议尽可能地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3. “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是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BC )A.完美无缺的绝对真理B.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C.颠扑不破的客观真理D.最终的真理体系4.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不是任意的,也不是消极自发的,要实现飞跃必须具备一定 的条件 ( AD )A.在实践中获取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的感性材料B. 必须把关于客观

11、事物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利益和要求结合起来C. 要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D. 要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消化、加工感性材料5、胡锦涛同志在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全社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这一要求的哲学基础是( BC )A.学习第一,实践第二B.理论要联系实际C.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实践活动D.学习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6、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导致(BD )A. 唯心论的错误B. 唯理论的错误C. 不可知论的错误D. 经验论的错误7、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AB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B人感官和大脑延伸、治理放大的工具系统C进

12、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D逻辑思维方法和操作程序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CD )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BC )A主体对客体的消极、被动的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加工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接收储存10、“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 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包含的哲学思想是(BD )A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也是物质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11、下列观

13、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是(AB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C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2、“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这一观点说明(BC )A感性认识是没有意义的B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13、下列属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有(CD )A理论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D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14、“按图索骥”的属于(AD )的观点A唯理论B经验主义C绝对主义D教条主义15、“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属于(AD )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C教条主义的观点D反

14、理性主义的观点16、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AB )A生而知之B不行而知C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三思而后行 17、“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 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在升起。”恩格斯的这段话的含义是(AB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C感性认识对认识没有意义D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18、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 去,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BC )A社会主义不需要纲领了B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C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D社会主义建设只要经验了19、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困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表明(AC )A知行相互促进B知先行后C知行不可分割 D知难行易20、人类实践活动总是受(AB)的制约。A真理原则B价值原则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2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在于(BC )A前者侧重于主观性,后者侧重主体性B前者侧重于客体性,后者侧重于主体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