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 我是少年阿凡提9.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2585794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唱 我是少年阿凡提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演唱 我是少年阿凡提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演唱 我是少年阿凡提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演唱 我是少年阿凡提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唱 我是少年阿凡提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唱 我是少年阿凡提9.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是少年阿凡提教案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具有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刻画了欢乐风趣的阿凡提的形象以及对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恨之情。第二乐段以连续密集的节奏音型出现,配以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啦啦啦”、“唻唻唻”更鲜明地表现了主人公活泼向上的精神面貌,唱出了新一代少年阿凡提自豪、欢乐的心情。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能做

2、到声情并茂,在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能力上有一定认知。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歌曲的音乐风格,做一个有正义感保护环境的阿凡提式的好少年。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弹性的声音生动的表情来表现歌曲,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合唱部分,并能尝试用合作的形式来表现音乐。知识与技能:认识升记号,结合听辨提高学生的音准水平。用弹性的声音生动的表情来表现歌曲。三、教学重、难点:学习升记号,唱准切分节奏与十六分音符及合唱四、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打击乐器等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律动表演:同学们让我们随着动感的音乐跳起舞来吧(播放新疆是个好地方)边听边表演。设计意图:在美妙的音

3、乐中进行师生律动,既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又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出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了吗? (2)、新疆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你们猜猜他是谁?答案就在歌曲中,请同学们认真听 (3)、在你的心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机智、勇敢)当别人破坏环境的时候,“我会对他不客气”,说明他还是一位保护环境的人。那么有人破坏环境你是不是也很生气,也会对他不客气?(二)难点切入,学习新课1、我 可 对他 不客 气休止符处可拍腿,表示出的你的愤恨。2、学习歌曲:(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并且让学生说出歌曲中有哪些情绪在里面(教师提示,有三种情绪)请同学们认

4、真聆听。高兴生气自豪(2)、用自豪的语气随教师演唱第二乐段。教师提示:两处阿凡提的不同唱法,让学生来听辨。(3)、师生配合演唱,教师演唱前面的部分,学生演唱后面的部分,(提示学生自豪的情绪),唱会后加上舞蹈动作(教师提示前面学过的新疆动作)(4)、同学们,歌曲中有一个音乐符号,(教师出示升记号)你们看一看它在歌曲中的哪个地方?教师讲解:这个记号叫做升记号,写在音符的左上角,叫做升do,表示升高半个音。让学生对比区分并说出加入升记号的好处 22 12 3 - 22 #12 3 - (5)、教师演唱后面部分,学生演唱前面部分(提示演唱情绪),唱会后加上舞蹈动作(跟音乐伴奏)。(6)、学生带着感情完

5、整演唱歌曲并加入舞蹈动作。(7)、同学们表演得非常棒,下面我想给大家提一个更高的要求,老师加入了二声部。合唱的学习:A、全体学生演唱二声部的谱子,唱熟后加入歌词。B、教师弹双声部曲调,学生演唱二声部的曲调。C、高低声部演唱合唱部分。(8)、加入二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加上表演动作 (三)编创与表演1、阿凡提还有一位好朋友小毛驴,你们听一听我模仿的小毛驴走路的声音像不像?(口技)学生模仿小毛驴走路的声音,教师加入钢琴伴奏并演唱。2、你们觉得哪个乐器更像小毛驴走路的声音?学生徒手用双响筒为歌曲前面部分伴奏。3、合作表演:(表演唱,双响筒,模仿小毛驴走路的声音)演唱前面部分。4、用多种形式完整演唱歌曲。 (四)、认知拓展,情感升华 通过这首歌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阿凡提是一个机智,勇敢保护环境的人,老师希望你们从小也要做一名保护环境的好少年。地球属于你,地球属于我,地球属于你和我。让我们用双手共同装扮地球。好,我们随着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结束这节课。(学生随着音乐轻轻走出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