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敦厚”论.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2584855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柔敦厚”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温柔敦厚”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温柔敦厚”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温柔敦厚”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温柔敦厚”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柔敦厚”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柔敦厚”论.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柔敦厚”论聂瑞芳 黄鹏摘 要: 温柔敦厚对于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尤其是文学创作和民族性格这两个方面。它使我们的文学有了一种清和的美,使我们之间多了一种无意识的和睦。但是,它同时也阻碍了我们文学创作个性和性格个性的发展。关键词: 温柔敦厚;文学创作;民族性格;个性礼记经解中有言:“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故诗之失愚。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孔颖达疏: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敦厚,汉语大辞典中解释为“诚朴宽厚”。(辞源中解释同)综合而说,温柔敦厚的主要特点就是:温润,和柔,诚朴,宽厚。孔

2、子说“温柔敦厚”是诗教也。到底诗是不是一概温柔敦厚,这依然是一个颇受争议的问题。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温柔敦厚”说对于我们古代文学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可以说是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在后人的文学创作宗旨中,“温柔敦厚”是首要的,尤其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的诗歌。言行龟鉴中引杨中立语:“为文要有温柔敦厚之气,对人主语言及章疏文字,温柔敦厚尤不可无。”综观中国古代文学史,“温柔敦厚”是一个突出特点。一些歌功颂德的文字自不必说,许多讽谏君主的作品,风格也是以“温柔敦厚”为主。如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等,本是以讽谏天子为初衷的,但也要坚持温柔敦厚的原则,以致于本末倒置。杜牧在与人论谏书中曰:“礼称

3、五谏而直谏为下”,其原因是“君臣尊卑”。这种思想从一开始就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成分“支配中国社会”,“人人不敢有所违异故也,中国诗词每作委婉之辞,不敢有所指斥,兢兢焉恐失诗人忠厚之旨。” 朱东润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第9、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这句话虽然主要是针对于中国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而论的,但它却同样适用于其它文学形式。正是因为孔子,正是因为享受独尊的儒家思想,正是因为尊卑的君臣关系,“温柔敦厚”的文学创作原则才被贯彻得如此彻底。其次,人们的文学品评标准也是以“温柔敦厚”为主的。孔子编定诗经,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其实,“思无邪”正是“温柔敦厚”的一个表现。因此,

4、也可以说,“温柔敦厚”也是孔子编定诗经的一个主要标准。在论语八佾中有言:“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在论语卫灵公中又有:“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从这些话中,我们都可以窥见孔子“温柔敦厚”的文学审美与接受标准。这些都影响到了后世人对文学的品评。如王琦在对李太白全集的跋中说,有人评价李太白的诗作“有悖于温柔敦厚之教”,“多甘酒爱色之语”。郝敬仲在与杜诗的题辞中表示只有杜少陵的诗才“尽温柔敦厚,性情之正。”龟山杨中立语录云:“有观东坡诗,只是讥诮朝廷,无温柔敦厚之气”等。且不论他们的评价之对错,我们可以看到,温柔敦厚,已经作为了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标准,也在一定程

5、度上决定着文人的成功与否。其实,温柔敦厚先是作为人的性情这一方面提出的,然后才延伸到了诗教,这从文章一开始所叙述的礼记经解中可以看出。同样,孔子也是以“温柔敦厚”塑造自身和教育子弟的。学而中,子贡评价他的老师孔子“温、良、恭、俭”。述而中有言:“子不语怪、力、乱、神。”阳货中:“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些都是温柔敦厚的具体表现。它对于后世中国人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中国人性格中普遍存在的“中庸”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这里就不作细谈。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温柔

6、敦厚”论的影响不仅仅是局限于诗歌,也不仅仅是局限于文学,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温柔敦厚”论,使我们的文学有一种清和之美,使我们人与人之间多了一种可能是无意识的和睦。这是对于整个民族,整个时代的影响,其功劳是伟大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另一个方面,那就是“温柔敦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个体创作个性和性格个性的发展。“温柔敦厚”是带有一定时代性和局限性的。所以,我们不能把它作为评价文学作品或者人品的单一标准或者是主要标准。我们当以发展的理论来批评和制约发展的中国文学和变化的中国人。参考文献 1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7.2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3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 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 4 杨伯峻.论语译注 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5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作者简介 聂瑞芳(1984-),女,山西省晋中市人,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