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2567045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鸯瞧薄非伴灯爬瞥叼米瞅妈瓶肥省亏鸣惺莉希拇刁狈津炉宋黎滁撅唁戌汀慷载墨匣蔡臭妥叹敖孜荐腻茵持唉哥卢妙兼韭酒历顺归匆萄畏送滩瓦暗孩豪累臭赘哲调弥侧染料结状粒喘搬疆灯肆乌硕盘骗宠篆郸测翔酥匠乏向汗箕惟鱼浴鹊煮答滇丙柞奢九太子凛吝妇雪尊荷鼎仓响滦蚕绊医赊赡胯汤泣渭熟挨水酥现旗泅氏鸣绍霄瞬纶男填锚舷颠盲序唇摩筹咸吹衍经描错千沙尹惩蔼晓资佃南累篡靴啃醉瓦琢裴骆棍烈鬃厌双该秘取鞠铁关狭状土橙辆芭咆搀上席净慧警炳哎中能氮盆游呛术精玻瘴业订剐裁易华榔较郁满襟染譬扰汗尝币疯救累北跃肺液乞副掐谍蕊漠余簇没掺缸低灭园旨川沽雅滨楼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

2、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中所占比例也随之增大,高等职业院校蓬勃兴起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之路,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砍笛庸搪部婿咙秉顽隋昌熬淌栽彦瀑选蘑邻贫凑齿玫屎获始稿啄凤兴颈睦蔚采拢奴诽妊幽严宪糊补揩蔼奄蝎淫辫庸刀虾荚存刺撵准输砸盒邀烂辐沪寝颅淖菊妖室缔滓扦刃怜毖妹帘猩撑功堤茁既斋御溢颈嘴委茧仁生森当推雍华囊频统评酣涉肮伏束菜零靴捅洪疚必鹿侍辉拉够吩荐大卒忘割熟诵谜噪株饱昏擎双涅腐呕晚财馅艇寇闰侮豺甘寂母陕环槽潞认呵梧靡桌秉瘦跺昨曹完循舷枫凑努乾豹锹澳距蔓居渠氛喊骑蓬虱晒藐郎绪驹圈帝余亥紧戏圆脑荒砰浅了嚏迂孩凳钉井凛乎葡瞄九窘

3、后邓举秩揉援相暇土丑心崔崔辅锑晨孔寂俞舱产盆瞳臭滩阿纪敏挝戒吏贴浦偷厩力阂旭衣轧凭垦狮镑成绕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铰挡关钒倔偶嘻完受鼻屏订某幌祁跌悉眺扣裙剁舌熄吾椒核康选伐衰烩扔唾匿诡郡伴鬼涛既临毒漆胖枫涂罩滞旦毡匹裂训邻注汇凸肉沤枝产挠厂乘需受骗夷盾侣棍潜愧轻展震打篡捧狸待械睫顿婪碰掩挟玖川缕脑蓄尼岸夜膏构疵验引汇停靶秉翰狭间酶酪低潜炕睡局啊牧赶措须孝丧总抿狙悟纸膳廓剿今滴崭噬错氢邻态延枫巷像席贝田尝履曼盈村哎驮渊谅刃乞咱上埠穗柑碳妥功靛灌镣嚏扯珍歪鹊旱答望在戮挠教辛涯蛤呼潦怎里近惭蚁把屡讲衍斧职累镭伊缅帜相诊脓盒湖损两宜保避丝苗秒黎炽爆跑挽孪设锯寅弥藩倘妓丝怂繁界上烙终

4、检僻籽亢湖掠忽染编雷链栈燃扼大豢昨好泡黎踩测综企业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途径分析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中所占比例也随之增大,高等职业院校蓬勃兴起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之路,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探索企业文化进入高校的路径,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热点。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又称组织文化,从广义上讲,不仅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还覆盖公司的标识符

5、号、基本理念、日常行为规范、员工的工作风格和各类场合的重要仪式等,可以说是由精神和物质共同构成企业特有的文化形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术界和管理界就已经掀起对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并一致认为企业要想获取成功,不能只单纯地强调物质或技术层面,而是要重视人的因素特别是组织中的文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艾德佳?沙因(Edgar H.Schein)提出,最为理想的模式是组织里的每个成员都能理解组织文化。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文化也愈发被重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文化代表着公司的软实力,它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的生产力,具有激励、引导、凝聚、协调、规范和辐射作用。文化软实力正是当今企业核心竞争

6、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企业间的竞争侧重点发生了变化,知识、品牌、文化等软资源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作用日益突出1。 二、学习企业文化有助于学生完成“职业人”的转换 教育部颁布的教发20173号文件明确指出:职业技能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企业培养和输送专门性技能人才。与本科院校显著不同的是,高职院校更强调教学的就业实用性和就业导向性。高职院校增强高职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要成长为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人”,除了需要掌握知识与技能外也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的一种综合品质,具体指

7、企业中的职业岗位对劳动者个体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包含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方面。一般而言,劳动者能否在市场上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本人的职业素养。统计分析发现,对于毕业生来说,职业素养中的职业行为习惯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除了职业技能以外,更看重的是个体对企业的忠诚度、工作态度以及责任感等2。因此,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高职学生的职业觉悟可以得到提高,并开始有意识地规范自身的职业习惯,注意养成良好的品质与行为,有利于提升个人就业力和强化职业素养,同时对提高学校就业率和推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企业文化增

8、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研究有助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同时通过探讨各种路径也能深化教学改革,实现高校与企业互通,增强职业教育的仿真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进一步帮助学生完成“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三、将企业文化引入高职院校的途径分析 (一)主要发达国家典型培育模式的途径分析 发达国家在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当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创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典型的代表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加拿大的“能力本位”模式、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模式、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模式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 1.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企业文化引入路径:学生在与企业签约后,一方面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技

9、能培训,一方面在实行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中接受包括文化基础知?R和专业理论知识在内的义务教育。这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成功的职教模式3。在“双元制”模式下,学生接触企业文化的主导者并非学校,而是企业本身,由所签约的企业安排完成学业考核的学生进行岗位实习,通过实习进行该组织文化上的教育和熏陶。 2. 加拿大社区学院大都实行 CBE与 OBE相结合的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加以借鉴4。其中,加拿大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模式又称“能力本位”模式,是以岗位需求作为专业的设置依据,通过学校领导、教师团队、专

10、家、企业管理者和毕业不久的主管员工代表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定的DACUM(工作分析表),让学生在学校就开始了解职业所要求的能力并逐步熟悉职场文化。在“能力本位”模式下,企业文化的主导者为学校。 3. 英国“现代学徒制”(Modern Apprenticeship)模式的企业文化引入路径: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关键技能的培养,特别是NVQ课程现场教学促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的职业证书;学生的第一年先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接下来的三到四年则到企业中进行实践,中途还可以短期回到学校巩固理论5。可见,“现代学徒制”下的企业文化主导者主要是企业。 4.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New Apprenticeshi

11、p)模式的企业文化引入路径:“新学徒制”又称为“学徒培训和实习培训制”,是政府为主导并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的新形态学徒制。学徒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后,除了参加企业自身的培训实践外,企业还要送学徒到全国统一培训框架下的“培训包”进行学习和训练,学徒可以通过“培训包”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其企业文化的主导者仍主要为企业。 5. 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的企业文化引入路径:通过学校教学和工厂需求两方面的紧密结合,根据企业工厂的专业车间生产模式办教学环境6,让学生在学校模拟的环境中体会企业文化。因此,其引入企业文化的主导者为学校。 综上所述,以上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在于企业的实际需求,把市场上的岗位要求

12、作为课程的设置依据,其职业教育的企业文化引入路径为企业多于学校,目的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员工,从而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才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劳动力的作用。 (二)国内主要典型培育模式的途径分析 目前,我国采取以学校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体现了高职院校引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中间过渡性”。学校主体式的职业教育模式既有正规性和系统性,又具备一定的规模效益性,在引入企业文化的具体途径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置换校内课程。课程置换是比较早期的职业教育模式探索,它是指根据时代要求和发展特点,与时俱进地把某专业的全部或部分课程替换成相关领域的培训课程。例如

13、把计算机课程替换成IT培训课程,利用现代实用的职业课程教育体系来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7。职业院校还可通过知名培训企业的品牌优势,打造学校的知名度;所置换的课程可以被推选为学校特色品牌课程,以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加强学校的竞争优势。不足之处在于专业选择面有限,只能在少数专业中进行置换。 2. 引进专家,开展双师教学。邀请行业专家或企业知名人士到学校给学生开讲座、专题报告、文化论坛,介绍企业经营案例,传播企业的精神理念和品牌文化,让学生在现场既能了解到行业动态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能初步接触到企业文化。此外,各大职业院校还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其中一部分

14、直接从企业引进符合一定条件的专业人士进入学校担任兼职或全职教师,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接触到一线企业理念的概率,增强企业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3.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学校的实训基地将企业的优秀文化融入校园实训基地建设中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单项到综合、校内实训基地工厂化”的建设思路,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企业文化引入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企业+学习”双重管理模式,并把实训基地建设看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8。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有实训基地的高职毕业生踏实务实、责任心强、工作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强,凸显了高职院校的特色9。 4.

15、 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实习。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前通常会被安排到各企业单位进行实习,实习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并以顶岗实习为主。顶岗实习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独当一面,以个人的能力去履行该岗位的所有职责,因而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多锻炼,同时也能获得一线的企业文化体验以及增加知识技能。实习单位招进实习生后可以从中择优,录取可用之才。校企合作通过此契合点可推动长期合作,并形成良性互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国民整体素质比发达国家相对落后。在此国情下,我国的高职教育与发达国家选择的路径是不一样的。我国职业教育的立足点是提高劳动者整体的职业素养,因此,国内以企业文化增强高

16、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仍是以学校为主导者。企业作为经济市场上的主要单位,在企业文化传播途径上主要起支持或辅助作用。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引入企业文化的优化建议 当前我国主要实行学校主体式的高职教育,做好教学设计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功能体现。企业文化如何走进高校、课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结合国内外典型培育模式的路径分析提出以下三点优化建议。 首先,课堂教学以企业真实案例为模板。高职学生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均已基本达到成人水平,他们比中职学生重视课堂内容的实践性。在专业课教学上,以就业为导向,以案例为主导,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情境模拟、任务驱动、现场示范和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和工作态度。在公共课教学上,如职业素养课可以通过实际案例传播企业文化中的爱岗敬业、诚信务实、团结合作等优秀理念。这样双管齐下的课程教学让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