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系梁模板计算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2548539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盖梁系梁模板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盖梁系梁模板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盖梁系梁模板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盖梁系梁模板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盖梁系梁模板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盖梁系梁模板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盖梁系梁模板计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盖梁、系梁模板设计计算书一、1、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桥涵钢结构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2、设计要求混凝土施工时,模板强度和刚度满足公路桥涵钢结构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二盖梁、系梁1、侧模与端模支撑 侧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6mm,肋板高为8cm,在肋板外设 12背带。在侧模外侧采用间距为1m的12竖带;在竖带上下各设一条20的拉杆。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6mm,肋板高为8cm,在肋板外设12背带。端模外则由特制三角架背带支撑,空隙用木楔填塞。2、底模支撑底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

2、厚度为6mm,肋板高为8cm。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0.4m大型工字钢作横梁,横梁长为4.5m。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横梁底下设纵梁。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2%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与墩柱相交部位采用特制钢支架作支撑。四盖梁及系梁设计计算(一)侧模支撑计算1、力学模型假定砼浇筑时的侧压力由拉杆和竖带承受,Pm为砼浇筑时的侧压力,T1、T2为拉杆承受的拉力,计算图式如图4-1所示。2、荷载计算 砼浇筑时的侧压力:Pm=Kh 式中:K-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2; -砼容重,取26kN/m3; h-有效压头高度。 砼浇筑速度v按0.3m/h,入模温度按20考虑。 则:v/

3、T=0.3/20=0.0150.035 h=0.22+24.9v/T=0.22+24.90.015=0.6mPm= Kh=1.2260.6=19kPa图4-1 侧模支撑计算砼振捣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按4kPa考虑。则:Pm=19+4=23kPa盖梁长度每延米上产生的侧压力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即砼浇筑至盖梁顶时):PPm(Hh)+Pmh/2=231.2+230.6/2=34.5KN3、拉杆拉力验算拉杆(20圆钢)间距1.0m,1.0m范围砼浇筑时的侧压力由上、下两根拉杆承受。则有:=(T1+T2)/A=1.0P/2r2=1.034.5/20.0082=85838kPa=86MPa=160MPa(满足

4、)4、竖带抗弯与挠度计算设竖带两端的拉杆为竖带支点,竖带为简支梁,梁长l0=1.9m,砼侧压力按均布荷载q0考虑。竖带12的弹性模量E=2.1105MPa;惯性矩Ix=198.3cm4;抗弯模量Wx=39.7cm3 q0=231.0=23kN/m最大弯矩:Mmax= q0l02/8=231.92/8=10kNm= Mmax/2Wx=10/(239.710-6)=125845126MPaw=160MPa(满足)挠度: max= 5q0l04/3842EIx=5231.94/(38422.1108198.310-8)=0.0047m=l0/400=1.9/400=0.0047m5、关于竖带挠度的说

5、明在进行盖梁模板设计时已考虑砼浇筑时侧向压力的影响,侧模支撑对盖梁砼施工起稳定与加强作用,为了确保砼浇筑时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同时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在竖带外设钢管斜撑。钢管斜撑两端支撑在模板中上部与横梁上。因此,虽然竖带的计算挠度约等于允许值,但实际上由于上述原因和措施,竖带的实际挠度会有一定的富余,能保证稳定性。1、荷载计算(1)盖梁砼自重:G1=62.88m326kN/m3=1635kN(2)模板自重:G2=120kN (根据模板设计资料)(3)侧模支撑自重:G3=480.1681.5+5=17kN(4)三角支架自重:G4=32=6kN(4)施工荷载与其它荷载:G5=15kN横梁上的总荷

6、载:GH=G1+G2+G3+G4+G5=1635+120+17+6+15=1793kN qH=1793/16.23=110.5kN/m作用在横梁上的均布荷载为:qH= GH/lH=44/2.3=19kN/m(式中:lH为横梁受荷段长度,为2.3m)2、横梁抗弯与挠度验算工型钢的弹性模量E=2.1105MPa;惯性矩I=1127cm4;抗弯模量Wx=140.9cm3最大弯矩:Mmax= qHlH 2/8=192.32/8=12.7kNm= Mmax/Wx=12.7/(140.910-6)=9016790MPaw=160MPa (可)最大挠度: max= 5 qHlH 4/384EI=5192.3

7、4/(3842.1108112710-8)=0.0029m=210MPa4、由以上计算结果中知,纵梁不能满足抗弯要求。为了减少纵梁中部弯矩,在纵梁中部增加贝雷片(300cm150cm)支撑。从设计图纸可知,54#墩柱平均高7.7m,因此采用5层两排贝雷片,每层两排贝雷片用150cm150cm连接片连接。每层贝雷片纵横对中叠放,用U型螺栓连接。顶层加加强弦杆(高度10cm),与纵梁相交,空隙采用木楔和钢板填塞。 (1)计算支座反力RC:第一步:解除C点约束,计算悬臂端均布荷载与中间段均布荷载情况下的弯矩与挠度C点位移量:c=- qa2(2l)2/16EI D= E= (qa3(2l)+5 ql2

8、)(2+a/2l)/8EIC点位移量:c=5q(2l)4/384EI 第二步:计算C点支座反力RC作用下的弯矩与挠度c=-Rc(2l)3/48EI 第三步:由C点位移为零的条件计算支座反力RC由假定支座条件知:fc=0-Rc(2l)3/48EI- qa2(2l)2/16EI+5q(2l)4/384EI=0求得:Rc2.694 q(2)计算支座反力RA、RB 由静力平衡方程解得RA=RB=2(l+a)-2.694 q/2 (3)弯矩图根据叠加原理,绘制均布荷载弯矩图:(4)纵梁端最大位移 D= E= qa(2l)3(6a2/(2l)2+3a3/(2l)3-1)/24EI = q3.39.73(6

9、3.32/9.72+33.33/9.73-1)/24EI =-23.5 q/EI 5、纵梁结构强度和挠度验算(1)根据以上力学计算得知,最大弯矩出现在A、B支座,代入q后MB=5.445 q=5.44556.5=308kNm= Mmax/Wx=308/(1500.410-6)=205040205MPa,计算挠度不能满足要求。 计算时按最大挠度在梁端部考虑,由于盖梁悬出端的砼量较小,悬出端砼自重产生荷载也相对较小,考虑到横梁、三角支架、模板等方面刚度作用,实际上梁端部挠度要小于计算的 max值。实际施工时,可先在梁端设置多个观测点,监测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据此确定是否需要预留上拱度。如果需设置预拱度时,根据情况采取按梁端部为预留上拱度最大值,在梁端部预留2cm的上拱度并递减至墩柱部位的办法解决。通过上述计算,以及对多个盖梁的验算证明,本标段采用盖梁抱箍法施工中,当时,纵梁中部不需要增加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