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重点.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545318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规划设计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规划设计重点.docx(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规划设计(余燕)第五章 园林艺术基本原理一、形式美法则1、形式美的表现形态:线条美、图形美、体形美二、形式美法则及应用:1、统一法则:多样统一 、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协调与对比2、时空法则:时间序列、空间序列 3、数的法则: (1)、尺度: 单位尺度引进法 人的习惯尺度法 A、景观尺度:超人尺度、自然尺度、亲密尺度 B. 景观空间场所的三个基本尺度:1)2025m见方的空间,感觉比较亲切,是创造景观空间感的尺度;2)110m:超过110m才能产生广阔的感觉,是形成景观场所感的尺度;3)390m:人无法看清390m以外的物体,这个尺度显得深远、宏伟,是形成景观领域感的尺度. 景物与空间尺

2、度法:即景物与环境尺度的协调统一规律 模度尺设计法:运用好的数比系列或被公认为最美的图形作为基本模度,进行多种划分、拼接、组合、展开或缩小等,从而在立面、平面或主体空间中,取得具有模度倍数关系的空间.重要的尺度概念:A. 建筑空间1/10理论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庭园空间之比至少为1:10.B. B.景物高度与场地宽度的比例(即最佳视距) H:L=1:31:6。 C. 地与墙的比例关系(即高宽比(H:L) )a. H:L=23 形成夹景,空间的通过感较强b. H:L=1 形成框景,空间通过感平缓c. H:L=1/31/5 空间开阔,空间围合感较弱D.墙或绿篱的高度在空间分割上的感觉规律:a. 当H

3、30cm时,有图案感,无空间隔离感,多用于花坛花纹、草 坪模纹边缘处理;b. 当H =60cm时,划分边界,稍有隔离感,多用于台边、建筑边缘处理;c. 当H=90120cm时,有较强烈的边界隔离感,多用于安静休息区的隔离处理;d. 当H160cm时,产生空间隔断或封闭感,用于障景、隔景或封闭空间处理。(2)、比例:、“黄金分割”理论: 1: 0.618、布龙台“简单、逻辑”理论 、“动态比例理论”:用图解法获得。、费波纳齐级数理论:以A,B,B+A=C,B+C=D,得到的数列越大,则相邻两数的比值越接近黄金比。 、人体比例模度数列理论(勒.柯布西耶)、功能决定比例(3)、 模数三、园林造景艺术

4、手法1. 主景与配景(次景)2. 抑景与扬景3. 实景与虚景4. 夹景与框景5. 前景与背景6. 俯景与仰景7. 内景与借景8. 季相造景四、园林空间艺术原理1、静态空间的艺术构图(1)静态空间的类型:开阔空间、亲密空间、林荫空间 、洲岛空间、峡谷空间、清凉空间、山屿空间(2)静态空间艺术构图: 、风景界面与空间感:A、 峭壁、高树、蹬高夹持界面B、 铺地、景墙、花架、绿篱围合界面C、 山石、水潭、瀑布笼罩界面D、 沙滩、海面、天空展开界面 、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u 最宜视距:2530m;3050m;u 最佳视域: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2倍或宽度的1.2倍。观景的三个最佳视点位置。u

5、观景的三个最佳视点位置: 即垂直视角为18o【3H】、27o【2H】、45o【1H】 u 三远视景:A、仰视高远:当视景仰角为大于45o、60o、80o、90o时,可以产生高大感、宏伟感、崇高感和威严感;大于90o,则产生下压危机感。这种视景法又叫虫视法。B、俯视深远:当俯视角45o、30o、10o时,则分别产生深远、深渊、凌空感;当0o时,则产生欲坠危机感。C、中视平远: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o夹角视场,可向远方平视,产生平坦开阔感。2、动态空间的艺术布局(一)园林空间的展示序列1. 一般序列 两段式:起景-高潮 三段式:起景-高潮-结景2. 循环序列:采取多向入口,循环道路系统,多景区景点划

6、分,分散式游览线路的布局方法。3. 专类序列:规定性序列,如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等(二)园林道路布局的序列类型1. 串联式2. 并联式3. 环形式4. 多环式5. 放射式6. 分区式(三)风景园林景观序列的创作手法 风景序列的基调、主调、配调、转调1. 风景序列的起结开合2. 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3. 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4. 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第八章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一、 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城市用地。二、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1、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3、生态优先,发挥功能;4、远近结合,保证质量;5、均衡分

7、布,比例合理;6、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兼顾。三、 城市园林绿地系的类型1、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交通绿地等七类2、5个大类(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4附属绿地、G5其他绿地)、13个中类、11个小类四、城市园林绿地的定额指标1、城市园林绿地定额指标: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等。2、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计算 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hm2)=公共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交通绿 地+风景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城市用地总面积)*100%城乡新建区绿地率应不少于30 %旧城

8、改建区绿地率应不少于25 %一般城市的绿地率以40% 60% 较好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用地总面积)*100%到2010年,城市绿地覆盖率应不少于35%,远期应达50%。 人均公共绿地占有量(平方米/人)=市区公共绿地面积( hm2 )/市区人口总数(人)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不足75m2应不少于6m275105m2应不少于7m2超过105m2应不少于8m2理想的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应大于9m23、城市建设用地的远期规划控制标准 城市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

9、用地九大类,不包括水域和其他用地。 居住、工业、道路广场、绿地四大类主要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为6070%4、各类绿地面积的计算问题 公共绿地:公园中,一般建筑物、构筑物占全园用地面积的1%7%,道路、广场占3%5%,可按总用地100%计算面积。一般公园内的水面作为绿地面积计。 居住绿地: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中心区公共绿地的绿化面积不宜小于70%。 建设部在1986年公布并实施相关文件,要求个城市园林苗圃用地面积应为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3%。 3040m2 /人的绿地指标,已成为制定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科学依据 5、各项绿地单项指标应符合 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

10、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0%; 城市道路主干道绿地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 20%,次干道不低于 15%; 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少于30m ; 单位附属绿地率不低于30%,其中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率不低于20%,产生有害气体等污染的工厂的绿地率不低于30%,并根据国家标准设立不少于50m的防护林带;学校,医院,休、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 生产绿地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比率不低于 2%; 公共绿地中绿化用地所占比率,应参照公园设计规范执行。 属于旧城改造区,可对项规定指标降低5个百分点。五、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11、的布局 (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布局1. 块状绿地优点:分布均匀,接近居民,使用最为方便缺点:独立分散,不成体系,难以充分发挥绿地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艺术面貌的功能 2. 带状绿地功能作用:起防护隔离作用;联系各类绿地城市网络;创建生态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形成通风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改善和表现城市环境艺术面貌。3. 楔形绿地功能作用:显著改善城市小气候,联系城郊环境,促进市郊空气对流,改善通风条件,缓解热岛效应,维持生态平衡;改善城市艺术面貌。缺点:把城市分割成放射状,不便于横向联系。4. 混合式绿地优点: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使用;有利于改善城市小气

12、候和环境卫生条件;丰富城市总体与各部分的艺术面貌。5. 片状绿地 (二)、布局方式点、线、面相结合 点:指城市中的花园各类公园布局; 线:指城市道路绿地、滨河绿带、工厂及城市防护林带等; 面:指单位附属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面积最大的部分。 (三)、树种规划的步骤1. 调查研究2. 选择骨干树种:选定14种基调树种,512种骨干树种作为重点树种。3. 制定主要的树种比例 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地被之间的比例:以乔木为主,一般占70%。 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 城市公园中常绿树所占比例:a. 南方地区为 6:4 b. 中原地区为 5:5 c. 北方地区为 4:6 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 常绿树在城市

13、绿化面积中所占比例4. 绿地种植参考模式。以乔、灌、草为基本形式的复层结构种植形式。乔:灌:草:绿地=1:6:20:29。参考模式包括居住区用地、专用绿地以及隔离林地的各种复层结构种植模式。5. 树种规划文字编制及附表第九章 公园规划设计 一、按公园功能分类 (一)、市、区级综合性公园 特点:供本市或本区市民游览休息、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大中型绿地。占地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较完善。功能分区明确,植物种类丰富,自然景色优美。 市级综合性公园:面积 10hm2 以上,服务半径为 23km,居民乘车约 30min 可到达。 区级综合性公园:面积 10hm2 左右,服务半径约为 11.5km,步行 2

14、0min 左右可到达。 (二)、儿童公园 占地面积为 5hm2,娱乐设施、运动器械及建筑物的规划设计,都要考虑到少年儿童活动的安全需要和适当的比例尺寸,且色彩明亮、造型活泼、装饰丰富、植物安全。 根据不同年龄可分设学龄前幼儿活动区、学龄儿童活动区 (三)、动物园 是集中饲养、展览各种野生动物和优良家禽的绿地。一般在大城市中独立设置,中小型城镇常附设在综合性公园中。 全国性动物园 展出动物品种可达700种; 综合性动物园 展出品种可达400种; 特色动物园 品种在200种左右。 (四)、植物园 (五)、风景名胜公园 (六)、纪念性公园 (七)、其他专类公园二 、公园系统分类1. 分散式公园 2. 绿道式公园 3. 环状绿带式 4. 放射式绿地 5. 放射环状式 6. 分离绿带式三、公园规划设计(一)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形式和内容1、 规划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公园游人容量公园的游览旺季(节日)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2、 相关规定。 C 为服务区范围居民人数的 15%20%,50万上人口的城市公园的 C 为全市居民人数的 10%。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