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鉴赏与应试.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253088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的鉴赏与应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代诗歌的鉴赏与应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代诗歌的鉴赏与应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代诗歌的鉴赏与应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的鉴赏与应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的鉴赏与应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的鉴赏与应试诸暨市学勉中学 陈 尧古代诗歌鉴赏是读者对所选诗歌从形式到内容,尤其是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作品意境等进行正确的把握、理解、感受和评价的过程。考纲要求高中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以及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今年在命题形式上已作了较大的改变,即由原来的客观题变为主观题,要求考生从以上四方面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鉴赏诗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其中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作如此变动,有利于充分发挥考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审美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2、,特别是在对诗的理解过程中能自觉不自觉地联系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实际,改变过去那种对诗作一元化理解的考查方式,真正完成从阅读到鉴赏审美的过程,达到诗我相融。 变为主观题后,由于考生对作者生平了解不详,诗中字词的障碍较大,对作品的理解十分困难,鉴赏就更难了。因此指导学生鉴赏的思路和一些大致的答题方式十分重要。一、要明确四方面命题内容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命题形式。上文已说到文学鉴赏题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初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针对这四方面,研究可能出现的题目形式供学生训练,尽可能在考试时给学生以一张熟悉的面孔。例如从上述四方面出发以下面两首诗歌为例可以命这样的题目:例一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试分析第三、四句的艺术技巧。2全诗语言有什么特征?3通过咏叹早春,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例二 村 行 王禹稱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呤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4诗所表达的主要感情是什么?5分析第二联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根据2002年春季招生试题改编。引自张伟民2002考试说明辅导讲座)以上两诗共有5个题目,其中第2题是对诗进行语言分析,第3、4两题是对诗进行感情(形象)分析;第1题是对诗进行表达技巧分析,第5题涉

4、及对诗的内容评价,并且将表达技巧与内容评价结合起来考查。今年高考在命题形式上另辟蹊径,要求学生在阅读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后设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如此设题,笔者认为是由原来的客观选择题向主观表达题过渡的一种形式,题中引入前人的“关键”之说,无非是引出一种说法,而这种说法又近似于客观题时的选择肢,改成主观题后,则要求把对选择肢作出判断的思维过程写出来,实际上就是答案的大意。但这只是形式上的改变,试题内容上并没有超出考试说明的规定范围。二、从以上四方面的命题内容出发,积累一些鉴赏性的常用语,掌握鉴赏题的语言表达方

5、式。我们可以把命题内容的四方面分成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语言和表达技巧属于形式方面,形象分析和内容评介属于诗歌内容方面。那么就形式考查的两方面而言可从以下二点出发进行复习。语言特色方面。在诗歌鉴赏中对语言的赏析用词上颇丰,常见的有如:通俗易懂、平易流畅、平实通俗、用词精炼、含蓄深沉、富有感染力、词藻华丽(绮丽)等等。学生熟习这些词,并能正确把握诗的语言特点,可恰当地选用这些词语。例如上述例一中第2题可答为:“通俗易懂,是口语化的语言。”诗歌语言大多含蓄隽永,用字内涵丰美,经常要对诗作字斟句酌、反复玩味,才能悟出其中的意趣。因此咀嚼字词是鉴赏诗歌的基础。特别是有些试题直接命题为对语言进行赏析,我想仍

6、可在把握诗句总体特征的前提下来鉴赏重点字词的效果。例三 汉江临眺 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6试分析此诗中颔联的语言技巧。此诗可从两方面进行理解,其一是语言的总体特征,这两句诗用语平实通俗,但气势宏大;其二,可从重点字的分析上进行解答,这里最有表达作用的字应该是“外”和“有无”两词,那么对这两词进行分析也可作为回答此题答案的其中一点。此点分析可作如此回答:江流再大也本应在天地之内,一个“外”字,写出了江水邈远流长,似能吞吐天地之势。“山色”本已存在,但诗人说“有无”,写出了山色在水气笼罩下的若隐若现的朦胧美。如果将以上两

7、点拼在一起,就是这个题目比较完整的答案了。表达技巧方面,可从以下二点着手进行归类整理。其一,明确一些表达方式。诗是语言的艺术,诗人在表情达意时经常借助于一些表达技巧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例如比、兴、各种修辞(拟人、比喻、夸张等)、衬托(映衬、烘托、渲染、反衬)、反复等手法的运用;还有以动写静(以静写动)、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等技巧的运用。像上文中例一第1题中就用了对比手法,例二第5题中用了反衬和拟人的手法。其二,针对所选诗歌多为抒情诗的特点,要把握诗人的抒情特点。常用的有借景抒情(即景生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等)、叙事抒情、用典抒情、直抒胸臆等。例四蜀 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

8、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题7这首诗歌的抒情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答:三四句写景抒情相结合(借景抒情),用凄凉凄清寂寞的景色来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五六两句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寄情于事),在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形象描绘和概括中,抒写敬仰之情。七八句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遗憾和叹息中,含蓄地抒写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或:一语双关,既为诸葛亮哭,也为自己哭。)掌握这些用语,可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初读诗歌不懂的情况下,仍能不慌不忙地进行咀嚼品味,直到初步鉴赏出答案为止。但仅仅掌握一些用词是不够的,还要训练对答案的语

9、言组织。要尽可能把答案表述得简洁明了。如例一中题1可表达为: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诗人所认为的初春景象远胜烟柳满城的盛春景色的感觉,突出了初春景色的特征。题3表达为:起句用形象化的比喻,写出了初春小雨之“酥”;二句写“遥看近却无”的草色,从淡淡的青青之色中透露出欣欣然之意;三、四句再一次对初春作了赞美。全诗表达了诗人十分喜悦之情和对初春的无比赞美之情。例二中题4表达为:表达的主要感情是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思乡之情。题5表达为:描写了初秋傍晚山中静穆的景象,上句的“万籁有声”,运用了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下句的“数峰无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景物描写分外生动。通过这些答案的表述训练,使学生

10、心中有答此类题的“套路”。三、理解诗歌是关键,特别是对形象分析和内容评介两方面的回答。上文已说过,学生在手头没有资料的情况下鉴赏诗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考试时第一要能充分运用试题所给的信息。主要是诗的题目,作者和注释。有时通过对题目的思考理解,可以帮助理解诗的内容,例如上面王维的江汉临眺,由题目可知是一首描写眺望远景所得的感悟。了解作者,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写作内容的特点,从而帮助理解诗歌。例如欧阳修的诗风富丽婉转,一往情深;柳永、李清照、秦观的词婉转委曲;苏轼、辛弃疾词豪放。注释则更能帮助理解诗的写作背景等方面的内容。第二,要正确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特别要明确典故的本意及在诗中运用的含义。例如王维的江汉临眺尾联中就运用了典故: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镇守襄阳,好饮酒,每饮必醉。此借典作比,抒写出面对如此美景的欣然陶醉之情。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第三,要从诗的形式出发去理解,特别是从诗的重点字词出发去理解诗,这样可以把住对诗理解的切入点,不至于显得无从着手,手足无措,如在上文中提及的例三第6题。发表于2002年11期语文教学与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