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别饿坏了那匹马(刘桂玲).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2481420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别饿坏了那匹马(刘桂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0别饿坏了那匹马(刘桂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0别饿坏了那匹马(刘桂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0别饿坏了那匹马(刘桂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别饿坏了那匹马(刘桂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别饿坏了那匹马(刘桂玲).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研精备课”导学案课 题10别饿坏了那匹马课 型略读课设 计 人刘桂玲指导教师白剑英审 批 人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 别饿坏了那匹马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出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2、在深入读文的基础上,能找出相关语段进行赏析,学习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3、学习文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并说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效果。学习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学习难点 学习并运用课文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导学方法启发引导、自读自

2、悟、合作探究评价方案1、针对目标1,通过课堂上分节读课文来检查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争取达到95%的学生能读记这些生字和词语。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指名朗读,读出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争取95%的学生能做到。2、针对目标2、3,在深入读文之后,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在交流句子的过程中,指名具体说出文中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的人物形象,97%的学生能说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学前准备课前故事的文字资料、制作的相关课件。学 习 过 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在每一学期初,学校都要安排我们熟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用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小学生守则第九条明

3、确要求我们要诚实守信,不说谎话。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隐瞒了真相说了谎话,但就是这样的谎话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请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小故事。”(出示故事)1、小学教师说了什么谎话?2、他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他的谎言是?(善意的谎言)师述:生活中,经常能碰到一些善意而美丽的谎言,这些谎言构成了人生的另外一种风景,它丰富了人们生活的情趣,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3、刚才那个故事中的小学教师的谎言挽救了十个人的生命,那么下面这个故事中的残疾青年的谎言又给文中的主人公带来了什么呢?(板书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设计意图:对于略读课文,我认为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显得尤为重要,

4、因此,设计了这一故事,不仅很好地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之中,又水到渠成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1、同学们先明确一下本篇课文给我们提出了那些学习要求:(学生自读,指名回答)2、带着这两个问题自读课文。3、反馈交流。(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2)残疾青年的谎言是什么?(“别饿坏了那匹马),他为什么要这样?(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第一次是我把马草卖给残疾青年,离开书摊时,青年叮嘱我时说的,他的话,看起来是对自己家的那匹马的关

5、心,实际上是免去了怕“我”因卖马草耽误时间,耽误看书的时间。)(第二次是青年看见我背着马草走向书摊时,吩咐妹妹的话,暗示妹妹不要拒绝买着无用的马草。其实也是让我听得,让我能心安理得的看书。青年即帮助了我,有很好的维护了我的自尊。)(第三次是我对青年说的话。每天我都想象着马香甜的吃着马草的情景,心安理得的看书。关心马,就是对青年的关心。)(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课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中走进文本,融入文本,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学习目标的明确,避免了学生盲目地阅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至此,学习目标1达成)三、品析语言,感悟人物品质师述:在整个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文中共出现了四个人

6、物,其人物特点鲜明,尤其是青年、我、父亲。那么作者是如何细致地刻画人物呢?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学习作者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1、再读课文,划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句子。2、学生交流: A、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不远处的那个书摊是我放学后惟一流连忘返的地方。可是更多的时候,手无分文的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像贼一样地偷看那么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流连忘返、偷写出了我酷爱读书)B、从此,每天清早我就去山坡上扯马草,上学前卖给那些马车夫。攥着这来之不易的毛票,我立即奔向那书摊。(对书的渴求)C、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愣表明青年突然明白马草并不好买。眼睛一亮表明

7、他想出了既能帮助我又不易让我产生错觉,他家真的有马,而且缺马草。这样我就不觉得他是为了帮助我而故意这麽做,真是用心良苦。) 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家里根本就没有马。) D、“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写出了青年的着急,他害怕我一旦进去,谎言就会被揭穿,我就不可能再在他那里看书了,又一次突出了他对我的关心。)师述:刚才我们抓住重点句子透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体会了人物美好心灵,在写人的文章中,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神态进行细腻的刻画是一种很重要的

8、方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要学会并运用这种方法。 过渡:最终事情的结果怎样?我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什么?(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写出了我见到马草后的震惊。)(重点理解“一堆”“枯焉焦黄”)“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感激) 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眼睛一亮、茫然的眼睛、双手拼命摇着轮椅、想方设法要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设计意图:略读课文要给孩子充分读、悟、议的时间,课文中有不少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语句,集中表现了人物的美好品质。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这些句子

9、,想一想自己为什么感动,你从中体会到人物什么样的品质,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从自读自悟,到互相交流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很快达到了一个深度和广度。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至此,学习目标2、3达成)四、感悟写法,学以致用(任选其一)1、“真相大白,作者为残疾青年的行为感动,想哭但却忍住没哭,他把满腹的感动化作了自己进取的动力,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作者,面对着青年,你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会有哪些的举动?请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2、请选用两三种描写人物的方法,生动的描述自己激动、紧张、高兴等时的情境。(设计意图: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学生不一定能很快理解,即使理解了

10、也不一定能理解深透,设计这样一个练笔,帮助学生理解残疾青年的良苦用心,进一步体会“我”对残疾青年深深的感激之情。)全课小结:同学们,生活需要善意的谎言,但必须是真诚为基石。只要你口中是想着他人,只要你做的是为了他人,那么你的善意的谎言就是珍贵的,我们的社会需要诚信,更需要在特殊时刻的善意的谎言!为了使他人少些痛苦,免遭伤害,让我们勇敢的选择谎言! 五、课堂检测,八仙过海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忘返 身无( )( ) 片甲( )( ) ( )( )大吉来之( )( ) ( )流不息 理直气( ) 同心( )力( )武扬威 废( )忘食 千( )一发 调兵( )将2、比较每组两个词的用

11、法有什么不同,选择恰当的词填空。继而 继续(1)他先是一愣,( )眼睛一亮(2)“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没事的,你( )看书吧。”阻止 阻挠(1)“别打孩子。”年轻人竭力想从轮椅上挣扎起来( )我父亲。(2)清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 )。强制 控制(1)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京张铁路修筑权,想进一步( )我国北部。(2)在卖不出马草的日子,我就( )自己不去书摊。3、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分别是什么?4、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我扭头(冲、跑)了

12、出来,(偎、靠)在他的轮椅上直想哭。对不起 我这样做可能伤害了你 他拍着我的肩头 轻声说道 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 其实 没事的你继续看书吧我努力点点头,使劲忍着,没让自己哭出来。(1)、请为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选择运用正确的字,用()(3)、“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买给他的所有马草!”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转折作用;c解释说明的作用。板书设计:10、别饿坏了那匹马善意的谎言残疾青年 父亲 我和善、关心他人关爱他人爱读书 准确用词 细腻刻画(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附故事稿:一架运输机在沙漠里遇到沙尘暴而迫降,但飞机已经严重损毁,无法恢

13、复起飞,通讯设备损坏,与外界通讯联络中断。9名乘客和1名驾驶员陷于绝望之中。求生的本能使他们为争夺有限的干粮和水而动起干戈。 紧急关头,一个临时搭乘飞机的乘客站了出来说:“大家不要惊慌,我是飞机设计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听我指挥,就可以修好飞机。”这好比一针强心剂,稳定了大家的情绪,他们自觉节省水和干粮;一切井然有序,大家团结起来和风沙困难作斗争。 十几天过去了,飞机并没有修好;但有一队往返沙漠里的商人驼队经过这里,搭救了他们。几天后,人们才发现,那个临时乘客根本就不是什么飞机设计师,他是一个对飞机一无所知的小学教师。有人知道真相后就骂他是个骗子,愤怒地责问他:“大家命都快保不住了,你居然还忍心欺骗我们?”小学教师说:“假如我当时不撒谎,大家能活到现在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